家风不是小事心得体会总结 家风心得感悟(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家风不是小事心得体会总结一
下面我主要围绕“什么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家规家风,坚决反对搞关照庇护、纵容溺爱”这一主题作个发言。发言题目是:领导干部要“严家规、正家风、重家教”。
习主席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和‘冢’一点之别,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的各类案件中,都凸显了“全家腐”的特征,妻子“坑夫”、二代“坑爹”、家长“坑子”,这些教训沉痛而深刻,再一次敲响了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教不好祸及子孙、贻害社会的警钟,再一次告示我们家规连着国法、家风影响党风、家教关乎长远,不能看小了,看偏了,看轻了,尤其是对领导干部来说,新形势下要全面彻底肃清流毒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是要注重家庭建设,在严家规、正家风、重家教上用心用力,用健康纯正的家风引领新时代好风尚。
周永康、令计划等人不以法规约束家人,而以亲情代替纪律,以宽容代替关爱,对子女亲属百般溺爱,毫无原则,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结果既害了自己、也毁了家人。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和问题看,超过六成涉及亲属。有的对亲属失察失管,让“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没有经受住亲情的考验;
有的纵容包庇妻子儿女,对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利用手中权力“捞人”“救火”,阻扰干预执法;
有的对家人平时不注重思想引导和提醒,使其防范意识和警惕性不高,结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走“夫人路线”,攻破了“后院”,教训发人深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吸取前车之鉴,克服“法外人”“特殊人”思想,做到严肃家规、严爱相济、动遵法度。一是立家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周恩来为家人制定“十条家规”反对特权;
习仲勋教育子女们“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方面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定好家规,让家规家训与党纪国法接上轨、对上表。破家规,就是犯国法,畏法度,就是遵家规;
带头遵守家规,不义之“利”不沾,不道之“财”不取,不法之“手”不伸;
带头践行家规,让遵从者受益、违规者遭谴,形成家规家训的刚严铁力。二是融真爱。讲人性、重家庭、讲感情、爱家人,是人之常情,但领导干部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违反党性原则,破坏党纪国法,对家人亲属搞溺爱、偏爱、错爱。“为亲则计之长远”。“畏法度,守规矩”就是对家庭的大爱、对亲人的真爱。要爱在紧要之处,对家人的违规想法,要讲清纪律、讲清后果,帮助打消念头、扑灭苗头;
要爱在平时之举,繁忙之际,多问候家人,闲暇之余,多理理家务;
要爱在长远之际,把家庭平平安安,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最大的目标去追求,最大的财富去坚守。三是正亲私。开国少将甘祖昌夫人龚全珍老人一生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对正亲私做了很好的诠释,为我们立起了标杆,树起了榜样。我们领导干部,就应该像龚全珍老人那样,把正亲情私利,追求公道大义,时时以集体、单位、大局利益为重,让小家服从大家,让私利让位公利。要过好家庭关、亲情关,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亲属不扰事。对自己及亲属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家人坚决不能做,普通人可以做的事家人也要慎重去做,不能让别人找到短处,让旁人指指点点。
剖析纪委通报案件的教训,不难看出,清廉失守,家中必百病丛生,不以“廉”持家,家道必邪气满盈!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对此并不引以为然。有的还沉醉在过去“潜规则”“旧习气”中,对吃拿卡要那一套流连忘返;
有的对亲属和身边人明里暗里关照,在职务提升、工程承包、物资采购等方面,利用手中权力打招呼、开口子牟私利;
有的“图方便”“有面子”,家人出行有公车,亲属旅游有接待,个人宴请有报销,私车来队有油加,家属办事有捷径。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踩刹车”,势必落个“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下场。“廉”是涵养家风、把住正气、支撑家规的顶梁柱,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必须警诫为先、身正为旗、以上率下。一是言传身教,做出榜样。“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领导干部应自觉提高品位,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各种诱惑面前洁身自好,远离是非之地、是非之人、是非之事;
要自觉端正品行,不做“两面人”,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
要自觉树好品德,不能开的口坚决不开,不能动用的权利坚决不用,不能沾染的钱物坚决不拿。二是防微杜渐,守住小节。守住小节,才能成就大义,防微杜渐,才能永保平安。革命志士方志敏曾因其妻收受友人赠送的一块绒布,对妻子严厉批评,并连夜将绒布送还。一块布虽轻小,但小中有领导形象,轻中见家风底色。作为领导干部,在涵养家风上,就是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时刻保持“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警醒。三是定心稳神,把好关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要抬高站位,定心稳神。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家德放在国运兴衰的大环境中去看待,放在强国复兴的大背景中去考验,放在社会风尚的大潮流中去评判,对家风的涵养培塑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态度,有更自觉的行动;
要积极作为,把住关口,特别是面对改革这场大考,要把住家风这个口子,一言一行,要对家庭负责,为家人着想,不向家庭传递负能量,不做有损家风、有违家德的事,尤其是不能在清廉方面失守;
要头脑清醒,自我约束。
纵观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许多都是封妻荫子导致子女亲属失于家教、道德沦丧。现实中,有的人前教育部属一套,背后教育家人一套,甚至灌输不健康的钱权思想;
有的热衷不正当交往,乱拉男女关系,造成家庭不和谐;
有的默认“宰相门前七品官”,无视身边人“扯大旗作虎皮”;
有的对亲属在外接受宴请,收受红包不提醒矫正,对家属直接指使下属或公务员办事听之任之。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家教不好、家德败坏正是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牢记习主席“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把家庭建设好,把德行立起来。一是学以立德。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以优良的家规家风立德树人,“孔明诫子”等故事广为流传。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摆在家庭建设的首位,与家人常讲党史国史,常看廉政故事,常学道德文化、增强家庭成员立德做人的意识,达到厚植家德、纯洁家风的目的。二是教以养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领导干部要引导亲属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确金钱观念,切记不义之财不可取;
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持家观念,营造克勤克俭、戒骄去奢的家风环境;
树立“百善孝为先”的孝悌兴家观念,克服给钱给物的错误思想,始终善事父母、教好子女。三是行以树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玉山县虞元顺老人带领子孙义务行医60余载,成为传播家庭美德的践行者。我们就要像虞元顺老人那样,对家规家风常抓常思,对家德家教常塑常养,心不为物役,人不为物累。要做“正直人”,面对诱惑,不伸手、不苟合,坐得正、行得端;
要做“实在人”,关爱家人、善待亲人、以心交心;
要做“纯洁人”,实以谋事、修德明理、忠厚持家;
要做“高尚人”,追求远大理想,培养健康情趣,以领导干部在涤风励德上的嘉言懿行,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带动党风的清正纯洁。
描写家风不是小事心得体会总结二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不禁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小的时候生病落下走路一瘸一拐。当她上学的时候。她忍受一味的嘲笑,一味的讽刺。有的人不去关心她也罢,反而学着她走路的样子。她只得把眼睛闭上,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但是泪水却潸然而下。她渴望别人去关心她,哪怕是一个没有夹杂着嘲笑的目光。她渴望和同龄人玩耍嬉戏,哪怕是在他们玩儿的时候能和他们分享一点快乐。她渴望快乐,渴望关爱。
从这个故事中,你一定看到了一个无助的小女孩。没有帮助,没有关爱,没有同龄人的陪伴。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位正在过马路的盲人。不要等待,伸出你的双手,让他走过一个安全,充满爱的马路。
当我们无忧无虑地坐在公交车上时,看到一位行走不便的老人,让出你的座位,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了自己,不要谩骂。一句轻轻的:“没关系!”却永远刻在了别人的心灵上。
当我们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很快乐。因为他们还知道有人关心他们,还有人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爱,还有人在乎他们,还有人需要他们。
我相信只要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世界将变得美好!变得和谐!变得文明!
谢谢大家!
家风伴我成长优秀演讲稿篇3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分别来简单的说一下。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在我们家,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姥姥姥爷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子绝对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当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我也曾经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谎,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爸爸妈妈狠狠的打了一顿。有时候做错事情,爸
家风不是小事心得体会总结 家风心得感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