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 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一
您好:学了您的《论语十则》我受到许多启示,对您的高尚品质与为人我十分敬佩,想向您学习探讨。
学而不思责罔,思而不学则殆。数千年前的您就十分注重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可见思与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学不思。就拿我来说:相同的课上时间,相同的老师讲课,有些认真思考的人总是课下也把老师的课程看一遍,再熟悉一次,我却把老师讲过的课程看一遍,再熟悉一次,我却不在乎此,结果往往是我的成绩远在他们之下,我总是很迷惘,为什么呢?学了您的话,才恍然大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记得有一次,老师讲了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讲完后还特意问我,会了吗?我敷衍了事,说会了。然而在考试时,面对基本相似的题,却一点思路都没有,只得望题兴叹。我十分后悔,当时为什么不求甚解?这才是我体会到诚实的重要。尤其是在学习上: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智慧。而明明不会,却也不懂装懂,只会害了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可见,自我反省也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并改正许多错误。孔子先生:您知道自我反省的好处,可像我一样的许多人,多是犯了错才明白您的观点的。我以前朋友很少,却不知道为什么,因此每天都很苦恼,学了您的话,我开始冷静下来反省自己,虽不是每日几次,却也有颇多的收获,我渐渐的认识了自身的不足,也努力加以改正,相信不久便会有更多的朋友。吧。
孔子先生:说了这么多都是在您的启发下才明白的,相信您的话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践行您的思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按您的经验为人处事,少走弯路,更要找到自己的不足,尽力做到三日三省吾身,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具有更多长出,重塑一个完美的自我。
孔子先生愿您的理论学说得到更多的认可!
走进孔子庙复古的大门,一个装着各种各样的鲤鱼的大水塘映入眼帘。走过水塘就是人山人海的祠堂,就在这祠堂附近,你总是能看见一些要大一点的孩子,旁边有三四个人在辅导着他们,而他们唯一一件装饰品就只有胸前那闪亮的采访证。没错,他们就是小记者,有新闻怎么能少的了他们呢?别忘了,他们可是未来的大记者呀!而旁边的几位则是记者姐姐们和摄影大哥!
身为学生记者团里的一员,我也参与了本次活动。拜了孔子,领了红蛋,那就只剩写开笔石了。来到排队队伍里,我突然听见一位一年级新生对一位家长说:妈妈,为什么要写开笔石呢?只听,那位家长耐心的回答:写了开笔石,你以后就会把字写得很漂亮,工整的。那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哦,妈妈,你放心,我上了小学,一定能把字写得很好很好的!那位家长欣慰的笑了。我也笑了,心里祝福着这些学弟学妹,祝他们有着辉煌的成绩
现在,真正的任务开始了。我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本子和一张采访辅导,开始写着我等一下要采访的问题。写完了问题,我就到处走,寻找着我的目标。终于,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小男孩的身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采访,所以有点紧张,我不断的深呼吸,以平衡我的情绪。终于,在记者小吴姐姐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慢慢地接近那个小男孩。到那个小男孩身边了,我发声道:请问我能采访你一下吗?那个小男孩转过身来,轻轻地说:嗯。显得有些害臊。于是,我便对他进行了采访,不过他害臊,有些问题回答不出来,所以不是很成功。后来,我又找了几个对象,把几个问题都问完整了。
采访过后,我才意识到已经很晚了,我得赶紧回家了。与小吴姐姐道别之后,我就骑着自行车,赶紧回家了。
这次的采风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更有经验了,知识面更广了未来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你们也赶紧到孔子庙里领红蛋吧!
2022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二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022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三
1)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论语》
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3)“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论语》
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论语》
5)子曰:君子不浪言。 ——孔丘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孔子
7)过则勿惮改。 ——孔子《论语·学而》
8)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论语》
9)不能自强不息,不可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不勤劳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发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对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亲近;自己不讲信用,不可能使别人对自己讲信用;不拿出诚心而谦逊地对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礼义。如果能够慎重地从这五个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够做得长久。 ——孔子
10)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孔子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
1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1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论语》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子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孔子《论语·子罕第九》
1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论语》
17)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论语》
18)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
19)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论语》
20)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论语》
2022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四
敬爱的孔老先生:
您好!
经过了悠悠漫漫的历史岁月,流经了大大小小的历史长河,您已经成为几代人所纪念的人。从您身上,我们学会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会了“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会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您把知识当作生命,毕生忠于教育,门下弟子三千。您是儒家伟大的创始人,打着“以德育人”的口号,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您的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和多样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继承性和可借鉴性、预见性和前瞻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使学生们可以多方面发展。
您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您直观的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您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您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是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因为在您那时的封建社会下,能接收到教育的是那些高官贵族,平民们都没有资格上学。您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的教育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朝文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您教育你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最后,您的教育目的转化为您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您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在了解了你以后,我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向你求教,虽然只是在字面上的,但我也是很深受启迪的,我学会了“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学会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会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您放心,我也会将您的教育目标化为学习目标,继续努力地学习的!
致词!
敬礼!
2022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五
孔子,我国伟大的圣人,他的巨作许许多多,如:《论语》……孔子千百年来一向深受我们的仰慕。我十分喜欢空子,论语就是他对弟子的谆谆教导,和自我的一言一行。他不仅仅对自我的弟子要求严格,对自我更为如此。
我一向喜欢这空子,经过《论语》、《史记》的记载,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进取、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能够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进取、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英雄。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漂渺遁世,仅有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梦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
孔子出生贫贱,身份卑微,是那时候社会的最底层。但孔子性情开朗,是一个充满人情的人。
我们心目中的孔圣人已经不在了,他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依然存在,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圣人,也暗含了一
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 孔子学院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