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系统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精选(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粮食系统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一
1.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
各地粮食部门要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国家粮食生产、收购政策,调研秋粮收获收购工作开展情况;讲解粮食种植、收获、储藏科技、节粮减损知识;普及气候对粮食生产、收获、储藏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向农户发放“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宣传册、宣传品。
2.粮食减损增效进学校。
各地粮食部门会同教育部门面向学生宣传讲解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科普知识,提升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和粮食减损增效知识。
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举办主题宣传品征集比赛,面向5至19岁、13至19岁之间的儿童、青少年征集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画和视频作品)。各地可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儿童、青少年积极参加比赛。
3.粮食减损增效进家庭。
各地粮食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主题科普讲座、社区互动交流、主题倡议等活动,向公众宣传讲解节粮减损、粮油营养健康,以及气候变化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等科普知识;发放“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宣传册、爱粮节粮主题宣传品。
二、活动安排
1.准备阶段。
各县、区粮食局要制定本地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于10月10日前报市发改委备案。同时,结合本地特色做好宣传手册、主题宣传品等活动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
从10月16日~22日,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3.总结阶段。
10月25日前,各地粮食部门将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含活动总结、图片、视频材料等)报送市发改委。
三、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是兴粮惠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各地要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并形成规模声势,切实把本次活动抓实抓好,取得实效。
2.加强宣传工作。
活动期间,各地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张挂宣传标语和条幅、利用单位电子屏幕、报纸电视,以及政府的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宣传渠道和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增强宣传效果。
3.改进工作作风。
认真执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轻车简从,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坚持勤俭节俭办活动。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落实有关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开展。
关于粮食系统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二
1、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2、一粥一饭汗珠换。
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4、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5、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6、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7、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8、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
9、粗茶淡饭,细水长流。
10、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
关于粮食系统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三
1、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2、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3、饱食终日,粒粒可馨。
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8、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汗水。
9、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10、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11、节约粮食,造福人类。
12、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13、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14、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活。
15、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6、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
17、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18、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19、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20、民以食为天,食以俭为先。
21、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2、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23、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4、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25、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26、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27、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28、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9、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
30、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1、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32、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33、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34、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35、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
36、严禁掺杂使假,以
关于粮食系统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精选(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