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老师高考备考心得体会和方法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交流心得体会(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化学老师高考备考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教辅资料及出版社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南方出版社)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 次 时间 课时(节数) 教 学 内 容 备注

暑期补课 8月22日―8月25号 3 《化学1》、《化学2》中高考热点分析

暑期补课 8月29日―8月31号 1 《化学1》、《化学2》中高考热点分析

第1周 9月1号―9月3号 2 选修4:绪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第2周 9月5号―9月10号 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燃烧热 能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3周 9月12号―9月17号 3 第一章单元复习测评 中秋节(9.12)

第4周 9月19号―9月24号 4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5周 9月26号―10月1号 3 化学平衡 国庆节

(10.1)

第6周 10月3号―10月8号 4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二章单元复习测评

第7周 10月10号―10月15号 4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8周 10月17号―10月22号 4 盐类的水解

第9周 10月24号―10月29号 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单元复习测评

第10周 10月31号―11月5号 4 期中复习考试

第11周 11月7号―11月12号 4 原电池、化学电源

第12周 11月14号―11月19号 4 电解池

第13周 11月21号―11月26号 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单元复习测评

第14周 11月28号―12月3号 4 模块复习测评

第15周 12月5号―12月10号 4 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16周 12月12号―12月17号 4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17周 12月19号―12月24号 4 单元复习测评

第18周 12月26号―12月30号 4 脂肪烃 芳香烃

第19周 1月2号―1月7号 卤代烃单 元复习测评

第20周 1月9号―1月14号 期末复习考试

有关化学老师高考备考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__公司经理:

打扰了!我毕业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想在贵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

我学的专业是“土壤肥料与农业化学”。从我的附件中您可以看到,我的全部学业出色完成,成绩优良,曾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我的一篇专业论文《__x》首发表于__杂志,并荣获__年度__省成人大学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据报载,贵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人才,办事效率高,人际关系融洽,没有眼下国内不少企业存在的“窝里斗”现象,员工可以一心一意地搞科研和生产。去年下半年在贵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可以想象,如能在如此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工作,该多自豪!

当然,条件如此优越的公司,想进去绝非易事,但我坚信自己有能力敲开贵公司的大门。我已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在__方面尤有专长(附上我的导师__教授的推荐信供您参考)。在一个崇尚公平竞争的公司里,我想我会如愿的。

最后,我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为贵公司作出贡献的机会,我热诚地期待着你的答复。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有关化学老师高考备考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本学期初三新课将在3月下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三个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立足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3、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4.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 ,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 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 、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4、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2.12~2.26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复习与检测

2.26~3.10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复习与检测

3.11~3.31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4.1~4.20 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一轮复习

4.21~4.27 重点问题及易错问题分析和评讲

4.28~5.4 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综合训练

5.5~5.13 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综合训练

5.14~5.18 化学基本计算测试综合训练

5.19~5.25 化学基本实验及操作测试综合训练

5.26~5.30 初中毕业考试

5.31~6.20 综合考试及模拟考试

有关化学老师高考备考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化学必修金属课件

一、教学设计理念

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

为节省时间,在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一半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一半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四、执教者自我分析:本人对新课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恰当的处理教材,正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分析: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管、镊子、酒精灯、坩埚钳、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

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师生双边活动细目

改进

意见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

情景

导入

展示:金戒指,黄铜

视频: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讨论:1.人们为何会上当

2.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答: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防止以后上当受骗,加强防范意识

探究活动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

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

2mg o22mgo

4al 3o2 2al2o3

2cu o22cuo

3fe 2o2fe3o44

通过反应现象判断产物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说出实验现象,看谁观察细致

设问

小结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

学生讨论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al>fe,cu>au

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并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比喻:一个

化学老师高考备考心得体会和方法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交流心得体会(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