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攀比的心得体会精选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听后感言(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教育孩子攀比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学生相对于成人来说,他们年龄比较小,常常不知道很好的照顾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来关爱他们。从小的方面来说,削铅笔时提醒他们小心手;天冷了,提醒要加衣服;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从大的方面来说,教育学生远离水、火、电,什么时候都要把自身的安全放在首位,并教给学生一些急救、自救的方法;还要结合当今的一些事例,教给学生与坏人迂回的方法。关心爱护学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前提,只有学生自身安安全全、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够去教育他们,教他们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当然,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体会到了这种爱,就会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类似于孩子对母亲的那种依恋。这时,教师的教导他们就会牢记心间,因为他们知道教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他们。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不分民族、性别,不管成绩好坏,相貌美丑,家庭贫富,都平等对待。我们都知道理解、热爱和尊重一个懂事、聪明、可爱的孩子不难做到,因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夸赞的地方,他们的聪明、乖巧,使教师根本不忍心去过分的责怪他们,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就像我们所说的“响鼓不用重锤敲”。可对于那些在成绩上不好、品行上不良的孩子,我们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些孩子,恰恰更需要我们的理解、热爱和尊重。
记得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她常常穿着脏衣服,据我观察,好几周似乎都没有换洗过。她性格内向,上课总是心不在焉,班上的同学也不是很喜欢和她一起玩,我感到很奇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问她,她总是沉默寡言。经过打听,班上的同学说她的母亲是一位聋哑人,家里面比较困难。至于问到她有什么困难时,小女孩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有一天,我看见她的头发又梳得乱七八糟,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我乘机和她聊了起来,她告诉我说妈妈本来就不爱说话,而最近爸爸也似乎得了什么病,吃得非常少,她很担心。妹妹才一岁多,她一回到家里,妹妹就吵着让她抱。当我听到这一切时,我被这个小女孩的境遇所感动了,我深深的自责为什么自己知道得这么晚,不能早点帮助这个孩子呢?于是我帮她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并鼓励她要坚强、自立,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我还在班上引导大家都来帮助她,关心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上课我常常提问她,并适时的表扬她,鼓励她。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基本上做到了讲究个人卫生,上课积极发言,并与同学们融洽相处。而且,她天天带着我送她的发卡,头发梳得可好了。从这件事上,我进一步的懂得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现在的表现,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更深的去思考这些问题,要理解他们。并且要有针对性的处理,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处理矛盾。这时,我们才使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值得他们信赖,尊敬的人。这样,以后他们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再出现什么问题,才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以得到老师的理解,帮助和爱。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师爱都是无价之宝啊!
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与鼓励。对待学生,我们也应当多一些赞美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深处来说,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表扬给了其中的一部分同学,而忽视了另一些同学,于是,得到表扬的更加积极,而得不到表扬的同学则有一种挫败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凭心而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优点的,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它的慧眼。记得我们班上以前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上课好动而不守纪律,下课常常欺负弱小的同学,同学们不喜欢他,任课老师也感到很头疼。我找他谈话了几次,也收效甚微。一次打扫卫生,我看到他不怕脏,不怕累,主动在帮助别人,我在班会上表扬了他的这一行为,并说希望他能改掉不好的一些习惯。从那以后,他真的改变了许多,逐步朝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期望,是师爱的最高境界。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包藏着热爱、尊重、理解、信赖、鼓励、严格要求和期望在内的复杂的情绪体验。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永远都不要失去信心,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就让我们对他们充满期待吧,目前,我们期望着他们多学一些知识和本领,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能力,养成一些好习惯,有良好的品行……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就是牛顿、爱迪生、达尔文。
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如果一味地对他们理解、包容,一些孩子身上的坏习惯也许会在老师的这种类似与默认的态度中养成。因而我们对于那些班中不正常的现象和一些违纪的同学,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有一次,我们的班长和一个男同学在教室里打架,我听后就设想了几种处理的方案:
1、批评几句,原谅他们。
2、狠很地骂他们一顿,罚他们写出检讨。
3、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
我分析了一下,还是第三种比较好。于是我找来几个同学,了解到原来是班长说了一个同学的绰号,激怒了他,然后打起来的。我想了想,就在当时召开了临时的班会,我请同学们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些同学说班长不对在先,他首先不尊重同学,也有人说先动手的人不对,还有人说他们都有过,并且都说出了理由。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把他们叫了出来,让他们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发现他们都认识到了错误,我让他们自己来结束这件事,最后他们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公开到了歉。事后同学们都觉得我处理公正,没偏心。两位同学也再没有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当时我轻描淡写的批评一下,或者怒气冲冲的呵斥一番,不仅同学们受不到教育,两位同学也会各觉得委屈,以后继续再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真正的教育好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而我们始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这个无私的心去关心、理解、尊重、鼓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严格地要求他们,期望他们做得更好。
教育孩子攀比的心得体会精选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听后感言(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