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心得体会范文 绿色营养健康心得体会(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绿色食品心得体会范文一
可家乡的楼房却数不胜数,听爷爷说——
他们小时候,住在大山里。那的山,常常会让爷爷眼花缭乱。那时没有高楼,他们住的都是矮矮的木顶房,如果经济条件再差点儿,连风雨都会一股一股的灌进来。那时的他们连红砖房都没见过,更别说那些高高的瓷砖房。爷爷还会开玩笑说,小时候,我还以为所谓的瓷砖房是只要用瓷砖一砖一砖黏贴而成的,不用什么红砖做底,像一张张皱巴巴的折纸!
现在经济变好了,不用再住破房子。可现在的环境也没老时代的好了。是啊!时代在前进,一切都变好,变豪华了。我们这个绿色乡镇也变了。
但幸好还有些人值得我们歌颂。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中的老人他就值得我们歌颂。15年里,他不仅让那片土地绿色遍野,也让居住在那儿的老百姓过上了没有沙尘暴的好日子。15年的光阴啊,他仅仅只为了让那片土地绿色遍野,就花费了15年的光阴啊!不,应该这样说他花费的有价值,因为他用坚持演绎了一个村庄从狂风肆虐到绿荫棵棵的历史。
廖晓义,这个名字不陌生吧。她就是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数十年来,她不断努力,提倡人民开始“绿色生活”,为了警醒人们她自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地球的女儿》。在漫漫二十多年的日子里,她为环保事业付出心血,为环保事业付出青春,她的决心令人感慨。我感叹——
我感叹他们!我感叹他们不畏艰辛!我感叹他们不惜青春!我感叹他们做这些事,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环保事业发扬光大!
13年过去了,我从出生开始,至今已经在这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变化,如何之大啊。俗话说:没有了绿色就没有了生命。所以请大家不要让“豪华”掩盖了绿色,也不要把践踏成为习惯,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
家乡有1万多人口,让我们每一个人每年都种一棵树,积少成多,那每年就有1万棵树。长此以往,不出10年,我们这个家园就会被绿色环绕。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这样做,那么地球母亲,就会再次被森林环绕。
当然,这要在保护树木的基础下才能实现。我的家乡,种树者往往比伐树者少,就算我们每年都种一万棵树,伐木者也会随着越来越多,这样我们永远也赶不上伐木者的脚步。
爸爸常常唠叨:现在树木缺少很严重,要多多爱护树木……我虽然不把爸爸的唠叨放在心里,但自我记事以来,就有不少耳闻:许多人被沙尘暴,泥石流……威胁到了生命。
我越来越渴望,渴望着一个被绿色环绕的家园。那样的家园应该很美丽吧:处处是花香,处处是鸟语。
行动起来吧!为家而奋斗,为创造这片绿野而奋斗!让森林处处可见,让绿色飘满世界!
主题绿色食品心得体会范文二
xx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现有在校生5300人。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建校历史五十余年,学科涉及文、管、农、工等应用领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素有“管理人才的摇篮,科技专家的沃土”之称。全院共有教职工363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含省级学术带头人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87人,双师型”教师54人,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8人。学院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亿元;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公寓楼、餐饮楼、俱乐部、产业化教学基地群、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商业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功能齐备;各类实验室、标本室55个。建有电视卫星接收站、外语小电台和校园信息网。图书馆藏书21.8万册,电子读物3.93万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化,合作办学国际化,校企一体、双元制教学,校农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农工贸一体化,仿真模拟教学,多种形式办学,与就业准入制度接轨,毕业生就业率高等特色和优势。已跨入全国高校600强行列。
我们的目标是:不但要成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而且还要成为环保知识教育宣传基地,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组织管理学院领导十分重视绿色学校建设工作,从20xx年开始就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教务处、专业系、学工团委、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宣传教育、课内教育、课外教育、环境建设四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组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培训、派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20xx年10月份结合学院实际,进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有关环境、环保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目前,此项工作已通过初审。
(二)课内教育
1、开设选修课全院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等课程。
2、课内渗透在全院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第九章(追求高尚人格)的第一节(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作用)中渗透“保护环境”等内容;在《邓小平理论》课中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的第五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内容。在《经济学原理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中渗透“农业资源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园林植物环境》、《园林绿化》、《旅游地理》、《农村政策法规》、《花卉学》、《作物栽培学总论》、《植物保护学通论》、《家畜环境卫生学》、《农业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学》等课程中渗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环境教育的意义、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3、班会课各班级定期在班会课中专题或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4、环保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种植类专业在实验中渗透环保内容,注重在相关实验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喷雾器的使用、肥料鉴别实验、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野生植物标本的采集、土壤剖面观察等项实验中。
(三)课外教育
1、成立课外
绿色食品心得体会范文 绿色营养健康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