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 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版(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一
本次活动是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确保安全稳定、队伍稳定”为主题,以开展“施工安全、轨道车开车安全、劳动人身”隐患排查为主要资料的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4.28”铁路交通个性重大事故也以前的几起事故一样,都是一系列违章蛮干(来自公文有约)或者管理失误混乱造成的,如果限速命令下发及时一点,如果另一列车的司机认真瞭望,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次后果这么严重的事故了。这次事故没有发生在我局,甚至不是我们供电专业的,但是我们还是就应认真进行自我反思,正因违章蛮干、工作不认真、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却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正因对安全的不在乎,轻则可能被考核,重则可能给工友、群众、甚至自己带来不可雨季的灾难性后果。其实事故离我们并不远。
一个事物存在是有其道理的,一个岗位的存在也是正因它是社会所需要的,段长主任的岗位很重要,变配电值班员的岗位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平时看起来很清闲,但是一旦发生异常状况,我们就要在第一时刻处理故障,减少事故停电的时刻,尽快恢复供电,不然就可能影响开车,打乱路局的运输秩序。比如所三月份高压保险熔断的事,正因监盘认真因此处理还是比较及时的,防止了断路器跳闸。如果我们的值班人员工作不认真,就很可能无法发现事故预兆,当发现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跳闸的时候了,那么肯定会影响接触网供电的,也很可能影响开车,大乱局运输秩序。因此,我们的岗位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轻视,我们都就应珍惜自己的岗位。
作为变电所的所长,是兵头将尾,更就应发挥好自己的带头作用,但是当所长已经一年了,我身上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在宣传局及段宣传形势时常常不到位,安全压力传达不到职工,有些职工在工作时仍然十分懒散,职责心不强,记录填写错漏经常发生,班组工作职责执行也不认真,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2、好人主义严重。
当所内发生违章违纪或工作不认真的状况,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很少考核,正因想着大家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钱也不多,能少扣一点就少扣一点,但是执行下来效果并不好,职工仍然懒散,踢一下动一下,还动的很不甘心。
3、安全规章不熟。
平常自己学习安全规章比较少,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不能真正明白,使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存在必须的差距。有时候会出现无法发现不安全因素的状况,不能发现有怎样能排除这些隐患呢。
4、自己及班组成员与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差距。
看看任何一个事故分析材料,无不是由于违章蛮干造成或引起的,比如去年七月四日太原局(来自公文有约gw9080)的这起重大事故,就是由于司机违章睡觉,交由学习司机操纵列车,但学习司机也在操纵时睡觉,才造成三死一伤的货物列车冲突重大事故。这个一方面看出他们的安全意识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他们在日常学习规章制度时肯定不认真。由此想到我们自己在平常工作中对规章制度的学习也很不够,正因班组成员在日常值班中好事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而我对班组的业务学习抓的也不够紧。平常学习安全规章的力度不够,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不能真正明白,使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存在必须的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稳定事关车站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安全意识树立不牢,必然给我段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加强安全规章、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职责意识,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稳定,保证我段改革与发展的长治久安。
2、落实安全职责,做好本部门安全工作。
今后的工作,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职责意识,加强自己在本部门工作中的兵头将尾工作,克服好人主义,要认识到对他们不严格就是对安全不负职责的表现。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安全水平。
今后工作中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现场安全作业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
总之,我要透过这次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进一步明确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正,以实际行动为路局的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2022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二
前几天,在网上新闻时,无意间看到“中国铁路”发布的一条微博—“新时代·铁路榜样|于本蕃:海拔4800米的天路守护者”。因为自己曾有幸去过一次西藏,所以对关于西藏的文章比较感兴趣,看到“天路”“海拔4800米”字眼就点开详细看了这篇文章。
在于本蕃面前,我是那样的渺小、卑微,我去玩了20天,而他却整整坚守了12年;对照反思自己的工作,跟他至少还有一座港珠澳大桥的距离。深思许久,应该向于本蕃学习。
两年前,因为对“天路”的向往,曾独自进藏,沿途经过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拉萨市的米拉山(海拔5013米),虽然我没有高原反应,但是身边好多人都出现了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的情况,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在高原上,得了感冒,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给你下了病危通知书。在乘坐火车返程的时候,经过唐古拉山口时已是凌晨,外面漆黑一片,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不远处静静矗立、略显孤独的“小山包”,未能亲眼看见、领略念青唐古拉的威严,而于本蕃就是在这平均海拔超过4800米的雪域高原坚守了12年。
于本蕃是新时代铁路榜样,是青藏铁路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养护车间副主任,他的日常工作是对格拉段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及抢修,看似简单,但为了完成工作,他必须克服高寒缺氧,挑战体能极限,还常常面临生命危险。
凡世之所贵,必贵乎其难。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地处世界第三极的生命禁区核心地带,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5%,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摄氏度,极端气温常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检查、维护、抢修作业,日复一日,他坚持了12个年头,难!
高原冻土地带线路维护是世界性难题,因温差造成的冻土消融和膨胀会对线路安全造成影响。于本蕃选择采取徒步检查测量的方式,准确掌握了青藏铁路格拉段冻土变化规律。检查时,他每隔50米就俯下身子目测检查,平均每个工作日检查近10公里高海拔冻土区段,12年走行距离达2.16万公里,难!
在工作的12年里,他经历过无数次极端恶劣天气挑战,多次面临生命危险。但是对于本蕃来说,险情就是命令,虽然知道作业很危险,但还是得去,因为他把线路安全、旅客安全看得更加重要。其中有一次他晕倒了,感觉有一双“大手”紧紧掩住他的口鼻,双眼迷离,嘴唇乌黑发紫,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我没事,不要管我,快上线路看看雪情,千万别影响行车”。他真正做到了把旅客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上,难!
志之坚也,不在胜人,而在自胜。
“我是党员,又是车间干部,多干点是应该的。”这是20__年3月,在一处抢修现场,职工劝他多休息一会,他对职工所说的话,而那时他的脸已经被冻得黑紫红肿。也许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极度热爱,对党的理想信念足够坚定,把行车安全、旅客安全放在忍受寒冷、缺氧这些身体痛苦之上,他才能如此轻松的说出这句话。他已经完全战胜了自己,直面险情,我相信在他们处理完之后,心中一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条件虽苦不言苦,格拉线上写忠诚”,这是于本蕃的座右铭,这朴实的话语中体现的是对青藏铁路安全畅通的责任。
对于格拉线,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的是这里面一定有责任和热爱。或许工作本来就是一个人三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不分内容,只有态度。
他参加工作的那一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至今已安全运行12年,而川藏铁路又即将开工建设,将会有更多铁路人,更多于本蕃奉献在进藏铁路的建设维护岗位,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他们的艰苦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便捷出行,在此,真挚的向他们说一声“铁路人,你们幸苦了。”
2022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三
计划号码或运输号码:_________
货物运到期限:_________
发站承运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
│发站│ │到
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 铁路红色故事读后心得体会简短版(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