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心得体会精选 思考与心得(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思考及心得体会精选一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筑业;监督;举措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将监督覆盖到每一个角落。作为国有建筑业企业,既要协助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惩处极少数违纪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人,更要教育帮助绝大多数同志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这就必须要履行好监督这个基本职责。近年来,企业内设纪检监察部门,虽已采取了多种方式加强监督,如开展明察暗访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建筑市场,监督工作还是难以全面铺开,依旧还是工作中的短板。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了监督新理念思路、新方式方法不断地发展创新,对进一步加强监督来说受益匪浅。企业的内设纪检监察部门要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不断细化职责,规范制度,丰富手段,履行好监督的再监督,通过监督责任去撬动主体责任的落实。
1.1聚焦主责不够。部分单位对监督职能定位的理解有所偏差,过多借助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推进具体的监督工作,导致纪检监察部门时常“越位”代替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例如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x”专项督查以及配合省委巡视、开展巡查的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基本上都由监督的再监督角色变为主抓主责部门,甚至有的还冲在一线代为监管。1.2压力传导不够。“上热中温下冷”问题突出。存在上级单位监督意识较强、下级单位较弱的情况。多数单位长期依赖集团总部,凡事在行动前都在等上级主管部门出个明确的细则,手指指一下,行动动一下,不敢轻易付诸尝试探索。有的对履行主体责任认识不深、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抓得不紧;有的未逐级开展监督检查,对上级要求的整改不够及时到位;有的重经营、轻监督,日常监督工作靶向偏离,找不到重点、理不清头绪。1.3精准监督不够。对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的认识还不到位,监督手段还比较单一,没有把监督的动机和内容聚焦在“监察和督促”的层面上。虽然现在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了监督和审查调查分立,但由于职责划分不清,只是简单地把“四种形态”前两种划归监督,后两种划归审查调查。有的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不敢查、不愿查“关键少数”,查不深、查不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反馈台账空白现象较为普遍。1.4履职能力不够。纪检干部队伍不专业。多数单位纪检监察和审计合署办公,势必影响抓主业工作。同时,身兼多职的纪检监察干部,基本是跨专业选配、半路出家,“兼职化”“业余化”问题较为突出,队伍不稳定。企业的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知识主要依靠短期的培训课堂边做边学,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往往是“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理论和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制约了能力的提升。1.5担当作为不够。监督不到位,担当不足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监督往往会得罪不少人,还动到了一些人的“蛋糕”。在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干部和监督对象均是同事,“同在一座楼”“同吃一锅饭”,监督往往还意味着要向这些人拉下脸来。为此,部分纪检监察部门往往是面对工作不敢动真碰硬,面对大是大非不敢亮剑,面对矛盾不敢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不敢坚决斗争。不愿做见人见事、艰苦细致的工作。如何破解监督的能力关、感情关,确实是一大考验。
2.1构建明确清晰思路体系,是监督工作开展的前提基础。要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而不是跨过主体责任,不是跳过各级党组织去直接监督每一个党员和每一个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更不应该成为替代一线部门履职的监督主体。要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谱”。一是要明确宏观思路。就是要清楚监督什么和怎么监督的问题。要在常提醒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级领导干部和身边的同事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管理上的漏洞,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二是要清楚任务定位。履行好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在新时代要解决好的首要课题,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纪律作风保障的重要手段。要深刻认识监督第一职责定位,把监督挺在前面,用活手段,敢于斗争,最大限度发挥监督的震慑效应。三是要找准方向重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思考能力和系统的思维水平,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去落实监督工作。努力做到当前的工作重心在哪里,监督工作就延伸、跟进到哪里。2.2拓展工作面找准切入点,是监督工作开展的生命活力。监察体制改革后,企业的监督工作难免将触碰到更多深层次、难以解决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在实操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监督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要充分联合和借力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信访监督等,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定期筛选分析,多管齐下,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工作的系统性和统筹性;二是要听取汇报、个别谈话、专项检查、政治巡察、明察暗访、列席民主生活会、打造清风园地等方式,增强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实效性;三是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创新工作方式,推进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运用,进行岗位廉政风险工作防范规范、廉政风险督办、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等模块化、流程化管理,强化预警提示,强化业务全过程,全流程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切实发挥好“探头”作用。2.3建立良好协调沟通机制,是监督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沟通协调职能发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一是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由各单位纪委书记参加的工作联席会议或季度工作会议,传达学习最新有关工作部署要求,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二是建立重要情况通报机制。及时通报日常监督发现的普遍问题或突出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和监督建议;三是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尝试推行纪检监察干部直管、条管体系,确保法人二级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全覆盖,暂不具备条件的二级单位配纪检监察工作专岗。以此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工作联系和业务指导,督促各级党委、纪委要主动肩负起“两个责任”,避免项目干部职工甚至海外机构干部职工的长期游离于监督之外;四是要建立分析研判政治生态机制。认真分析研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时掌握“树木和森林”的状况,为本单位重点工作提供依据和遵循。2.4精干有力高效人员队伍,是监督工作开展的组织保障。监督工作的成效差异,人员能力素质是关键。纪检监察干部要努力提升能力素质,做到“三个过硬”。一是政治素质“过硬”,要善于站在政治高度上看问题,以过硬的政治素质确保监督工作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二是业务能力“过硬”,要认识到工作特点,抓好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懂得抓早抓小,突出抓预防、控风险,盯重要的时间节点、盯工作中的重点、盯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将廉政风险及时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胸怀格局“过硬”,要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理想信念,锤炼顽强的毅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提升监督工作的内在功力。
总之,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国有建筑业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更要与时俱进,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抓、实里做,确保监督工作见识见效。
参考文献
[1]林旭.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的难点与解决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9(02).
[2]洪永华.发挥基层纪检监督工作效能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3).
[3]福建省三明市纪委监委课题组.关于强化国有企业监督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8-08(008).
[4]昭通市纪委.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eb/ol].,2018-09-11.
推荐思考及心得体会精选二
对安图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管理论文
摘要:
文章在分析安图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乡村旅游特点要求,指出安图发展乡村旅游应与长白山旅游产业相结合,统一规划,全面设计.作为安图县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塑造“诚信、进取、文明”的新风貌,提升长白山生态经济强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
安图县;乡村旅游;思考
引言
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腹地,有“长白山下第一县”之称,是我县最大的资源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旅游业发展虽有进步,但还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差、景区档次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等问题。
1、解读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幽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参与性强的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民族习俗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融观赏、考察、参与、娱乐、餐饮、购物、学习、度假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起源于l9世纪30年代的欧洲。
19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围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乡村旅游开始于1992年休闲之都――成都的郊区龙泉驿书房村的桃花节。
2、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我县在“以长白山文化为底蕴的生态经济强县”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为基地、生态旅游业为先导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依托长白山发展旅游,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我县乡村旅游的景区、景点已初具雏形,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了开发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游、农业旅游、养殖及药材种植观光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乡村游”景区、景点有餐饮美食街、漂流等有10处,分别在九个乡镇区域内,主要集中分布于明长公路沿线。具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生态沟系(主要指山庄、钓鱼场、种植基地等结合饭店等接待场所)21处,主要分布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镇周边,如明月镇、松江镇、二道镇。
我县“乡村游”年总接待能力8万人,实际接待人数6万人,并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增,年乡村游总收入在1200万元左右。游客多是利用假期以朋友聚会、家庭聚会、集体联欢等方式的自驾游。
另外,我县还有五虎山、明月湖、奶头山、药水泉等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前景的乡村旅游资源1o余处。相关项目的统一规划和对外招商引资正在有序推进。
3、存在的问题
3.1规模小.品位低、服务和管理水平低由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最初发源于个体小饭店、小作坊、小鱼场等,投资实力和规模有限,没有市场定位的理
思考及心得体会精选 思考与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