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校工作家长心得体会报告 去学校工作家长心得体会报告总结(四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去学校工作家长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年来,学校立足实际,锐意进取,努力建构新的课堂模式,融入师生抓管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各项工作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年5月份学校团委获得**市“红旗团委”称号,7月份学校获得级索镇党委、政府颁发的“慈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8月份获**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艺术体育特色鲜明,成绩优异,在去年十月份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获得**市教育局、体育局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十月份在枣庄市中学生艺术特长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得美术乙组第五名、音乐乙组第七名的优异成绩,今年11月份学校又在这两个组别中同时获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去年11月份学校获得了**市中学生舞蹈比赛三等奖等荣誉。我校音乐教师刁广涛老师在今年9月份夺得**市青年歌手大赛第一名,获得美声组金奖;按照市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的安排,我校音乐组和音乐生多次代表教育系统参加全市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的演出;70多名特长生在枣庄、两级市举行的才艺展示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今年高考有40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3名同学考入山师大、山工艺等一本院校,创历史最高成绩。一年中有18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1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2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6名教师在两级市组织的优质课评选和技能大赛中获奖,有11名教师的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2名教师获得**市读书先进个人。在两级市教育局举行的教案评选活动中,我校有130余篇教案在**市获奖,有6名教师获得**市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有57篇教案在枣庄市获奖,获奖率之高,居同类学校首位。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30多名学生、十多项作品在枣庄市、**市第四届哥白尼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3名学生获得**市政府颁发的创新发明奖,1位教师同时获得辅导教师奖;许青同学获得**市第二届小文豪优质选手奖,1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2名同学获得**市学英雄演讲比赛二等奖,两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1名学生获得省级优干,1名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30余名同学获得两级市优干、三好称号。师生的共同努力,奠基了学校发展的底蕴。
一、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抓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抓作业教学,抓优秀教案的评选,以常规教学的落实和创新作为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用创新的方式填充教师的追求与希望,用专业成长和质量追求去凝聚教师队伍,弘扬上进的正气,让老师不懈怠、不泄气,积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抓教学建模,打破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瓶颈。一年来,我们在探索学校教学模式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立足教情、学情,通过走出去学习、座谈、研磨实践,总结出“学展评”五步教学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校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小密度、多台阶、抓基础、重能力。为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把模式变成实效,我们先后派教师100余人次到省内各地学习观摩省市级优质课;三、四月份学校领导又三次带领全体教师到三中、五中、二中新校等兄弟学校学习观摩。为推进课堂建模速度,学校规定全体领导班子、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人推门听课的指令性任务,一年来,听课达800余人次,评出a级课堂300多节。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为巩固成果,把活动变成习惯,开展了课堂建模达标课活动,“学展评”五步教学法趋向成熟。这些做法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力地促进了课堂的高效建设。12月份教研室督导检查,我校的五步教学法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共听了16节课,有6节a级课,10节b级课,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抓优秀教案评选,解决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根据市局安排,本学年我们把优秀教案的评选当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鼓励教师撰写高质量的教案。教案设计做到了个人自备,集体研磨,实践完善的有机统一。根据枣庄市教学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仅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市向枣庄教育局推荐了我校130多篇优秀教案,其中就有57篇获奖,6名教师获得**市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先进个人,获奖率之高,居同类学校首位。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案的推动作用,及时安排枣庄市级优秀教案获得者上公开课,把教学评优同常态教学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为使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学校不断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四万余元对22名优秀教案获得者进行表彰奖励,获奖教师教学实绩评价提升一档,做到了重点工作与教师切身利益有机结合。
抓艺体教学,瞄准目标不动摇。近几年来,在城区化进程加快、生源质量下降、后进生相对集中的形势下,我们立足学生成人,着眼学生成长,奠基学生成才,着力培育学生公民素养,坚持分类施教,寻求适合的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发展特长教育,开发成长的潜能,新生入校之后,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向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先后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健美操等特长生培训班。教育质量连年攀升,高考成绩连年提高,去年艺体学生升入本科院校有32名学生,今年高考有40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赢得了社会赞誉。去年10月、今年11月参加的枣庄市艺术特长生基本功比赛中连获佳绩,有70余名学生获得一、二等奖,艺术教师也分别获得优秀辅导奖,特别是我校刁广涛老师在今年9月份夺得了**市青年歌手美声组金奖,为学校的艺术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抓教学常规不放松,贵在抓实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常规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常规检查制度化、公平化、合理化,才能提升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为此,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及时通报,与学年的考核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作业教学的改革,实现分层作业。学校依据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科教研制度,每周的集体备课、听课调研等活动常抓常新,富有成效。学习科研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教学常规的制度化,为我校的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宽广的平台,更为教学成绩的取得提供了重要保证。
紧抓后进生的管理与研究不放松。基于近几年生源基础较差,后进生相对集中的实际,在教育的策略和管理的方向上调整思路,从学生会做人与会做事上做文章,由校长挂帅,成立了由政教处和级部组长组成的研究团队,从现状提取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进行校本化研究,现已初见成效,并立项为枣庄市级课题,用研究的状态引领了学生管理的深刻与细致。
二、德育为先,着力于学生成长,为学生未来奠基
基于我校学生实际,着力于习惯和素养两大教育目标的达成。习惯重在做人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和公民基本准则的培养,素养重在感恩、敬畏、文明、高雅和职业等面向未来的素质积淀,为人生的未来作准备。
一是深化精细化管理,养成学生良好日常行为。制定并落实了精细化管理方案,从日常小事做要求,引领并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的举止,把规范变成习惯,把要求变成自觉。坚持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如周一升旗、班会、班级值周制度,每两周一次德育研究制度,班主任跟三操、查两寝制度,每天卫生三扫除两检查制度,以及新生入校教育制度、法制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团员培训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等。
二是尊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抬起头走路,挺起胸成长,怀揣着自豪走向社会,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学校全员育人的
去学校工作家长心得体会报告 去学校工作家长心得体会报告总结(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