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第五六专题心得体会范文 党史专题第五讲心得体会(三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党史第五六专题心得体会范文一
前几天,中央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在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保护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全党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继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目的。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通知精神,重温党的奋斗历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记住初心使命的高度自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存史、学史、治史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坚定继承了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尤其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是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必修课。这门课不仅要修,还要修。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党具有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质量
深刻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裕到强烈的艰苦探索和历史是必然的
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
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承担历史责任
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始终以思想政治行动为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前所未有。无数仁人志士苦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失败了。在民族受苦、探索光明的逆境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xx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也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把为公为民写在旗帜上,许下建设新社会,为人民谋求幸福的誓言。党的一大通过党纲,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施社会革命。党的两大确立了党的纲领和最低纲领,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血战革命为什么?毛泽东同志1925年在《政治周报》发表词中回答说:为了解放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获得经济的幸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和顽强奋斗,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全*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xx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开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途径。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历史和实践明确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干部洁性,党员干部要自觉地与所有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深刻地理解,实践党的大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一起工作,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党史、新中国史是党员干部的珍贵精神滋养、强大精神动力,其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学习历史,注重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从历史高度分析把握问题,帮助我们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我们要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不断提高历史思考能力,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巨、艰苦的努力,前进道路上有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抗重大风险,克服重大抵抗,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历史特征伟大斗争,走新时代的长征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开展主题教育,坚定理想
非常感谢你
2022党史第五六专题心得体会范文二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
党史第五六专题心得体会范文 党史专题第五讲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