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师的小学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小学教育教学感悟心得(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老师的小学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此时我的心情与小朋友一样,充满了激情与留恋,我代表幼儿园在这里讲两点:

一、 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在坐的许多小朋友就即将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了。不知小朋友还能否记得你们当初来园时的情景,你们初来园时有的连走路都不是太稳,上下楼梯要老师扶着、抱着,大多数小朋友都哭着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抹得满脸都是鼻涕眼泪。如今小朋友不仅讲文明、有礼貌,而且学会了唱歌、跳舞、写字、画画讲故事等许多本领,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这一切都与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你们班里的老师,从你们入园起,老师就充当了“妈妈”这一角色。在园里老师们几乎完全承担了照顾孩子一日生活的职责,从饮食起居到大小便无一不在操心之列,其细微周到确实如同自己的妈妈,现如今你们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你们在幼儿园得到老师精心照料,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是寓教于乐的,而小学主要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活动方式,到了小学则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连续几天不去就会落下很多功课,以上种种差异,就必然形成一个坡度,要求孩子去适应一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为了减缓这一坡度,增强孩子的适应性,我们希望家长能在这一个假期内逐渐培养和帮助孩子们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一、各种能力的准备

1、 心理准备

小学对幼儿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小学生怎么当,孩子心理没有数,因此,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小学,从了解小学到喜爱小学。了解小学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须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感的心理基础培养。同时要培养孩子承担任务的意识,形成接受、完成命令和指示的习惯。如扫地、穿衣、系鞋带、整理衣橱、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物品等,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2、 学习能力

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的准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也包括阅读、书写和初步计算能力的准备。

入学之前教师与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的要求。幼儿园老师常以游戏为教育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到了小学一节课45分钟,要求孩子要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有意注意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注意力涣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走神、坐不住等,是影响学习的大敌,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与孩子玩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讲故事、提问等方式让幼儿讲出来。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游戏,如让幼儿闭目听自然的声音或成人有意发出的声音;听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幼儿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完成。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孩子入学后适应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阅读跟不上。所以入学前让孩子作好阅读准备不是教孩子识字,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首先应让孩子感到书面符号,对符号感兴趣,从观察具体实物到观察书面的图形,再从看图的文夹杂的内容。训练时成人应从孩子喜欢看书开始,然后会一页一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书。还可以让幼儿接编故事,仿照讲述,看图讲述等。书写准备也是入学前学习能力准备之一。但早让孩子执笔写字,超越孩子的成熟水平,常常会事倍功半。主要还是培养孩子对书写的兴趣,重点可以放在发展孩子关于书写的空间方位知觉上,可以让孩子画画、说说、写写、做做,认识田字格、四线格等。从在田字格中画图开始感知空间方位,通过在田字格和四线格里描红、书写拼音字母、数字和简单的汉字,体验笔画结构的空间定位。培养书写的初步能力。

计算能力的准备。我们过去侧重在数字知识准备,忽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对孩子而后的学习不利。因此在学前班活动中我们主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如让孩子做数的守恒判断、按顺序选图、传递推理、数的组成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练习。

3、 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有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如小学之前关注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由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关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沓。

4、 交往能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度,处理好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就要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老师,缺乏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长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入学前的准备对成人对孩子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培养,作好准备。

二、 提前入学弊多利少(主要针对一部分年龄不够和智力发育较晚的儿童)

几乎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有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否上学而拿不定主意、或者是直接作出决定让孩子提前上学。对早上学这一话题,日本学者曾进行过长期的追踪调查,结果是晚上学的孩子在取得好成绩的比率及工作后取得高成就的比率高于早上学的孩子。这一道理其实不难理解,早上学的孩子在班上常常以需要“照顾”的角色出现,选干部没有他们的份,系红领巾也要晚一班车,自理能力差,搞什么活动大多数也只能列席旁观,这样一来,不知不觉地就产生依赖和自卑感。

幼儿上学,因他不认得更多字,理解能力也差,他们上课主要靠听,而听讲需要相应的条件,如语言能力,日常生活知识、反应速度、理解能力等,而这些条件的具备与否,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在幼儿阶段,这些能力就决定于孩子的成熟性,“年龄差”就意味着“能力差”。在座的父母你们大都是亲手把自己的孩子一手带大的,孩子在半岁前,一个月、两个月,一天、两天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有的人也许会这样说,孩子大了,不说一个月、两个月看不出来,就是一两岁的差别在表面上也是看不出来的。这话说起来是这样,其实让孩子提前上学,犹如强行让孩子参加了一场不公平不公正的长跑,“未起跑,已落后”,现实生活和我们身边有许多现生事例足以证明这一点如,凭着年龄的优势及连带而来的能力的优势能够建立较强的自信心和胜任感,如果说,依赖性和自卑感时孩子成长的减速器,那自信心和胜任感则时孩子成长的推进器,这应该说晚上学的孩子在校取得好成绩的比率高于早上学的孩子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当初不听我们的劝告,到了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在家长的辅导下费劲的学到还勉强过得去,到了高年级,甚至初高中在来考虑留级,既伤孩子的面子孩子,心灵也受到伤害。以上观点仅个人长期工作中总结的一点浅识,最后决策权取决于我们的家长。我们不着强求,但请家长三思而后行,因为你们的决策即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最后我再次代表幼儿园感谢各位家长几年来对我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尽请家长多多宽容和包涵。谢谢大家!

主题老师的小学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潜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潜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超多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转成了被动理解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1.透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用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潜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潜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潜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潜力

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主要研究成员:施路平、郑咏梅、蔡秀兰、方芳等

文献研究法:透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潜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透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潜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带给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透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10月:1.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了黄大龙、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学习了《蔡明讲语文》和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2.酝酿制订了方案,我们的方案获得市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状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2010年2月——2011年3月)我们用心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09年9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2010年3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10年3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细致描绘》

10年10年4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0年4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2010年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10年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2010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10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10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

老师的小学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小学教育教学感悟心得(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