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试题和答案 牙体缺损修复重点总结通用
执业医师年度述职报告
推荐度:
执业医师考核述职报告
推荐度:
口腔医师述职报告
推荐度:
《三体》读书笔记
推荐度:
执业药师工作年限证明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什么是牙体缺损?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那,牙体缺损是怎么回事?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家族遗传因素,个别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笔记:牙体缺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牙体缺损修复原则——
1 正确恢复牙体形态与功能
1、恢复缺损牙轴面形态
意义:(1)保证食物正常排溢及食物对牙龈的生理性按摩作用。
(2) 利于修复体的自洁。
(3) 维持颈部龈组织的张力和正常接触关系。
恢复不良:
(1)突度过小:导致牙龈损伤。
(2)突度过大:导致牙龈萎缩。
2、恢复外展隙和邻间隙
(1)恢复唇、颊、舌、合等外展隙。
(2)恢复邻间隙:即龈外展隙,两侧为邻牙邻面,上为邻接点,下为牙槽骨。
恢复不良:(1)邻间隙过小:压迫龈乳头。
(2)邻间隙过大:导致食物嵌塞。
3、恢复邻接关系
特点:(1)青年人接触区呈点状,年长者呈面接触。
(2)前牙靠近邻面切缘,磨牙与前磨牙在邻面颊1/3与中1/3;磨牙在邻面中1/3。
恢复不良:(1)过紧:导致牙周膜损伤。
(2)过松:导致食物嵌塞。
4、恢复合面形态与咬合关系
标准:
(1)恢复合面形态:尖、窝、沟、嵴。
(2)使合力方向与牙长轴方向一致:适当降低牙尖高度。
(3)使合力大小与牙周支持组织相适应:注意咬合接触面积的调整,冠根比例的协调性。
牙体缺损修复原则——2尽量保存、保护牙体组织
要求:
1. 去尽病变组织。
2. 消除倒凹,获得就位道。
3. 开辟修复
最新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试题和答案 牙体缺损修复重点总结通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