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在他人教育的引导下,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正常、健康地发展;智慧潜能和才干才得以发挥;其综合素质才得以全面发展。
一、丰富学生主题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各种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能力发展的平台,他们能很好的相融、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积极进取的信念。自主的活动,让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三五”奉献日活动、学雷锋活动、“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成年仪式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快乐你我他活动等主题活动极大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教育者所预设的教育目标。
开展礼仪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人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举行这一主题活动时,没有对学生消极灌输,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甪直中学学生行为规范五十条》,向全校学生发出《“遵守礼仪规范,争做文明学生”的倡议书》,然后组织学生论坛,开展知识竞赛,让学生畅谈遵守礼仪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义,懂得怎样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我们把《倡议书》张贴在学校橱窗,动员全校同学。这种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们在学生中举行主题班会,开展校纪校规的大讨论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任何教育和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能力再强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只靠自己单枪匹马,想把各具个性的学生管理好是不可能的,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推行班级干部聘任制候选班干要认真设计服务规划,向全班学生公开述职,由全体学生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其工作受学生监督,这有效地增强了班级干部的责任制,培养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在这基础上,实行“人人岗位责任制”,把班级活动的开展、班团队干部会议的召开、报刊杂志的发放、黑板报的设计更新等各项班级工作分配派给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班级内都有一份明确的任务,负该负的责任,尽该尽的义务。
2、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活动制定《文明班级评比细则》,以班级为单位,在学习、劳动、生活、文明行为等方面开展竞赛,参评项目每日检查公布,每月总评,颁发流动红旗。通过创争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自觉地严格执行这些规范。
3、建立共青团校风校纪监督岗制定周密方案,将文明班级评比的各项检查内容进行分解,设立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由学生对各项目进行检查评分,既强化了学生的校纪观念和规范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学生自主激励自我、自我评价自我。
当学生体验成功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概念、自我约束和自信力就比较强,,并由此内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
评选优秀,树立榜样,既可以让进步的学生体验成功,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又为其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多年来学校开展了“争当优秀干部、争做文明学生评比活动”,每学期评选“文明班级”、“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文明学生”由学校表彰,在此基础上每学年再评出“文明班级”、“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文明学生”,在全校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激励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此外还“团结互助,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陶冶,定期的“评选”既强化“活动”的外在价值,又调动了学生继续卷入“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的持续开展,赋予了学生强大的、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达到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承认的愿望。为此,每学期我们举行"诉说成功"主题班会,每逢“母亲节”、“儿童节”我们让学生给父母亲写一封信,让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告诉同学或父母,可使学生从他人的肯定中获得满足,在他人的赞扬和奖励中获得自信,体验快慰。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优等生”和“后进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是:肯定优点或进步,让他们感受真诚和关心;由他们自己反省存在问题,并进行有针对地疏导,肯定学生的潜在智慧和能力,激励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用行动关心学生,建立“后进生”跟踪档案,对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或提醒。通过这种形式的对“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学生感到老师既尊重他们,又信任他们,让他们“口服”老师的关心、疏导,“心服”老师对他们潜在智慧和才能的开发,明白了老师是在尽力塑造他们,使他们改掉一个坏习惯,诞生一个好习惯。他们提高了自我评价、辨明是非的能力,认识到现在的竞争关键是良好习惯的竞争,因此,一定要尽力塑造自己。这样就保证了“自我教育”的正常开展。2010上学期,学校专门为四十二名学习、行为等方面相对后进的学生制定辅导规划,每半月集中一次,让他们谈理想,讲心得,先后请十多位老师给他们作咨询辅导,激励他们不断进取。现在四十二名学生能具备明确的是非观念,没有一个再出现较严重违纪的行为表现,他们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对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年的自我教育实践,我校德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途径,不但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而且还养成了“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成长的历程中懂得了“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永不放弃,一定有所收获”的人生哲理。
以人为本,,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