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故居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三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故居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李鸿章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李鸿章的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河路的中段,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自李鸿章这一代起开始发迹。李鸿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余五人也身居高位,在当时非常地显赫。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死后,他家的住宅和享堂历经百年变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临街一进在五十年代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门面墙及内室作了适合营业性的改动。二至四进为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数十年,由合肥市工商银行管理,当作宿舍。文革中只因李鸿章故居已被改作它用,才得以幸存,使整体风貌维持了原状。但内部的一些珍贵用材、木雕等,被铲除变卖了。
李鸿章享堂和墓地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是日本军队兵临合肥时遭到第一次毁坏,第二次是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时被破坏,享堂周围一带扩进工厂,享堂内的木材被拆去炼了铁,部分房间改做了工厂的办公室、幼儿园和库房。而墓地则被削平,尸首未留。一九八五年李鸿章故居和享堂才被一同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没钱修复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九九七年十月,李鸿章故居才按照有关专家的设计方案进行修复、补齐、复原。
1999年
9月27日,李鸿章家族住宅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暨“李鸿章生平展”、“合肥出土文物展精品展”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合肥市领导李培元、厉德才、张雪平等莅临,省文物局局长章家礼等亲往道贺。
10月14日,国家政协副主席李贵鲜视察了李鸿章家族住宅。视察中,他详细询问了住宅修复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12月4日,原副主席刘伯承夫人一行5人来到李鸿章故居参观。
20xx年
景点美景3月,“九九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李鸿章故居复原陈列暨“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陈列获提名奖。
20xx年
元旦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鸿章家族暨淮系集团”展览,此次展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推陈出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国庆节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府-包公祠免费直通车”活动,使广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后很方便地赴另一景点参观,此举促进了旅游文化的流通,开创了安徽旅游界的一个先例。
20xx年
9月2日,李鸿章故居东侧土地规划设计讨论会在李府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等三家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的三个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同意对有关方案再进行修改设计后报请有关领导和规划部门作最后的确定。
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系师生40余人参观了李鸿章享堂,并就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及保护工作同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20xx年
4月25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在省纪委主任杨多良,市长郭万清的陪同下参观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5月28日,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会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省政协主席李金明,省委副书记乔传秀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前来李鸿章故居参观,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市委书记孙金龙前往陪同参观。
5月29日,在市旅游局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澳门莲花卫视电视台工作组一行二人在李鸿章故居、李鸿章享堂拍摄反映中国民风、民俗的一组节目。
6月9日,省长王金山在市委书记孙金龙、市长郭万清等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李鸿章享堂。
12月31日,“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史料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20xx年
9月1日,李鸿章故居进京推介。
9月15日,新安大讲堂走进李鸿章故居。本期讲座邀请了《李鸿章全集》的执行编委,著名近代史专家刘申宁教授做客。
12月28日,李鸿章故居程红馆长获安徽旅游“十大巾帼总经理”称号。
最新故居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鲁迅故居导游词
导游资料:鲁迅故居一百草园一三味书屋一鲁迅祖居一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一咸亨酒店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光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此刻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这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
故居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故居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