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巡讲内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师德巡讲培训心得(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全国巡讲内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红船精神。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各个阶级各个党政开始走上政治舞台,来寻求如何使我们的国家我们民族获得解放,最先是军队 登上舞台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清兵都登台了,但是很遗憾失败了。军队的失败使我们其他阶级也奋而起来,最早的是1851年的太平天 国。太平天国是以农民为主的,他们不仅打击清王朝,同时也打击帝国主义的洋枪队。但是很遗憾,以农民为主的天平天国在1864年也失败了,太平天国失败的 情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农民阶级虽然有革命性,但是要想担负起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任务显然农民阶级做不到。这样的一个重任农民阶级做不到,使中国另 外的一个新兴的阶级登上舞台了,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上层人物。在1898年发动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但是很遗憾百日维新也失败了,戊戌变化失败的情况告诉 我们,中国的资产阶级上层人物想通过改良的办法解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显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上层人物行不通,中国资产阶级下层人物以国民党为主的小资产 阶级也在1911年发动了著名的辛亥革命,一百年前的事情。辛亥革命确实打倒了清王朝,推翻了清朝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很遗憾,胜利的果 实被北洋军阀篡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依然处在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状态之中。

这个历史重担就自然落到了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身上,所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当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 红船 )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 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的奉献精神。经过共产党28年艰苦奋斗,到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毛泽东主席的这个宣布,意味着在近代 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任务,其他任何阶级都实验过没有完成,而中国共产党把它完成了,意味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 把它完成了。

二、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指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 神。井冈山精神以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为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当时革命的形势确实急转直下,六万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屠杀掉只剩下一万人。这一万人共产党员没有灰心没有消沉,正 像毛泽东讲的,从地上爬起来揩揩你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拿起枪,继续和国民党展开武装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 义。但是,三次起义都失败了,为什么失败?敌强我弱,而且按照当时的革命方针是向苏联学习,攻打中心城市,但是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退守井冈山, 去过井冈山的同志知道,井冈山方圆几百里都是高山密林,能种地的土地很少,只有在半山腰四平镇有一块平地可以种地,而且当地人1500多人就依靠这块土地 生活。上山两万多红军,他的生活来源就成困难了,在这艰苦环境下当然有人动摇过,有人提出过红旗能打多久,但是毛泽东等广大共产党员坚持住了,毛泽东主席 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大论断,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在此以后,我们才有后来的井冈山根据地、江西革命根据地。

三、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 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请大家看这组数字, 整个两年时间红军走过了15个省份、20多座大山、30多条河流,而且每天每三天要进行一次激烈战斗,每天急行军在50公里以上,30万红军长征到达延安 的时候只剩下三万人了,剩下27万多人都是在中间牺牲了。包括当时的中央总书记博古都有点绝望了,掏出手枪自杀。但是这样一种绝境情况下,我们党,我们的 军队挺过来了,靠的是什么呢?我在一个展览上看见过一幅红军长征题材的画作,画面中红军战士1个班12个人,长征途中全部冻死了,但是在冻死的这尸体中, 从雪堆里面伸出一只僵硬的手,这只手紧紧夹着一本共产党员党证。党证中夹着一块银元,后续被翻开以后,发现这个战士叫刘尊海,那意味着什么呢?在生命前最 后一刻向组织交党费。这种情况可以这么讲在整个长征路上不止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牺牲精神,不可能红完成伟大长征,也不可能走到延安,什么力量?就是一种 信念,在支撑着红军克服各种困难。

四、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包括日本鬼子对延安的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延安是非常艰苦的,艰苦到什么程度,有一次毛泽东给大家开会,就提出这个问题,主席说,同志们,我们实 在过不下去了,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咋办啊?两条路,第一条路,散伙不革命了各自回家吧,怎么样?同志们答不答应?大家说不答应,回家就是死路一 条。

第二条路,我们团结起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解决我们出路问题,大家一口同声选择第二条路,所以才有南泥湾大生产,但是,南泥湾大生产是1941年以后特别到1943年才开始,在这之前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咱们有一个民主人士陈嘉庚到延安时,他是1943年去的,去了以后看到这么个情况,我到延安以后,看到一个窑洞住了12个人,都并排躺着,而且 很拥挤,每天早上洗脸时,一盆清水打到最后一刻,清水变成泥汤子了,但是大家情绪很乐观,所以陈嘉庚讲,在**的时候陈嘉庚讲,中国抗战必败,中国人必当 亡国奴。到了延安以后,他就变了,陈嘉庚讲什么?中国抗战必胜,50年以后,共产党中国必定是世界强国,陈嘉庚讲的话是1943年,50年以后的1993 年中国是不是世界强大国家。

五、西柏坡精神,它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这么几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 业精神。西柏坡精神最核心内容,把它提炼出来,首先一点是强调艰苦奋斗。为什么在这个时期毛泽东要强调艰苦奋斗,有一个特定的背景。

1948年3月中国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到1949年3月我们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共产党的军队即将接管主要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想起历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三百年以前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李自成经过十八年的奋斗,最后终于在1644年拿下北京城,但是李自成进了北京以后,却骄傲自满,腐化了堕落了,结果从进北京到出北京前后只有42天,而李自成本身只当了十八天的皇帝,最后,不仅皇帝没做成,包括自己的小命也没了,想到李自成,主席想到我们共产党即将进城了,我们即将要接管北京了。

我们能不能出现李自成的悲剧呢?所以这个时候主席就想到一个问题,在离开西柏坡前,主席就和总理谈,我们能不能保持及格,能不能进了北京不被人打出来,周恩来回答,主席,你放心,我们一定要保持合格向人民交一个满意的答卷。应该讲毛泽东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时,我们党内很多的主要领导干部从农村出来进城了,虽然面对这种花花世界,大部分人都能够坚持住保持共产党的本色。但是也确实有一部分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没有经受住考验,是有人堕落了。比如说当时天津的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为啥要杀他,毛主席说说如果不杀他当时有人就说了包括一些党外的人士说了,你共产党也不过如此,国民党腐败你共产 党也好不到那去,你也腐败,所以,主席讲了一定要杀了他俩,杀他俩救二十人二百个人两千个人两万个人。主席为什么强调这一点,艰苦奋斗是共产党取胜的一个 重要原因,也是我们革命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精神发展到今天,我想有它的实践含义。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在每个时期都强调各种各样的革命精神,比如说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

所有这些精神,就反映在不同时期,我们党把这种信念外化为这种精神,靠精神力量去号召人民,去凝聚人心应对困难,搞好建设。这种精神是当年我们 共产党当年创造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在一种信念信仰的基础上所创造的,这种精神是永恒的,它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新时代需要新精神!同志们,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沿着红船开辟的航向奋力远航,奋力做好各项工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课就讲这么多,不当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2全国巡讲内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20__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2022全国巡讲内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同志们:

今年是建党xx周年,很高兴今天来和大家进行一次学习交流。这次党课的主题是“忆党史、当先锋”,目的是追忆党的历史,引导大家了解我们党是干什么的,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熟悉我们党有哪些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来之前,我就一直考虑同大家怎样讲、讲点什么。在座的党员,不少党员年龄比我大、党龄比我长。今天我就和大家拉拉家常,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党的历史,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第一,要通过学党史、忆党史,深化对党的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宗旨观念。

党的历史传承着党的理想信念,学党史、忆党史,是共产党员的应尽义务。我们的党是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意识、勇于担当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党始终充满责任与担当的历史。

xx年前,正当中华民族处在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为了让占总人口90%的农民摆脱忍饥挨饿的贫困生活,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最近看了两部影片,一部是中央一台每天晚上播的《光辉历程》,一部是《彭德怀元帅》,认真、系统地看这些节目,对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很有启发和收获。回顾党的历史,党从最初成立时的57个党员发展到现在的90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励精图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取得了伟大发展成就,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们经常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及一系列关于农民、农村的著述,对土地革命、农村状况,分析得非常透彻,毛主席讲过一句话,“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为什么呢?当时全国有5亿左右人口,基本上都是农民,城市人口很少。旧中国绝大多数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农民手里没有土地,种地的人渴望得到土地,这就形成了社会的阶级矛盾。我们党研究了农民、研究了农村,充分利用了这个矛盾,就赢得了人心。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有后勤部,共产党没有后勤部,我们的后勤部就是广大的农民和农村。为什么老百姓有一个儿子也要送到前方当战士?为的是跟着共产党保卫获得的土地,保卫自己的权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为了老百姓,所以走到哪里老百姓都拥护,真正赢得了民心。所以首先为了群众,才能依靠群众。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宗旨。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中体会这些关键和根本问题,悟出道理,接受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坚定党的信仰,从根本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入了党干什么的问题。

第二,要通过学党史,忆党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党员自豪感和凝聚力。

党的历史,是让广大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xx,已不再是30年前黄沙遍地,尘雾弥天的“xx”,已变成了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车水马龙,居民生活幸福的“创新之城”、“希望之城”。近几年来,工委管委下大气力加强和改善民生,重点围绕收入分配、食品安全、医疗保障、教育公平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瞄准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实施了一揽子民生和民心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工委管委引进落户世界500强项目x个,实有市场主体x万多家、工业企业x多家,其中过千亿元企业x户

全国巡讲内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师德巡讲培训心得(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