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英语总结 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简单(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英语总结一
新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落脚地。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革命就献出了5万5千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境内现存革命遗址遗迹360多处。'山山埋忠骨、岭岭有雄魂,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是新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写照。
壮烈的革命斗争史积淀了新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来了无尚荣光,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
现场实地教学,我们一行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分为四个部分:即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馆内专题陈列分为三部分:一是《将军的摇篮》,共两个展厅。将军一厅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43位新县籍授衔将军事迹陈列;将军二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二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展厅,介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历史意义以及新县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今日新县》,反映了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专题展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主要陈展曾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7位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馆内还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和全国保存展厅正门下来的当年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贵文物。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教学助理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听了烈士们的事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先烈们敬献了花篮并致以崇高的敬礼,全体党员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为缅怀先烈,党员、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在和平的年代中,做好本职工作,勇于奉献。
在许世友将军故里,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将军墓吊唁并敬献了花篮。在许世友将军的故居距离新县县城 35 公里,傍山而筑,门前有口水塘,水塘是正方形,水塘的对面是山坡,水塘边是乡村公路,四间低矮的平房,进门是客厅,客厅左侧是许母李氏的房间,许母房间的左侧是厨房、粮仓、农具等,客厅的右侧是许世友与前妻结婚用的房间。房屋东西墙上悬挂着许世友将军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了将军不同时期的经历,反映了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心系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本色。展厅中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体现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对于母亲的孝是大孝,因为许世友的父亲去世较早,兄妹八人由母亲带大,将军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对于母亲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抚育儿女的艰辛历历在目,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大孝'.对于国家将军是大忠,对于母亲将军是大孝。许世友将军的大忠、大孝教育着每位参观者。
“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让学员感受革命艰辛,体验革命先辈坚定信念的高尚品格,培养团队精神。走志仁小道,听英雄故事,承先烈遗志,强党性修养,让学员重走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当年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时所走的崎岖山路,将红色拓展训练与绿色生态体验有机结合,让学员在感受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坚持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的同时,领略大别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体验生态文明。
此次理想信念专题教育培训,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做到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2022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英语总结二
思想若不提高,行动恐难有力。近日,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学员五队党支部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时,摸清学员的思想底数,精确打出“组合拳”,三管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几项活动内容串联起来,把教育效果落到了实处,赢得了学员的认可。
“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精心培养一流的新兴人才……”走进校史馆,动听的校歌旋律、悠久的光荣传统、琳琅满目的奖项证书让该大队学员斗志昂扬。该大队通过参观校史馆的活动来激发学员对强国兴军的热情、帮助学员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哈军工”精神,以此吹响强军号角。
一张张展板、一段段视频生动地向学员们展示几十年来大学走过的光辉历程。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学员们立志要继承大学优良传统并有所作为。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地了解了我军的光辉历史和我校的优良传统,能作为这里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自豪。”学员曾俊辉在参观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是因为这中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在学员队星火讲堂中,主持人唐海龙在台上慷慨陈词,仿佛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面生动地描绘在观众眼前。
为传承红色基因,该大队开展一系列学英模活动。学员通过诗朗诵、情景剧等方式,重温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十位全军挂像英模的事迹。同时,中队组织学员以“我身边的红色故事”为话题开展强军故事会。
“那一次,我们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冒雨再上井冈山……”学员马振起走上讲台介绍一年前去井冈山现地教学的情况。自故事会开始,学员纷纷讲述自己亲历、身边或是家乡的红色小故事,一时间在该队掀起了一阵传承红色基因的头脑风暴。
该大队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为学员营造出“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力争担当强军重任”的气氛,使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在学员之间产生良性反应。
2022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英语总结三
今天党课的主题是: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党的96岁生日之际,讲这个主题应该说具有特殊意义。以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期我们财政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武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并且强调“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了把宝贵的红色精神领悟好、践行好、传承好,让红色精神真正成为我们财政干部的精神支柱,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局党组组织市直财政系统的部分党员干部,远赴井冈山和延安开展了两期党性锻炼教育活动。这是局党组抓党性教育和作风建设、深化“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创新举措,我们不光是在常德抓,我们还把课堂开到了井冈山、开到了延安。学员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观看图片展览和实景演出,结合理论教学和情景教学,对井冈山、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边区生活,对红色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的演出,更是有不少人都看得流泪,证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被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所触动,效果是很好的,对锤炼财政干部的党性作风、坚定理想信念也是大有益处的。今后,我们不仅把党性教育的课堂开到井冈山、开到延安,还要开到西柏坡、开到每一个革命根据地。今天的党课,我将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红色故事,从三个方面来讲述怎么传承红色精神的问题,希望大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红色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在坐的恐怕搞得清楚的不多。从延安、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来分析,我认为红色精神主要是指以下五种革命精神。
第一种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第二种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延安“抗大”精神为代表,“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简称,是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高级军政干部的最高军事学府。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反复强调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而且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第三种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里主要讲的是“白求恩精神”。白求恩是加拿大一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共产党员。1938年他受美国、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第四种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和延安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延安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第五种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
前面我们讲了对红色精神的认知。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理解的问题。我们讲传承,你理都不理解,搞不清楚红色精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去传承?
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英语总结 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简单(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