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漫记心得体会总结 西游记心得感想(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西游漫记心得体会总结一
书中讲述了师徒四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最后获得真经的故事。
以前我看过电视剧,现在读完《西游记》,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孙奥创,忠心护主,所有妖魔鬼怪魑魔魍魉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护着唐僧西行获得真经,为斗战胜佛。孙奥创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却改变不了他身后的那根尾巴,以至于在跟二郎神斗法是被识破。孙奥创是贯通全书的人物,吴晨恩把猴子的调皮,灵敏,不服输的性格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造就了孙奥创乖张又不失圆滑的形象。
猪八戒,贪,懒,色,馋。被迫出家后,取经的心一直不是非常坚定。梨山老母菩萨稍一试探,立马原形毕露。后来取经的一路上,八戒三天两头嚷嚷有散伙,所以虽然取经回来,但也只当了个金坛使者。
沙僧是整部戏里的和事老。原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因打破酒杯被贬,坠入流沙河,整天吃人不日。后经观音点化归顺佛门。他不辞劳苦,沉默寡言。号金神罗汉。
唐三藏虽然没什么特殊本事,他慈悲善良,收了三个得力的徒弟。他潜心向佛,一心只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时常真假善恶不分。譬如孙奥创三打白骨精,第一棒打死貌美如花的女儿,第二棒打死骨瘦如柴的老奶奶,第三棒打死风烛残年的老公公。唐僧气得把那紧箍咒来回念了二十多遍。可他哪知晓孙奥创对他的好哇。
《西游记》让我知道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须确定了目的,不怕艰辛,收成一定是美好的
主题西游漫记心得体会总结二
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抖擞神威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翻波跃浪 积雪为粮
【1】 磨砖作镜: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2】 吐雾喷风:意思都是口吐大雾,鼻喷狂风。
【3】 寻蛇拨草: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 洗心涤虑: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
【5】 芥纳须弥: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6】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7】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8】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9】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10】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11】 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12】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13】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14】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15】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16】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17】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8】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9】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20】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1】 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
【22】 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对月怀归,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23】 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地僻云深之处,竹篱茅舍人家。
【24】 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25】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26】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27】 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霜晴觉夜长,月白穿窗透。家家烟火夕阳多,处处湖光寒水溜。白苹香,红蓼茂。桔绿橙黄,柳衰谷秀。荒村雁落碎芦花,野店鸡声收菽豆。
主题西游漫记心得体会总结三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他所写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但是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聪明机智的孙悟空。《西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当读起它,我的心里就很快乐,很充实。
特别是“大闹天宫”,非常有意思!孙悟空取得金箍棒、当了美猴王,自封为“齐天大圣”。太上老君请孙悟空上天做弼马温。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是当马夫时,气得打坏了马院、捣毁了云霄宝殿,打伤了天兵天将,玉帝只好求如来佛祖前来相助……如来佛祖用高大的五行山压住了野性十足的孙悟空,又用封条加固,使孙悟空寸步难移、插翅难逃。这集“大闹天宫”好看吧!告诉你下面还有更精彩呢!
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和一身本领保护了师父。但有时候,孙悟空也会与师父有点小摩擦。可我认为这些事归根结底都是唐僧的错。一次,孙悟空把一群强盗杀死了,唐僧就要孙悟空走,孙悟空自己回了花果山。等唐僧明白了之后,还是让猪八戒把悟空请了回来。经过重重考验,师徒俩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
有一集“猴王保唐僧”也不错哦!孙悟空一直被压在五行山底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途经五行山脚下,听到孙悟空叫:“师傅,师傅!”心肠很软的他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悟空拜唐僧为师,唐僧收了他为第一个徒弟,取名为“行者”。就这样,孙悟空保唐僧西去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功劳很大,然而却好几次被师傅唐僧误解了、驱赶走了。最终,师徒四人到达西天的雷音寺,才取得真经。
还有一集比较搞笑,叫“夺宝莲花洞”,师徒四人来到莲花洞。悟空叫八戒去看看有没有妖怪,结果懒惰的八戒却睡着了,焦急万分的悟空就变成一只小鸟把他啄醒,八戒只好再次寻妖,结果这次真的遇见妖怪,吓得惊慌失措,但还是鼓起勇气与妖魔斗争,可是仍敌不过,被妖魔抓走了。最后还是孙悟空帮了忙,救出了八戒,取得莲花洞中的宝贝。
当然,经典的故事除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猴王保唐僧”、“夺宝莲花洞”外,还有“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盘丝洞”、“火焰山”“天竺国”等等。每个故事都很生动。故事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像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我都很喜欢,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机智坚强、勇敢可爱的孙悟空。
《西游记》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寻找甚至实现一个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难或挫折,我们一定得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和挫折。你看不是吗,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才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呀!
西游漫记心得体会总结 西游记心得感想(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