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创建书屋心得体会精选 党建书屋建设方案(二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党员创建书屋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率先垂范,当好文明创建排头兵。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争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要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坚持党务政务廉洁,努力改进机关作风,打造高效、法治、廉洁机关,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社会新风。
二、加强学习,营造学习型机关氛围。要深入开展“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学习型党员”活动,大力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努力做到以素质求平等,以作为求地位。
三、争先创优,树立文明机关新形象。大力弘扬“崇信尚德、开放和谐、跨越争先、求实创新”的精神,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的行业精神,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秉公执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塑造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的机关文明形象,把机关单位打造成城市文明的细胞和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四、积极引导,共建文明和谐新合肥。机关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职能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认真践行“八荣八耻”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做到:遵守社会公德,文明守序礼让;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奉献;遵守交通规则,营造安全畅通;遵守个人品德,做诚实守信公民;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文明风尚。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作为这座家园的主人、城市形象的窗口,让我们机关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携手共进,戮力同心,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去,为合肥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倡议人:
20__年__月__日
最新党员创建书屋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平谷区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加快补齐设施短板为着力点,以农业转型升级为关键点,以农民增收致富为落脚点,于2018年启动了“平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年专项行动(2018-2020年)”,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全面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了农村生态宜居、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生活富裕。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20字方针,平谷区于2018年启动了“平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年专项行动(2018-2020年)”,根据区内村庄实际,分三批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中第一批次155个村、第二批次79个村、第三批次23个村;并结合世界休闲大会举办与农科创建设,择优选取了大兴庄镇3个村、峪口镇5个村作为百村示范。历经三年创建,第一批155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及8个百村示范村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配备、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区级自查考核。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合全区力量,全面统筹部署
1.建立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54家区直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实体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夯实责任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实中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开展。在区级层面: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进行统筹部署,区美丽乡村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推进,区城管委、查违办等各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建立一把手负责的组织机构,成立工作专班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在镇、村层面:各乡镇均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整合骨干力量和各方资源开展工作;明确了每个村的包村处级、科级干部责任人,并组织各村由村书记牵头、村干部包片儿、包街巷,确保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3.制定工作方案,列明重点任务
2018年研究拟订了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了平谷区未来三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机制。2019-2020年分别制定了平谷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确定相关建设、整治任务,明确了任务分工和相关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4.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从总体部署和各项任务解读等多个层面组织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班与现场培训会,对全区相关部门、乡镇、村、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了大范围培训,全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升指导、建设能力。
(二)规划方案先行,绘就科学发展蓝图
1.形成规划方案范本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区级层面指导,制定《平谷区美丽乡村有机规划导则》、《平谷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在全市首个编制形成平谷“规划范本”,为高标准完成各村规划编制提供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依据。
2.科学编制规划方案
一是分区分类指导规划编制。充分结合村庄资源禀赋,细分村庄为生态保育控制型、乡村振兴示范型等不同类型,因村制宜对村庄建筑风格、院落格局等进行分项指导。二是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选聘了18个规划团队,通过规划设计执行评估等,增强了规划科学性。三是方案编制层层把关。在公开征求村民意见,体现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机构逐村现场踏勘,从标准性、规范性、合理性进行审核;管理部门联合审查,从技术性、政策性进行把关,第一、二、三批257个村建设项目共审减预算资金约3.36亿元,避免了无效投资、资源浪费。截至目前,257个美丽乡村创建村规划、方案已通过审批,各村规划、方案均达到了市级考核要求,合理确定了建设内容,统一了建设标准,为各村发展完成了顶层设计。
(三)清死角祛顽疾,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支撑,对于加快改变乡村发展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区对标环境整治三年计划任务,举全区之力推进了工作开展:
1.突出重点抓整治,久久为功促提升
(1)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一是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设与私搭乱建17600处、298万平方米。二是清理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白色污染、乱堆乱放等环境问题,实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每年整治问题点位约9万处,一改农村多年来“脏、乱、差”旧貌。三是定期开展主要道路沿线两侧田园环境治理,打造绿色低碳的美好田园。四是以“生态桥”治理工程为抓手,累计处理各类农业废弃物26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无秸秆焚烧现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一是率先在京郊农村实现了城乡统一的环卫模式,即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全区27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均得到有效处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约47.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我区274个行政村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覆盖率达到100%。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一是采用政府直投和ppp融资、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推进农村治污工程。坚持并网优先、“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原则,实行“一村一策、一村多策”,采用“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等处理模式,结合“三格厕”改造,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庄覆盖率达50%。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开展app巡河、清“四乱”、“清河行动”,深入推进“四水三治”,村级河长制责任河段无垃圾乱堆乱弃现象的行政村比例达100%。三是2017年至今,全区共5个国家和市级考核断面水质持续达标,海子水库、黄松峪水库、洳河新城段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入选数量居全市之首。
(4)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一是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坚持“便利、卫生、耐用、美观”的原则,全区478座公厕全部改造完成,达到全年开放、节水、保温等标准,农村三类及以上公厕比例达到100%;二是采用三格厕模式,三年累计改造户厕7087座,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9%;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行政村比例达到100%。
2.坚持标本兼治,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巡查检查机制。采取区内定期考核、不定期督查、问题点位复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仅2020年督查、整改各类环境问题点位约5万余处,其中影响环境小问题2.26万处、乱堆乱放1.4万处、生活污水直排2600余处、私搭乱建约1900处。二是构建督导指导机制。区委书记、区长通过拉练检查、现场会议等方式入村督导环境整治情况,区主管领导逐乡镇拉练调度,挖掘存在问题,研提工作要求。三是健全干部包村机制。行业管理部门包行业
党员创建书屋心得体会精选 党建书屋建设方案(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