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枣泉煤矿心得体会精选 宁夏煤业集团枣泉矿(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宁夏枣泉煤矿心得体会精选一
三年前,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沙湖。走进沙湖公园登上蓼撩望塔向东望去,湖水无边无际,水天一色。向北望去是沙子的世界,一座座沙山耸立湖边,好像是湖水忠实的守卫者。这里一面是水,一面是沙,让游人感到奇特,新颖,不可思议。
我们坐船从南岸到北岸,只见湖水碧绿,深不可测,一排排大浪冲撞湖岸发出轰响。湖中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犹如水中森林。小船飞驰进芦苇荡,在芦苇丛中穿梭,惊起成千上万只水鸟,他们尖叫着飞起来,在空中盘旋,遮天蔽日。当船速减慢,你会看见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互相追逐嬉戏,好似一幅原始古朴的图画。这里远离城市的高楼,远离汽车和喧闹,只有湖水,沙子,小鸟和鱼儿,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园。
到了北岸,是座座沙山和茫茫沙海,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我向沙山爬去,一落脚,沙子就没过脚脖子,走一步退半步,让人感到在沙子中行走的艰难。气呼呼的我终于爬上了山顶。
从沙山上往下滑,只听沙子嗦嗦的响,细细的沙子覆盖在腿上,暖暖的,随我从高出落下。
沙滩的东西有专供游人骑的骆驼。我骑上一头高大的骆驼,开始胆战心惊,害怕骆驼把我甩下来。骆驼好象明白我此时的心情,在沙滩上哄小孩似的慢慢走着。渐渐的,聪明的骆驼在沙滩上撒野了,跑了一圈又一圈。真过瘾啊!
骑够了骆驼,我们坐在湖边休息,听爸爸讲沙湖动人的传说。距今八九百年前,西夏国王李元昊打了败仗,带着几千名败兵逃进沙漠,一连几天都找不到水喝。正当面临绝境的时候,眼前奇迹般出现了沙湖。西夏人认为这是"长生天"在保佑他们,从此把沙湖尊奉为"圣湖"。然而,多少年来,这里一直是一片荒凉。直到改革开放,当地人民和政府才把沙湖开发成国家级风景区,让"圣湖"真正为人民造福。
一天的时光过得真快,在夕阳暗红色光环的笼罩下,我们就要离开沙湖了。夕阳之下的碧湖,黄沙,驼队,构成一幅壮丽的风景画,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梦中的我不知多少次游过沙湖啊!
有关宁夏枣泉煤矿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宁夏。提起宁夏,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沙坡头。来到沙坡头,你就会沉醉于它浓郁的壮美风韵,留恋于它的迷人景色。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沙坡头,共同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
游客们,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城西20公里,距首府银川市189公里。景区内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又有北国风光,景观奇特,驰名中外,是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
游客们,来到沙坡头,仿佛翻阅了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沙坡头,古时称沙陀,元朝名沙山。清乾隆三年(1738年)地震后在黄河北岸形成一个长约20_米,高100余米,坡长200余米的大沙堤,沙坡头因此而得名。沙坡头北面,是烟波浩渺的腾格里大沙漠,脚下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南岸的香山山峦叠嶂,险峻挺拔,万里长城蜿蜒山间,若隐若现,构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特景观。
游客们,沙坡头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人坐沙顶,倾侧下滑,沙坡内就会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四野共震,故得“沙坡鸣钟”之胜景。从沙坡头下仰望,人乘沙流“飞流直下三千尺”,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物我两望,其乐无穷。沙坡下有一泉,曰泪泉,泉水清澈,常年不枯,自成小溪,流入黄河。泪泉不远处有鸣钟亭,亭内悬一巨钟,上有“沙坡鸣钟”字样,用杵击之,声闻数里,这悠扬的钟声,也是告诫世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警钟。沙坡下东南有一园,曲径幽幽,古朴自然,古称蕃王园,今名童家园。园内林木繁茂,果林相间,绿草如茵,迭翠流红,溪流淙淙,鸟语花香。
被誉为“沙海明珠”,“世外桃源”。临河而观,古老的河湾水车,河流车转,轮动水泻,浇田灌园,造福一方,既是蔚为壮观的古老风情,也是华夏儿女聪明才智的真实写照。沙坡向上,有索道缆车,乘缆车上山,省却了许多力气,于空中观望周围景色,另是一番感受。在缆车索道之西,便是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乘此滑车,如乳燕凌空,须臾便达彼岸,让你切身体验柯受良飞越黄河惊险、刺激的感觉。出黄河南岸索道站,林木扶疏,有建筑掩映其间,左是青少年活动营地,右为民俗村,由此蜿蜒而上,至望狮亭西望,500米开外处,临河有两座山头,似一对雄狮赫然入目,雌雄相依,默然厮守,雄视黄河,岿然而踞。奔腾的黄河穿峡越谷,经黑山峡入宁夏中卫境内,由黑山峡至沙坡头50余公里的水域,两岸山崖陡峭,谷中滩险流急,礁岩出没,河道时曲时直,水流时缓时急是黄河漂流的最佳水段,被誉为黄河“小三峡”。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独有的漂流工具,随波逐流,独领风骚。羊皮筏由有经验的筏工驾驶,轻车熟路,虽险象环生,却也有惊无险。黄河沿岸有许多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美妙的民间传说,过了“洋人招手”,顷刻进入险滩,水中礁石如“老两口”,“三兄弟”,水道湍急,恶浪翻滚,惊心动魄。顺流而下,依次可见“七姊妹”、“一窝猪”、“古长城”、“双狮山”、“成吉思汗古渡”等景观。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漂流至沙坡头,黄河在此转便掉头向东。这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水面皮筏漂流,快艇冲浪,河中一堤将河水分出南北两岸,创造出了自然灌溉的奇迹!这一古老的引水工程,为中卫古八景之一的“白马拉缰”,被称为宁夏的“都江堰”。傍晚,在此可观望“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这里是“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开端,也是宁夏平原的起源。沙坡头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现欧亚大陆桥必经的咽喉之地。在迎水桥镇至甘塘镇55公里的铁路线两旁由科技人员、铁路工人和当地群众奋战半个世纪营造的防沙,治沙绿化工程,如同绿色的长城,有效地遏制住了肆虐的沙魔。保证了西北交通大动脉——包兰铁路畅通无阻。治沙成果让世界为之震惊,称之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被联合国授于“全球环保500佳”单位。
游客们,进入腾格里大沙漠景区大门,登上右侧观景台,可观看中卫八景之一的“铁龙穿沙”。绿色巨龙拱卫中的千里铁道线,自东向西蜿蜒而去。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宛如铁龙在金灿灿的沙海中击风搏浪,勇往直前。壮观的场景,使游人莫不为“黄龙缚青龙腾铁龙呼啸穿大漠,桂城没碧城兴海市翩然化宏图”的美景而自豪。左侧的观景台和了望亭是观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和了望古长城,烽火台的最佳位置。4.3万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沙海莽莽,金涛翻滚,汹涌而来,至此却戛然而止,伏首在黄河之滨的香山脚下。昔日边塞长城的残垣越过黄河、草原、荒漠、蜿蜒直抵黄河北岸,汇成一组大自然瑰丽的画卷。走进大漠有车道、步行道,还有驼道、游客可自由选择。在此处,景区备有大漠驼队,骑骆驼沙漠探险是游人的最佳选择。骑着“沙漠之舟”,沿着古丝绸之路驼道、盐道和商道慢行,耳听阵阵驼铃,纵观海潮沙景,悠然自得,惬意无比,回味无穿。
游客们,沙漠草原,羊肥马壮;少数民族,风情万千。沙漠湖泊,清明如镜,鱼儿畅游水底,飞鸟掠过水面,岸边风吹草动,沙丘环抱,充满诗情画意。偶遇海市蜃楼,更让人觉得大漠真的神秘莫测,真假难分显悲壮与荒凉。
游客们,沙坡头的概况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但愿沙坡头这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能给您的旅行增加更多的乐趣。
有关宁夏枣泉煤矿心得体会精选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祖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东邻陕西省,西部与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六盘山地。宁夏南北相距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据20xx年初统计资料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平均海拔为1090-20xx米。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主峰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黄河从中北部穿越12个市县,境内流程397公里。
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跨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大致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为5℃~9℃,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一般为200~600毫米。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就开始修筑闻名世界的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开始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到汉代(前206~220),这里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唐代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当时,宁夏已成为中国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蒙古灭西夏后,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宁夏府
宁夏枣泉煤矿心得体会精选 宁夏煤业集团枣泉矿(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