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党委书记党史心得体会如何写(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党委书记党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近年来,镇党委不断强化“管党”意识,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镇党委的工作重心和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是健全党建领导责任机制,确保“有人抓”。每年年初,镇党委与各行政村党组织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工书记和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村级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党建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在人员配备上,成立基层组织建设办会室,选派7名政治素质高、熟悉党建工作的人员为办公室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策划、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等具体工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健全党建工作推进机制,确保“经常抓”。镇党委每周一召开党建工作例会,把基层党建与项目建设、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同研究、同调度、同汇报、同推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经常化管理。坚持“月有督察调研,季有评比通报,半年有考核,年终有总评”,采取巡回检查、暗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三是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确保“抓得好”。 健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定期汇报和季度述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两考三评”村级班子党建工作责任制,即: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采取乡镇考评、班子自评、群众参评三种测评方式,开展民主评议和民意调查,凡综合考核不合格者,全镇通报批评,扣除村级班子全年绩效工资,有效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抓党建的积极性。去年“七一”期间,对全镇6个先进集体和1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大张旗鼓表彰。
二、坚持发展为要,始终把创业型农村党支部书记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关键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农村党支部书记则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领头雁”。近年来,镇党委大力实施农村“双强双富” 工程(“双强”即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双富”即富群众、富集体),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一是明确选任标准,严格选任程序。镇党委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彭集镇“双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工程的意见》,在村级党员干部中大力倡树“自己不会富,不是好干部;不能带民富,不能当支书”的选用导向,引导党员群众选择政治素质和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党员进班子、当支书。同时,严格履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民主选举、镇党委集体研究等程序,确保农村支部书记选任质量。
二是实施递进培养,突出实践锻炼。按照有致富本领、有带富业绩、组织认可、群众认可的标准,认定实用人才,村村建立实用人才库,坚持在优秀实用人才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同时,采取现场参观、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结对帮扶等形式,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分期分批免费到周边开发区进行学习、实践、锻炼,激发创业激情,提高创业能力。目前,全镇实用人才达574多人。其中,有167名优秀实用人才加入党组织,32名优秀实用人才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9名特别优秀的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三是强化考核激励,严格兑现奖惩。按照“一报三评一审核”(“一报”即支部书记在年终述职大会上汇报个人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三评”即由党员评、群众代表评、村“两委”成员评;“一审核”即党委最后予以考察审核,考核情况直接记入“双强”支部书记业绩档案)的考核办法,每年对争创“双强”支部书记分别从自身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村民人均收入、村集体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并严格兑现奖惩。目前,全镇53个行政村中有47个村新上了项目,有90%的村支部书记达到了“双强”标准,涌现出一大批“项目书记”、“产业书记”,有力地促进了全镇新农村建设。
三、坚持管育并重,始终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突出重点。
党的xx届四中全会指出,“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近年来,镇党委以开展泰山先锋“六争一评”活动为载体,从教育培训、岗位实践、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一是教育培训提升素质。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十、百、万”工程,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理论辅导和思想交流活动,提高党员的教育培训质量。健全完善“农村党建工作日”制度,开设农村党员“议政讲坛”,每月15日集中学习上级政策、决策,商讨、破解工作难题,民主议事、科学定事,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的工作能力,增强党员队伍活力。今年以来,全镇共开设“议政讲坛”700场次,全镇60岁以下党员90%的都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8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党员成为科技带头户。
二是岗位实践提升素质。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建立健全党员联户制度,在党员自愿报名、村支部严格把关审核的基础上,建立党员联户名单。采取“联户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党员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党员形成提议并填写提案单——党员上报党小组提案单——党小组对提案单进行附议——党小组上报党支部提案单——全体党员对提案单进行附议”的“群众→党员→党小组→党支部”的联户网络,让党员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双带”致富的指导员,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素质,争当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先锋。
三是严格管理提升素质。严格落实发展党员“两推一公示”制度、票决制及政审、预审、审批、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制度等,明确要求所有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带着致富项目入党,机关入党积极分子的半年测评必须在“优秀”等级以上,否则就不能被发展为预备党员,严把党员“入口关”。健全定期评议党员制度,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实行诫免、劝退,直至除名,坚决予以严肃处置,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四、坚持开拓创新,始终把基层党建创新作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
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镇党委立足实际,在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内民主意愿表达机制、农村社区党建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大力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在不改变区划设置、土地及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建立村村、村企、产业联合型党组织,以整合农村组织资源推动生产要素流动,进一步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目前,全镇共建立联合党组织8个,其中村村联建2个,村企联建1个,产业联建5个。在前郑海村项目聚集区,探索建立了“一村加四企”前郑海村企联合党总支。依托后围通达运输有限公司,辐射后围村、小孟村,成立了农机运输产业联合党总支。
二是创新党内民主意愿表达机制。先后选取前郑海、后亭、后郑海三个村作为试点(其中,后郑海村被确定为“省级基层民主试点村”),探索实施“民情提案”制度,深入开展了“民情提案”、“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听证”试点活动;积极探索“双述双询三公开”党员意愿表达机制,把党员的主体地位和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及监督权进一步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三是探索“五联一共”农村社区党建新模式。以“组织联合、阵地联建、党员联手、工作联动、产业联姻、资源共享”为主要内容,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首家社区党总支,在社区服务中心设为民服务大厅、学校、卫生服务站、文化广场,为居民提供简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
描写党委书记党史心得体会如何写(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