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 政府社会实践心得(二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政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颈 哈尔滨市在国内属于 推行电子政务较早的城市, 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内涵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的发 展过程,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应用系统开 发、推广和利用扎实推进,建成了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重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见 成效,建设了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性数据库,政 务资源网应用效果良好, 协同办公系统全面启动并应用; “中国·哈尔滨”政府门户网站功 能不断提升, 政府网站体系初步形成, 开辟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利用网络广泛听取民众意 见, 实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渠道, 在全国省会城市综合评比中, “中国·哈尔滨” 政府门户网站列第 6 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及基础网络、重 要系统应急处理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 开展积极有效的 工作;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制定了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出台了信息化项 目管理办法,起草了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但整体而言, 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在省会城市信息化指标综合测评中还处于中下游, 水平 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存在“重硬轻软,重纵轻横,重网络轻应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 象。投资比较分散,没有很好统筹起来,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需完善等。
二、定位——功能与作用 立足政府工作定位,审视电子政务建设实践,我们感到,推行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实 现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 (一)推行电子政务,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拓宽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随着 电子政务的日渐深入,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已经从最初“政府上网”工程、政务信息发 布阶段,发展到政府与市民“网上互动”、实现网上办事阶段。 以网上审批为例。哈尔滨市有 41 个部门拥有 390 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具有审批职能
的 36 个市级委办局、7 个行政区、1 个开发区、3 个县(市)在各自的网站上发布了行政审批 事项的公示信息;18 个部门、4 个行政区、1 个开发区有审批表格网上下载。市工商局、规 划局、开发区、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等单位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的网 上申请、办理工作。2004 年 7 月哈尔滨市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同时建设网上审批系统, 实现审批事项的计算机办理, 截至目前实现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 42 个单位网络互联互通、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的互联网门户网站, 通过网站可实现对审批事 项的查询、登记和办理状态查询;完成了对市审批中心软件的升级、实现市审批中心与有关 委办局、区县审批中心系统的网络连接、信息交换和“一口式”收费,标志着政府工作进一 步走向了公开和透明,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职能进一步改变。
传统政府的运转 方式,大多以集中开会研究、自上而下的逐级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的层层汇报、上下级之间 的层层报批和层层审批为主要工作方式,“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总是克服不了,耗费 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现信息失真和政府腐败。电子政务通过虚拟办 公、电子邮件交换、远程连线会议等手段,改变政务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方式,减少纸介质政 务信息的数量,改变政府的办事方式,逐步扩大和完善政府的网上办公功能,变官僚型政府 为服务型政府,变简单命令型政府为互动规范型政府,构建适合信息社会的政府工作方式。 以协同办公系统为例。从 2006 年 4 月 1 日正式运行至今,市政府办公厅办公效率明显 提高。其一,公文无纸化传输工作成效显著。办公厅与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 关部门第一批 69 家单位实现了非涉密文件的双向无纸化传输。截至目前通过公文无纸化传 输系统下发电子公文 330 余件,接收各地区、各部门电子公文 920 余件。其二,议案管理系 统应用日趋完善。启动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议案管理系统》,整理、审核人大代表和政协 委员纸质建议、提案 1612 件,实现了议案网上分办、跟踪、查询。今年“两会”期间,首 次通过议案管理系统进行议案网上办理,共录入人大代表建议 480 余件。其三,信息管理系 统应用基本成熟。 先后分 4 批对 69 家单位的信息员进行了网络传输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目前已有 65 家单位实现非涉密信息网上传输。 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以来, 纸介质信息交换件、
传真件减少了 90%,提高了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畅通了政务信息传输渠道。特别 是一些时效性强的信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编发、报送领导, 领导批示也能及时回告落 实,为领导迅速决策提供依据。其四,会议通知管理系统应用进展较快。实现了会议通知的 及时发布、按时接收,实现了会议资料无纸化传输,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经费开支。其 五, 政务值班系统正在逐步完善。 从加强全市应急联动管理出发, 重新定位系统内容与功能, 努力实现政务值班管理系统、市长热线、公安局“110”和“12319”等系统数据共享、无缝 对接,争取搭建全市应急突发事件统一管理网络平台。
决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而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相 比较,电子政务的服务着眼于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社会需求的合理化和现实化,为民众 获取各类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准入。 哈尔滨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哈尔滨》创建于 2000 年,2003 年《中国哈尔滨》政府 门户网站又作出重大改版,将原有《数字哈尔滨》和《中国哈尔滨》两个网站进行整合,逐 步地突出网站为公共服务的功能。其中,设置“百姓谈”栏目,市民可以在栏目内发帖,广 大市民纷纷上网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在 群众发帖上作出批示。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还把解决群众问题和困难列入督办工作逐 一落实,同时把这个栏目列入日常管理,形成了长效机制。 本着“好用、够用、实用”建站思想,《中国哈尔滨》网站还结合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 展形势,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设置栏目和内容,先后开通了“孤 困儿童救助”栏目;设置了基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地图栏目, 为市民、投资者和旅游人士提供 1 万多个信息点的地理位置查询和服务, 进一步提高了为公 共服务的水平。
三、对策——发展与路径 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工作到底怎么与时俱进?如何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怎么从现有 的工作思维中跳出来,开阔眼界,实现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准确把握 四个主要原则,努力做好五项工作。
一要切实强化政务需求,处理好电子和政务的
政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 政府社会实践心得(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