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分销协议书简短 分销商协议怎么写(2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联想分销协议书简短一
梁天驰 09114118
联想(lenovo)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等电子产品。
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ibm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联想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成功收购ibm pc业务部,成为迄今为止中国it界国际化的最大手笔。然而,高管间的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使得联想集团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其执行力大受影响。例如,联想消费类pc业务发展的战略在2007年之前就开始制定,但具体执行却是在2007年末,比竞争对手足足慢了1年之久。而经济危机到来时,联想商用pc业务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但消费pc业务却没有随着消费类电脑市场的火爆行情水涨船高。这对致力于发展全球业务的联想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
然而联想的悲剧不仅如此,到2008年11月,联想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利润下滑70%,外部环境也日益恶化。2009年1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了国际化以来最大一次的重组,此后的第一季度在全球削减2500个工作岗位,并计划在2009年期间将高管的薪酬福利降低30%到50%;大中华及俄罗斯区和亚太区合为一个大区,以降低运营成本。2009年2月5日,联想集团发布2008
财年年报,全年净亏2.26亿美元,这成为联想成立2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亏损。
对于联想亏损的问题,人们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无论怎样解释,联想在并购ibm后所产生的内部文化冲突是最重要的根源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在开会的时候,中国员工除非领导点名,否则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不发言并不代表同意会议的决定,总是会后再沟通。外国人则不同,喜欢主动发言,会上不说就等同默认会议的结果;开会的时候没有上下级关系,与会者一律平等,不需要揣测领导的想法。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对于联想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融合在一起时,首先面临文化冲突的就是信任问题。因为两方对于对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要做什么都不够了解,因此他们必然会带着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对方。举个例子,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披露,直到07年12月份,联想的高管们还不得不在加州开会讨论高管间信任度的问题。经过两天的唇枪舌剑后才达成一致:禁止“背后下套”,并为高管会议制定了新的规则——西方管理者每人的发言时间将被限制在5分钟,中国高管则可以讲10分钟,而且中途不得被打断。
一个公司内部缺乏信任的企业必然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当中生存下去,所以解决企业内部的信任问题是解决这次危机的重中之重。
联想和ibm分别来自中国文化圈和美国文化圈,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不同的权利差距指数和个人主义指数等数据表明其内部同级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ibm公司中,上下部门只有分工差别而没有地位差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很小。为了更好地听取员工的意见,ibm设立了四种双向沟通渠道:与高层管理人员面谈;员工意见调查;直言不讳;申诉渠道。ibm称其为“门户开放”政策,每一名员工都可以通过这四种渠道随时向上级反映问题,对上级的决定提出自己的意见。
而联想曾经是国有企业,现在仍有政府参股。联想与政府的联系使得其内部沟通必然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其具体体现在开会讨论时下级要千方百计的揣摩上级的想法,以免与上级的想法相悖;对于上级的决定,下级要无条件服从等。
这种沟通文化上的差距使得很多美国员工无法适应新企业的环境。有报道称,有不少联想在美国招聘的有美国教育背景的中国员工和接手的前ibm 员工在为联想工作三个月后纷纷辞职。
“以人为本”是ibm企业文化的精髓,这也体现了美国民族文化推崇个人主义的特点。在ibm 公司里没有自动晋升与调薪,晋升调薪靠工作成绩而定,和学历、供领、职位都无关。ibm尊重员工的个人利益,重视他们的价值和人性需要,“从不因钱而失去一位好职工,任何一位付出辛勤劳动的员工也不会因为得不到适当的物质奖励而感到失望。”其次,自由的工作环境也是ibm 企业文化的一大特点,员工都习惯于美国硅谷那种灵活松散的工作作风。ibm的人才理念中指出公司需要“野鸭子”——被驯化的野鸭子就失去了它的野性。ibm视每一位员工为公司增值的重要财产,让他们在这影响世界的公司中独当一面。ibm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避免驯化员工,给员工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发挥个性。
联想文化中也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都是这样,联想管理理念最突出的特点是规范、标准、纪律严明。被媒体称为“教父”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一直提倡联想的“家文化”,就是“老一代企业家像家长一样以强大的管理权威成为企业的象征和勿庸置疑的权力制高点,所有的人就像家族成员一样感受‘慈父’关怀的同时,必须服从‘严父’的教诲和权威,不仅对成员的工作进行管理,对员工个人行为也进行细致的关注和规范。”柳传志隐退后对联想接班人杨元庆的态度也是如此,“这种关系甚至会在公开的财经媒体上表现,里外透露着柳传志对于杨元庆的动静取向的强势裁判者的角色。”。而杨元庆接任后也独揽大权,“现在联想集团的副总裁们大部分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整个公司主要规章体系都是他亲手制订。杨不太受其他人意见影响。”对新员工的培训,联想形象地称为“入模子”。“它的原理是不管你原来是方的还是圆的,到我这来就用一个统一的模具,强行压制成一模一样的一堆坯子来。虽然ibm以及其他大多数外企也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但它们主要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联想对员工的严格要求无孔不入,连什么时候可以换夏装,都要由公司发文决定,“一切行动听指挥”,公司没有发文,再热也要坚持制度。违者,罚款十元,还要通报批评 j。这种严格的量化管理可操作性强,整齐化一的要求强化了员工的集体意识,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创新精神,公司工作氛围过于僵化。值得担心的是,当联想注入ibm pc业务部的新血液变身新联想后,联想的这套管理模式还能否适用于一直把人权和个人利益视为生命的美国员工?
对于以上的文化问题,我认为解决应该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将文化上的冲突暂时搁置一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人心,使员工先
将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整天将精力放在恐慌和不安上。与此同时,不断观察和思考两方文化的优缺点,对新企业所要采取的文化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
其次可以在保证整体稳定的条件下,以最明确的态度,对文化冲突的核心问题也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改革,包括每个员工的去留问题、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公司鼓励做的、什么是公司不提倡的等等,务必要让每一个员工对自己有一个最明确的定位。
最后在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一边发展一边解决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其他的细节问题。
联想分销协议书简短二
联想企业文化的“联想”
2008-11-0
2
时尚内衣火爆招商 少女内衣关爱健康 内衣 就爱娇点美 品牌童装低折供货 时尚内衣品质如一 国际童鞋童装品牌 8元童装抢购成潮 内衣经营新模式 变色服饰秀出自己 爱酷 引领时尚潮流 19元品牌裤业超市 加盟kembd 惊喜多 韩派经典男女服装 韩酷流派 四季流行 聚集时尚颠覆潮流大秀特色美味难挡演绎缤纷炫酷生活彰显健康生活理念
2000年11月,联想成立了ccse(联想文化整理工程)小组,并借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外脑的力量,对联想文化做了一次全面的整合、提升,历时一年。深入地分析了联想企业文化的发展模式,并推出了以创业为核心背景的企业文化。
螺旋发展模型
联想人认为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各种矛盾,管理的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恶性问题变为良性问题,将主要矛盾变为次要矛盾。这首先是承认矛盾的存在,看清问题的两面性;然后想办法解决和改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套解决企业问题的原则,所以更需要分析企业的矛盾所在。“控制”与“自主”,“外在”与“内在”是对立统
美国学者奎因在1988年提出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把“内在—外在”和“控制—灵活”作为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目标、规则、支持、创新4种导向,用于实证分析各种导向的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美国著名咨询专家爱迪思在1989年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选择恰当的管理风格,进一步发展了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
联想以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为基础,设计了自己的螺旋发展模型。以“对内—对外”和“控制—自主”为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象限,每一个象限代表一种文化导向,因而有了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和创新导向四种文化导向,每种文化导向对应该时期为主的竞争力。导向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每个象限都对应着所倡导的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四种文化导向的强弱有所不同,因而表现为各时期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有主次之分。
企业文化的发展一般都有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创新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高层次创新导向,这是个看似回复实则上升的过程,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导向、目标导向都偏重向外部发展,规则导向和支持导向偏向内部运营。向外部的文化导向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而内部的文化导向是间接地反映企业的竞争力,无论是外部还内部的文化导向,判断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是:能否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的企业文化有历史发展性,它的形成过程是符合企业文化螺旋发展模式的,即在每个发展阶段形成某种导向文化,该文化又引导企业发展竞争力。而这些导向文化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与企业的发展实情紧密相扣,有着明显的四种导向轨迹的螺旋上升趋势。联想今天的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分别与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和创新导向四种文化导向相对应,是在联想的不同发展期中积累形成的。
目标导向——服务文化
创业早期,企业还处在求生存的阶段,但是联想就已经以服务客户为目标导向。把客户放在至上的位置,围绕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经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企业的服务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联想提出“客户就是皇后”的理念,把服务客户放到了企业经营的重要位置。客户的利益是至上的,一般称“顾客就是上帝”,而联想别出心裁地称客户为皇后,一是因为皇帝太威严,有距离感;二是皇帝也要听皇后的,皇后的位置更不可忽视。
早期的联想还提出了“求实进取”,这是最早进入联想文化的理念,在当时少有企业文化提法的情况下,这是不同寻常的事。同时,联想还提出“做公司就是做人”、“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等积极的观念,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规则导向——严格文化
1996年到1998年,联想的目标转移为“求发展、求规模、求效益”,要加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力度,因而急需要对内部进行规范化管理。
适应发展的需要,杨元庆在1997年提出了“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严格文化,是对管理地进一步规范。在管理会议上宣布后,研究联想的现况,发现联想存在八大问题:员工素质有待提高、没有明确工作目标、用人没规划、对待批评与投诉态度不对、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热情不够和缺乏活力。只有根治了这些弊病,企业才可能集中能力打造核心能力,所以严格管理是势在必行。
通过向严格精准的管理风格转变,联想的管理水平提升了,保证了联想继续高速发展。
支持导向——亲情文化
1999年到2000年,企业的规模又扩大了,需要引入与时代同步的新人,新人自然会需要具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联想高级副总裁王晓岩在推进erp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缺乏理解和信任导致工作配合困难,杨元庆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2000年5月,联想提出“平等、信任、欣赏、亲情”为主题的亲情文化。在企业之中营造亲情的氛围,从意识上倡导,从实际中改变。细节往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态度和风格,联想实行了“无„总‟称谓”。从杨元庆算起,电脑公司有200多位“总”,级别也有
要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就从取消称呼“总”开始。杨元庆首先带头,对员工说:“请叫我元庆。”
规范的管理通过亲情文化协调,增加了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人心齐了,企业能力也就上去了。自倡导亲情文化起,联想进入了支持文化,即诚信共享阶段。
创新导向——创新文化
服务文化、严格文化、亲情文化代表了联想过去和现在的文化主流,而创新文化是面向未来。
推出创新文化有三个理由:一是老业务的危机,过去是靠创新获得了竞争优势,今天更需要创新来保住领先的位置;二是新业务的危机,联想战略转变,在过去产品业务的基础上又发展服务业务,没有做过的业务自然需要创新;三是人的需要,不断进入的新人在思想上有所不同,企业文化要成为他们的共识需要创新。
联想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如今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新格局的需要。
新文化的核心
通过对企业文化发展模式的分析,联想重新整合了企业文化,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推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这次新文化是联想企业文化的一次提升。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达到经营目的而产生,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共同遵循、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是长期经营过程中,由众多的理念共同构建而成,通过各种方式显现出来。联想文化是联想经营管理深层次的反映,通过积累总结而成,是联想在各个阶段的文化的精华。新文化汲取了过去文化的精髓,也提出了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理念,共同构建了新的企业文化。新文化主要有以下的核心理念:
核心价值观——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
企业精神——求实、进取、创新
企业道德——诚信为本
做事风格——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做人风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
企业使命——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简便高效更加丰富多彩;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核心目标——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新文化的核心理念一部分是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而来,一部分是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而来。总结而来的部分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理念闪光点,它的形成过程也正是联想核心竞争力成长的过程,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发展需要产生的部分是审时度势而提出的,是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从理论上看,健康的企业文化框架应该是菱形,联想的企业文化框架也正是一个菱形,说明联想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是合理的。企业文化螺旋发展模型是联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为联想的企业文化总结了历史经验、指明了发展方向。
联想分销协议书简短 分销商协议怎么写(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