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诺贝尔教案设计(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诺贝尔教案设计篇一

一、认知目标:

1、 正确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诺贝尔奖的由来。

二、能力发展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逐步养成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思想感情目标:

感悟并欣赏诺贝尔为了人类的幸福而顽强攀登科学高峰,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和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 教师首先询问今天的日期:×年×月×日。教师展示图片,每年的12月10日都有一个

大盛会,大家知道吗?

再过10多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在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想不想预先领略一下典礼盛况?

2、 ppt展示关于诺贝尔奖有关资料。

颁奖典礼是一个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触呢?

3、 导入课题:

《诺贝尔》——诺贝尔奖项设立者,简介诺贝尔。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1)、词语展示

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性盛会 铁锤砸石头劈山筑路 炸死残废毫不气馁 实验室爆炸满身鲜血 逝世遗嘱

学生读词语(个人读、小组读),教师正音。

教师讲解另两个生字“械、置”,重点讲解“械”的读音,读作、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 教师首先询问今天的日期:×年×月×日。教师展示图片,每年的12月10日都有一个

大盛会,大家知道吗?

再过10多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在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想不想预先领略一下典礼盛况?

2、 ppt展示关于诺贝尔奖有关资料。

颁奖典礼是一个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触呢?

3、 导入课题:

《诺贝尔》——诺贝尔奖项设立者,简介诺贝尔。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1)、词语展示

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性盛会 铁锤砸石头劈山筑路 炸死残废毫不气馁 实验室爆炸满身鲜血 逝世遗嘱

学生读词语(个人读、小组读),教师正音。

教师讲解另两个生字“械、置”,重点讲解“械”的读音,读作“xiè”,不是“jiè”。

(2)、读课文,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正音并交流每一小节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说说诺贝尔的主要成就。

2、对于诺贝尔的成就,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很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学生朗读)

3、具体描写诺贝尔发明炸药是哪几个自然段?(第3~9自然段)

4、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树立理想—发明液体的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 5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一、(1~2) 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二、(3~9) 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三、(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奖。

6、小结:诺贝尔他成功了,你觉得他的成功靠什么?试着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

7、ppt展示词语,根据词语复述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抄写课后生字。

诺贝尔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将课文第8至10自然段有声有色地读一读。

2、能够理清文章结构。

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课前:聊莫言

1、刚刚跟同学们聊天,大家都知道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实不仅有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等等等等,我们把这些奖项啊统称为“诺贝尔奖”。

2、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那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情况。(板书:诺贝尔奖)

2、交流。(课文第1、2、10自然段)

3、轻声自由读第1、2、10自然段,说说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些什么。(时间、地点等)

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提取出了这么多的信息。那老师还发现,1、2两小节就是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而第十小节则是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那么3—9小节又是写的什么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3—9小节主要内容?(诺贝尔为发明炸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是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诺贝尔是怎样把他的整个生命投入发明炸药的?

三、抓住重点,阅读感悟

1、轻声自由朗读第3—9自然段,要求:

①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部分意思的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②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提示:4、5/6、7/8、9 (板:发明炸药)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爆炸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

(3)冒着生命危险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过渡:研究炸药的过程是艰辛的,是困难的,老师相信总有一个过程会打动你,直击你的心灵。

2、默读课文思考,在诺贝尔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画下来,并写上打动你的理由。

(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3、学生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机指导)

(1)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

(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小小年纪,关心劳动者,令人感动、敬佩)

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

(有了兴趣,便开始努力,对科学如此执著)

(2)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毫不气馁。(诺贝尔对科学痴迷已经到了放弃一切的地步)

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诺贝尔不伤心吗?他心中会想些什么?(很伤心,他会想:哥哥为科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父亲也残废了,我更要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完成他们的心愿。我应当化悲痛为力量,更好的工作。)

补充介绍: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

(3)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诺贝尔教案设计(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