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实践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 浙江地域文化浙江精神(4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浙江文化实践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我们开车来到绍兴城,出绍兴城大约十公里到安昌,进了安昌就来到了千年古镇。我们迎着刺骨的寒风,路两旁的腊梅映入我的眼帘,它不像菊花那样阿娜多姿,没有月季那样绚丽,没有荷花那样美丽,没有牡丹那么富贵,没有米兰花那么朴素、淡雅,但是它这种“凌寒独自开”的精神令我佩服。进入大门,你瞧,那用石板铺成的路,用石板铺成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分不清是现代还是过去。我们边走过瞧,不知不觉来到一家百货店门前。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真是古色古香,看,用丝绸织的伞子,用竹子做的小人儿,用木头雕成的茶具,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走出百货店,我们又逛起街来。在安昌古镇中腊肠到处都是,你们知道腊肠的皮是用什么做的吗?它是用猪肉的小肠做的,里面灌满了猪肉后用太阳晒干而成。别看它样子难看,吃起来可香哩。
临街是一条小河,河水真是清澈,河底的水草也依稀可以看见。碧波荡漾,此时,我坐在这乌蓬小船上,抬头望望天空,天很蓝很蓝,看看水面,水很静很静。再瞧瞧街面,偶有几个游人在拍照留影,啊,一切都那么悠闲,安静。
这安昌真不愧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
安昌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三)
绍兴往西十几公里,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绍兴县安昌镇,安昌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石板铺砌的三里老街,店铺林立,两廊相连,行着成群的"毡帽"飘扬着社戏的曲调,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桥下穿梭着乌蓬船,那水是碧绿深邃,微波不兴,仿佛陈年的老酒,荡漾着往事,弥漫着乡绪……
安昌古镇景区包括三里老街、城隍殿、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义和当台门等。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的店铺、凝重的台门,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古老的石桥小巧精致,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酱油制作,穿梭的乌篷小船……腊月里人们忙着祝福,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构成了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古镇风情。
2022浙江文化实践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距湖州市区8公里,有38米宽的大道与市区相连,为省内唯一依托太湖资源优势而开发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75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山峰72座。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区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已湮废不少),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其中以黄浦江泄量最大。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
太湖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太湖在水位2.99米时的库容为44.2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时的库容约83亿立方米。太湖不仅接纳上游水,下游地区或遇暴雨,水也会倒流入湖。当长江水位高涨而通江港口无水闸控制时,江水也会分流入湖。由于湖面大,每上涨1厘米,可蓄水2300多万立方米,故洪枯水位变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开始水位上涨,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到11月进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枯变幅在1~1.5米之间。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为历史最高;1934年瓜泾口1.87米,为历史最低。由于太湖的调蓄,其下游平原虽然地势比较低洼,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胁。
太湖流域不仅下游地区依赖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区也依赖太湖水灌溉,太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脚边。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满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时,需从长江引水。现已在通江河口陆续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为丰盈。
太湖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仅沿湖无
浙江文化实践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 浙江地域文化浙江精神(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