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双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双新背景下的教学的培训心得(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教学双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班上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懂礼貌、友爱、诚实、大方等文明行为;肯学好问,思维活跃,口语表达能力强;能流利地朗诵儿歌,生动地复述故事,喜欢唱歌、舞蹈、绘画、模仿能力强;多数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拼音教学计划:
学会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会认读其四声,正确书写,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并正确书写音节,会读儿歌。
数学教学计划:
这学期主要是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的应用题,及。教学测量,理解数量守恒,认识远近,感知快慢,宽与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和长方体,认识白天,黑夜,日历,月历,时钟,人民币。
手工和画画计划:
利用彩色卡纸、即时贴、手工卡片,通过折、剪、撕等方法学习折叠、制作各种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看看、做做、画画等方法,
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活跃思维,丰富认知,陶冶情操,逐步培养孩子的绘画乐趣和基本技能,争取每月有不同的主题墙报展示。
本学期我将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作为本学期工作的重点的同时,也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题教学双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二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的很好的教学工具。为很好地完成教学育人的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
一、教材分析
这册课本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版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协作、口语交际三大部分。
这六个单元分别是:亲近文学,多种文学体式;金色年华,童年故事和成长经历;民俗风情,地方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和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歌;多彩四季,描写春夏秋冬的绚丽风景;关注科学,科学文艺作品启迪思想;奇思妙想,生动的童话意义深刻。
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版块:阅读、诵读欣赏、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或口语交际。阅读部分,在每篇课文的练习中,就有写作练习、口语交际练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也不乏阅读练习,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是大量的,占相当的比例。其中每个单元的诵读欣赏、写作和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与该单元的阅读课文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且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和相应的专题,读、写、听、说相辅相成,整体推进,形成综合实践系统。这个综合实践系统是开放的,富于弹性的,充满活力的。 七年级上教材不同于八、九年级课本的最明显的区别是该册文言诗文并没有采取相对集中的编排方式,而是按照一定的主题穿插在每个单元中。这种编排方式,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可以降低难度,增加兴趣,而且便于文白对照着学。这本教材在全书最后增加了附录。附录分为三部分:应用文示例,名家书法赏析,字词表 。
二、学期目标
1、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提高教学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思经验,落实我校“导、学、议、练、梧”教学基本模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充分发挥备课小组团结协作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集体备课一次,讨论教材及教学中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各种资料;统一大小考试;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力争使我们的老师授课能力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提高初一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3、学生作业做到精心设计、科学、适量。
4、开展古诗文背诵、名句积累,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坚持每周一次的作文训练,并坚持认真批阅。
6、抓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保证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对摘抄积累作出细则要求。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课时
第一周 开学工作 一、《为你打开一扇门》(2) 二、《繁星》(1)三、 《冰 心诗四首》(2)
第二周 四、《安恩和奶牛》(2) 五、《古代寓言二则》(2) “诵读欣赏” “写作”“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周 六、《往事依依》(1)七、《幼时记趣》(2)
第四周 八、《十三岁的际遇》(2)九、《伟人细胞》(1) “诵读欣 赏” “口语交际”(2)
第五周 国庆放假
第六周 十、《社戏》(2)十一、《端午日》(1)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 (2)
第七周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2) “诵读欣赏”(1)“写作”(2)
第八周 “语文实践活动”(1) 十四、《春》(2) 十五、《三峡》(2)
第九周 十六、《济南的冬天》(2) 十七、《夏》(1) “诵读欣赏”(2)
第十周 “诵读欣赏”(2)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写作”(2) “口语交际”(1)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2)
第十二周 十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 二十、《宇宙里有些什 么》(1) 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2)
第十三周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2) “写作”(2) “语文实践活动”、专 题“狼”(1)
第十四周 二十二、《天上的街市》(2) 二十三、《七颗钻石》(1)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2)
第十五周 二十五、《皇帝的新装》(2) “诵读欣赏”(2) 第十六周 “写作”(2) “口语交际”(1)
第十七、八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主题教学双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三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实验配档:
周次日期演示实验( 节次)分组实验
第一周 星期一 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6、7)
星期四 用刻度尺测长度
第二周 星期一 二氧化氮的扩散(3、4)
星期二 决定扩散快慢的因素(6、7)
星期三 做功与内能的关系(2、7)
星期四 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3、4)
星期五 研究比热容(5、6)
第三周 星期四 测平均速度
第四周 星期二 一切声源都在振动(2、3、5、7) 利用内能来做功
星期三 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音色(24、5、6)
第五周 星期一 摩擦起电(3、4)
星期二 用手感觉水的温度(2、3、5、7)
星期三 电流的形成(2、7)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星期四 观察熔化现象(3、4、6、7)导体和绝缘体(3、4)
第六周 星期三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星期四 观察水的沸腾
第七周 星期二 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3、5、7) 电流(6、7)
星期三 观察碘的升华(2、4、5、6)
星期四 用电流表测电流
第十一周星期三 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4、5、6)用电压表测电压
星期四 观察平面镜成像(3、4、6、7)
第十二周星期一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 光的折射实验(2、3、5、7)变阻器(6、7)
第十三周星期二 照相机
第十四周星期三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2、7)
主题教学双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四
1、第一至第十四周:完成全书教学任务;完成作业并讲评;七年级每课进行一次测验并分析试卷。期中和期末考试配合学校安排进行。
2、第十五至第二十周: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求完成每一课的基础习题训练;进行一些综合性测验。
周次章节教学内容课型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新天地 新感觉新授课2课时
2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我的自律宣言新授课2课时
3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生命的节律新授课2课时
4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知识梳理复习课2课时
5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第一次握手新授课2课时
6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为他人开一朵花新授课2课时
7期中复习及测试
8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走近老师新授课2课时
9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我属于新授课2课时
10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知识梳理复习课2课时
11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生命之间新授课2课时
12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地球的叹息新授课2课时
13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中华民族的选择新授课2课时
14第三
教学双新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双新背景下的教学的培训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