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 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心得体会(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众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超多的珍贵诗文,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琅琊墨宝,所以景区的工作人员收集与整理了有关琅琊山的试诗、名人书画200多篇篆刻于此,所以此地取名为“琅琊墨苑”大家看这些书法字画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体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的深情厚爱此刻我们大家沿这条山道向前走便来到了琅琊山最著名的景点—醉翁亭,其实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在当时它只但是是一个普通给游人歇脚的小亭子,但因欧阳修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从此便名扬天下,此刻的醉翁亭占地约五千平方米,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这个院门上“醉翁亭”三个字是清朝同治年间全椒人士书写的,大家经过天井向东走便来到亭边就到了醉翁亭,这是种歇山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十六根立柱分立四方。大家看周围设置了木栏,那里便是当年欧阳修常与宾客饮酒赋诗的地方,游客朋友们能够站在那里来体会一下当时大文学家的意境呢!此刻我们便来到了“二贤堂”故名思议是纪念贤人而建的,二贤堂始建于北宋是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2位滁州知府王禹某和欧阳修而修建地,此刻我们在那里能望见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记》的影印本及欧阳修手迹的影印件,此刻我们向西走便来到了“宝宋斋”,在那里
我们能够望见欧阳修的得意弟-子苏轼亲笔所写的《醉翁亭记》所雕刻的石碑,由于欧阳修散文和苏轼书法都是北宋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所以阿,后人便称此碑为“两绝碑”。此刻再往前走,大家看到泉水了吧,这就是闻名以久的让泉,此刻的让泉周围是用石块砌成的方池,看-上方有陈熙23年滁州知府王赐魁先生重题的“让泉”碑刻,方池长三尺左右深一尺左右,泉水先涌入方池在由方池流向北汇入玻璃沼。方池水温常年变化不大一向持续在17至18摄氏度泉水中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甘甜清冽
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欧阳修纪念馆,进入内堂,大家看到欧阳修先生的塑像了吗?那里还有30多幅全面介绍欧阳修生平的壁画,长廊上镶刻的都是宋代以来苏轼、赵孟頫等大书法家写的《醉翁亭记》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手笔。此刻我们沿琅琊古道向前大约走400米就来到了琅琊寺了,琅琊寺原名宝应寺。据说,在修这座寺庙之前,主持修建这座此寺的滁州刺史李犹卿曾绘图给唐代宗看,恰巧唐代宗头天夜里梦见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外形与规模与图上所画地甚为相似,十分高兴,所以特赐名“宝应寺”。“宝应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此刻游客朋友们望见的所有建筑大多数是清代30年重新修建地。一九八四年正式以“琅琊寺”命名的琅琊寺景点有80多处此刻可供观赏的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明月观、念经阁等游客朋友们此刻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大雄宝殿了,它是琅琊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寺庙中央。殿高14米,进深15.3米外形古朴典雅,气势雄伟,殿内有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像,像身通体涂金,金光灿灿,神态毕现栩栩如生。此刻我们向右走便来到了藏经楼,它原名叫“藏经阁”现今望见的藏经楼是一九一九年重建的,门额上刻有“三藏玄枢”四个大字。据说此楼曾藏有珍贵的贝叶经一部,楼下为千尊玉佛堂,堂内
陈列着缅甸国赠送的一千多尊玉佛。听着真想进去看看但是此刻已经没有了。
各位游客朋友们,这天的游览将要结束了,我很高兴大家十分支持配合我的工作,这短短的时光里期望成为你们游览中永恒的记忆,期望下次还有机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在以后生活中天天开心,顺顺利利,再见!
大家好,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茫茫人海能和大家在那里相识,我很高兴。在此我代表滁州市欢迎大家的到来。期望各位在本次的旅途中能够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的舒心。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在我身旁开车的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司机师傅,他姓安,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他开车,大家尽可放心。在今后的旅途中就由我和安师傅来照顾大家的生活。各位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尽可向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力为各位解决。工作中如果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开篇即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文中所指的就是我们这天所要游览的琅琊大家对琅琊山肯定十分好奇,那么接下来就由我来向各位介绍一下琅琊山的概况: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区的西南,城与山连成一体,景区总面积到达110平方千米。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琅琊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__年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级旅游风景区。琅琊山属淮阳山地的东延余脉,其主要山峰有:大丰山,小丰山,花山,关山,凤凰山等。最高峰为花山,海拔331米,其他山峰大多在海拔200-300米。琅琊山的山体是由石灰岩,砂页岩组成,多洞穴。景区内有50多处泉眼,泉水甘甜清冽。琅琊山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到达79.3%,已查明的植物有153科672种,栖息了131种鸟类。
有人肯定想问:“它为什么叫琅琊山呢?”其实琅琊山古称摩驼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在此居住,而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琅琊王司马釉曾率数路大军“出途中”灭吴,吴主孙皓投降于此,因而山称琅琊。大家请看那里,这便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此刻的让泉周围用石块砌成方池,上方有清陈熙二十三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重新树立的“让泉”碑刻。方池三尺见方,池深一尺左右,让泉水先涌入方池,而后由方池流向北去,汇入玻璃沼。让泉水质优良,水温终年持续在17-18度,泉水中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甘甜清冽,注入杯子,虽满而不外
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就是醉翁亭园了,当年欧阳修正是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有人可能想问:“欧阳修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那里呢?”要想明白答案呀,首先得听我说一段历史:宋仁宗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当时正在朝廷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怨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仁宗听信谗言,便把欧阳修贬到滁州。庆历五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住持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便是有名的《醉翁亭记》。
此刻大家就应明白了吧,其实欧阳修是被贬到滁州的,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欧阳修没有被贬,那么也许就没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也不会有我们此刻正在游览的醉翁亭园。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醉翁亭园区占地约5000平方千米,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刻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院门,透过这个花窗,我们可隐约看到醉翁亭。古人云:“曲径通幽”,要想一睹醉翁亭的全貌,我们还得越过这个天井,再由天井向东才能来到亭旁。此刻我们已经来到了醉翁亭,大家请看,醉翁亭是歇山式建筑风格,吻兽伏脊,飞檐翘角,16根立柱分立四方,四周设有木栏,那里便是当年欧阳修与宾客觥筹交错的地
穿过醉翁庭我们此刻所在的地方是二贤堂,二贤堂始建于北宋绍圣二年。是滁州百姓为纪念以前做过滁州知州,并为当地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的王禹偁、欧阳修两位父母官修建的。在二贤堂内,我们能够欣赏到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记》影印件和欧阳修手迹的影印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那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
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那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那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能够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琅琊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处,一座被称为陆上蓬莱的琅琊山上。据清光绪年间《募修滁州琅琊山开发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记载:“琅琊山名自晋始,晋元帝为琅琊之称。山在滁城西南十里许,势伟拔,起伏绵旦,与丰山、花山争奇竞秀,而琅琊之名尤著,深岩邃谷中,修竹、清泉别饶佳趣。陡山之巅,南望大江如匹练,江以南诸山出没,隐现于烟云杳霭中,盖淮东胜境也”。山中茂林修竹遍布,林壑幽深,景色宜人。山中还隐映着唐代古刹琅琊寺和宋代建筑醉亭,集宗教、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于一体,成为滁州市著名的旅游胜地。看完深秀湖的山光水色,继续沿琅琊古道前行至山腰,只见葱茏玉秀的古树之中,一片楼台殿宇,“廊腰曼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这便是古琅琊寺。月洞形山门上书“琅琊胜境”四字。
琅琊寺原名宝应寺,为唐代大历年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所建立。据说,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在造寺之前,曾先绘图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皇帝头天夜里梦见在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形状、规模和那张图上画的颇为相似。代宗十分高兴,特赐名“宝应”。后又易名为“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因其坐落在琅琊山中,人们便统称为琅琊寺。
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伟。寺内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大雄宝殿高14米,深15.3米,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殿内塑有如来佛、观世音、十八罗汉。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高处,居高临下,相传楼内曾藏有一部贝叶经。琅琊寺的其他建筑有无梁殿、明月馆、念佛楼、祗园、悟经堂等,或前或后,或搞或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雄壮而优美的山寺图。其自然名胜有归云洞、雪鸿洞、石上松等,奇姿巧态,各具特色。
好,此刻大家在那里自由参观。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记得在中学时学过欧阳修的千古名文——《醉翁亭记》,并且还要背诵的。
醉翁亭地处安徽省的滁州市郊,坐落在琅琊山的半山腰上,是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与北京先农坛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浙江杭州的湖心亭,共同构成了中国“四大名亭”。
去年,我们全家和我的父母一起来到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慕名来参观醉翁亭,从家出发,用了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琅琊山的半山腰上。
入得山门来,沿着琅琊古道步行。道路两旁,苍翠蓊郁的大树遮天蔽日,浓荫幽静,满目苍翠。耳边不时地传来几声鸟儿清脆的鸣叫,给静谧的古道凭添了几分生气。 记忆最深的就是那潺潺的流水声了,顿觉浑身清凉舒爽,好似清泉直落入了心头。再看身旁那葱郁的山峦,峰回雾绕,十分壮观,恍惚中进入了空灵境地,原本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女儿也屏住了呼吸,悄声细语生怕惊动了林中的生灵。
忽然我们看到一座湖。湖三面环山,拢翠叠秀,正合《醉翁亭记》里“蔚然而深秀”的意思。我们还在迟疑,于山路弯处正看见一方石刻“深秀湖”。
沿湖北行,站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上翘首望去,只见上翘的亭角掩映在苍翠之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穿过拱门进去,给人的感觉是里面很狭窄,照相都很难取景,往里走,就是一代文宗欧阳修的塑像。“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写得多美。
亭的旁边有一整块巨石,上边刻着 “醉翁亭”三个大字,碑石顺山斜卧,有如欧公喝的烂醉后醉到之态。在它的后边,一块小的石块上刻着“二贤堂”。这“二贤”我想这二贤其中一位指醉翁欧阳修,而另一位又是谁呢?怀着仰慕的心情在碑石旁徘徊许久,不知不觉,《醉翁亭记》又在心中回荡,情不自禁轻轻地脱口而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继续往上走去琅琊寺,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无梁殿,父母进去参观了,而我们三人最后爬到了山顶一个叫南天门的寺庙,上面风很大,进去后又烧香又拜佛。下山的路上,才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以最快的速度下山吃饭。
夕阳西下,听着脚下泉水叮咚,清冷悦耳。苍山、古树、曲桥、小亭,寺庙,禅音构成了一幅美伦美奂的山水画卷。醉翁亭,值得一游……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合肥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中段的李鸿章故居——李府,参观游览。李府,建于19世纪末。由于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覆盖了繁华的淮河路半边,从而被老合肥们称为“李府半条街”。可惜现在保存下来的李鸿章故居仅仅只有当年的十二分之一了。
进入故居,穿过门厅,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便是前厅,厅内陈列了与李鸿章有关的各种图片、资料和实物;那么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近这位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鸿章,字子黼,号少荃。安徽合肥人,24岁考取进士,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北洋通商使;他编练淮军,倡导洋务运动,建立了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
但是李鸿章也代表清庭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其中《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我们泱泱中华正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李鸿章也在这样的忧愤交加中病逝于北京贤良寺……在其临终之际曾著有一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去世后,荣葬故里,清庭赐谥号“文忠”。在其逝后,著名维新派人物梁启超曾说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李鸿章在其自传中是这样自我评价的:“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中日甲午风云却让其一生事业扫地无余……他形象的将自己比作晚清这座大破屋子的裱糊匠,只能将其外表装饰的光鲜一些,但是这座破屋又怎么能经得起暴风骤雨的侵袭呢?
简单的了解了李鸿章的生平,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到中厅“福寿堂”去看看。这座“福寿堂”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其堂高9米,每扇槅门上的圆形“寿”字,皆由五个蝙蝠图案拼出,寓意“福寿双全”。中间挂的是《松鹤延年图》,寓意“延年益寿”。在福寿堂的后面还有走马楼,因为此楼是李府女眷居用的,故又称“小姐楼”。
在参观完了李鸿章故居后,请大家乘车,我们再一同前往李鸿章享堂去看一看。现在我们便已经来到了李鸿章享堂。大家请看这座牌坊,上面刻有的“钧衡笃祜”四个大字,这是李鸿章70寿辰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享堂内还有一件见证着我们民族屈辱的血衣,这件血衣便是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赴日谈判遇刺时身穿的黄马褂…………悲哉!痛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来到牯牛降感觉自已在城市里呼吸的脏东西,一下子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白先勇
在北纬30度安徽西南部,有一块令人神往的地方,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生物繁茂,文化独特,这就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黄山祁门牯牛降保护区和祁门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总面积153平方公里,主峰海拨1728米,是安徽三大高峰之一。在这块神奇的地方,两大地质板块在这里碰撞,两大生物群在这里混生,两大江河在这里分流,两大文化在这里交融。
景观篇
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地质板块与扬子地质板块的结合部,处于“江南古陆”北缘。抬升、冰融、冲刷、剥落、溶蚀---大自然漫长的地质演变,赐予了牯牛降谜一般的神奇、梦一般的画卷。牯牛降自然景观古朴原始,集雄、奇、险、幽于一身,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为牯牛降风光“五绝”。
清晨牯的牛降,用气象万千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人们大多还在梦乡时,第一缕阳光已经唤醒了牯牛降。群峰突云破雾,迎接新一轮朝阳。有雾的清晨,雾气蒸腾,横无际涯,如千军万马,呼喊冲杀,蔚为壮观。
牯牛降首先奇在牯牛降的松,铺天盖地的牯牛松,苍劲挺拨,郁郁葱葱,有的树冠如华盖,有的干枝似虬龙,或似怪兽张牙舞爪,或似仙女轻舒广袖。一日日,一天天,默默无语的牯牛松,期盼着人们欣赏的目光。
牯牛降以峰为体,花岗岩奇峰林立,绝壁千仞,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石头,或独自成景,或与青松相伴。飞来石、天狗望月、乌龟拜寿、二仙弈棋、王母梳妆、中华石、渡仙船---一块块石头形神兼备,让人想象无穷。牯牛降峡谷众多,深幽曲折,跌宕起伏。谷内怪石遍布,瀑布成群,十步一小瀑,百步一大瀑。景区大小瀑布达百余处,众多瀑布中,尤以九龙池群瀑为代表,从倪村入口,沿河而上,远见瀑布从山间跌落,潭深水急,终年不涸,清幽深邃。三龙瀑水流湍急,落差数丈,几经转折,形成一瀑三折。七龙瀑布在九龙池瀑布中最具特色,山溪从两峰之间夺路而出,浩浩荡荡,势若奔马,声若洪钟,喷雾飘云,潆回直泻,真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钟天地之灵秀,牯牛降精华所在的观音堂景区,群山逶迤,竹海松涛,涧泉淙淙,是牯牛降的核心景区。牯牛湖碧波潋滟,青翠的山峰与碧绿的湖水互为映衬,山因湖而妖娆,湖因山而妩媚。船在湖上,人在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沿湖畔栈道进入峡谷,潺潺的水声不绝于耳,清澈澄碧的潭水,水花飞溅的瀑布,洗尽了心中的烦忧,冲去了尘世的喧嚣。
牯牛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景色独具魅力,春山如梦初醒,淡妆含羞;夏山碧绿青葱,滴翠生凉;秋山万岭红遍,层林尽染;冬山玉树琼花,分外妖娆。二十世纪的一个春天,当代岭南画派巨擘杨善深,著名画家、美国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蔡楚夫先生,相约来到牯牛降。相见恨晚的杨善深先生即兴赋诗道:“何处桃源许问津,移家便作避秦人。洞门一片红云影,遮住中原逐鹿尘”。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亲爱的游客朋友:
你们好! 我是本次游览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我将带领大家到安徽黄山去游览一番。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是的,黄山是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以前,在漫长地质历史年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
一般说,有土的才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有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温泉宾馆,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缝中拥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
亲爱的游客朋友:今天我们对黄山的游览到此结束,明天我们将游览长城。
<>)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今天我很荣幸带领大家来浏览宏村。
旅客们,如今我们已深进黄山背后,眼前的这座古村子叫宏村。它地势奇异,你们都听过《西游记》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那段情况吧。如今,我们就去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畅游一番吧。果为宏村的地势本去就念一头牛,不疑?你去哪里的大山上向下俯瞰,你肯定会看到宏村的地势:两棵百年银杏树为牛角、河为牛胃、溪为牛肠、路为牛皮、山为牛头。就让我们出来看看,走吧!
我们现在正站在宏村的大门口,宏村,它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这里还是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呢!你如果从远处看,宏村就像一个牛的形状。
我们现在要进去,请注意以下事项:不要乱丢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请保持好宏村的清洁,谢谢!
如今我们漫步正在乡下的巷子上。看见那宏伟的马头墙了吗?那可是宏村最首要的修建。果为马头墙不但宏伟锦绣,就像一匹匹骏马正在奔跑,而且借起着割离火源的作用呢!若是一间房子着火了,火就不会烧过宏伟马头墙,隔壁的房子也就幸免了。
旅客们,马头墙我们也相识的差不多了,持续往前走,前面这个院子就是汪家宅院,你们晓得吗?这家仆役名叫汪定贵,这座房子总面积近400平方米,窗户66扇门43扇,屋梁、红柱都是用桐木酿成的。这座房子共分三层:第一层有客厅、厨房、仆役卧室;第两层是女眷的卧室;第三层是仆役的卧室。这座房子总投资近800个黄金,真是一座令人甘拜下风的修建阿!
看!我左手的荷花池,是用来排放污水的地方。这个荷花池是弓箭形的,由于特别设计,脏水不会漫出来,即使下大雨,也不会溢出来。为了让污水池不那么单调,所以住在这里的人在里面种上了荷花。每当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引来很多的游客来这里看荷花。
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正经过的小巷旁边的是一条小溪,是这里人的饮用水,另外还特别规定,8:00以前可以拿这种水洗衣服,以后的时间供人们饮用。
接着我们到以前人住的房子里去看,请大家跟紧队伍,不要走散。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
接着我们到一户人家的房子里去看一看。楼上是住女人的,以前的女人不能随随便便地进进出出,所以墙上只有两个大洞,结婚的时候男的看不到女的,但是女的可以看到男的,所以女人自然占了一点小便宜了。
现在请你们往我指的方向看,你看在这么小的门廊上,竟然有古代人民精心雕刻的101个小人,他们精湛的艺术,雕刻出来的小人栩栩如生,个个活灵活现,至今好完好无损。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好了,我们游完了中国最美丽的山庄:宏村。你们说是不是名不虚传啊?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车上集合,再见!
宏村有良多名胜奇迹,我讲也讲不尽。请各位自行游赏,一小时后汇合。
下面我们给大师先容一下宏村驰名的艺术“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这里每一个村夷易近都是砥砺下脚,雕出去的工艺品也很粗好。工艺品上刻着粗好的绘,有人物、山川、花草…而且五花八门,数千块刻品里险些出有不同的。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重点风景区—琅琊山。我是那里的地接导游某某,当然大家也能够叫我。首先我代表琅琊山景区的全体工作人员欢迎你们的到来,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欣赏琅琊的美、琅琊的秀大家明白琅琊山因什么而出名吗嗯,是的,其实琅琊山因为北宋时期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著作《醉翁亭记》而闻名天下的,在《醉翁亭记》中开篇就赞美琅琊山“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在20xx年琅琊山被评为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其主峰有大丰山、小丰山、花山、凤凰山等其最高峰为花山海拔为331米,其他多为200至300米之间景区内有50多处泉眼,泉水清冽甘甜,还有琅琊溪、深秀湖、凤凰湖等溪流湖泊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此次游客朋友们的到来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此刻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琅琊山南大门了,我们就从那里进去吧此刻我们便来到了琅琊山的第一个景点了—琅琊墨苑,它是种庭园建筑,展此刻大家眼前的白墙黑瓦、飞檐翘角、亭台轩廊、小桥假山等交错体现的是苏州园林的风格,自唐宋以来先后有欧阳修、
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众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超多的珍贵诗文,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琅琊墨宝,所以景区的工作人员收集与整理了有关琅琊山的试诗、名人书画200多篇篆刻于此,所以此地取名为“琅琊墨苑”大家看这些书法字画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体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的深情厚爱此刻我们大家沿这条山道向前走便来到了琅琊山最著名的景点—醉翁亭,其实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在当时它只但是是一个普通给游人歇脚的小亭子,但因欧阳修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从此便名扬天下,此刻的醉翁亭占地约五千平方米,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这个院门上“醉翁亭”三个字是清朝同治年间全椒人士书写的,大家经过天井向东走便来到亭边就到了醉翁亭,这是种歇山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十六根立柱分立四方。大家看周围设置了木栏,那里便是当年欧阳修常与宾客饮酒赋诗的地方,游客朋友们能够站在那里来体会一下当时大文学家的意境呢!此刻我们便来到了“二贤堂”故名思议是纪念贤人而建的,二贤堂始建于北宋是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2位滁州知府王禹某和欧阳修而修建地,此刻我们在那里能望见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记》的影印本及欧阳修手迹的影印件,此刻我们向西走便来到了“宝宋斋”,在那里
我们能够望见欧阳修的得意弟-子苏轼亲笔所写的《醉翁亭记》所雕刻的石碑,由于欧阳修散文和苏轼书法都是北宋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所以阿,后人便称此碑为“两绝碑”。此刻再往前走,大家看到泉水了吧,这就是闻名以久的让泉,此刻的让泉周围是用石块砌成的方池,看-上方有陈熙20xx年滁州知府王赐魁先生重题的“让泉”碑刻,方池长三尺左右深一尺左右,泉水先涌入方池在由方池流向北汇入玻璃沼。方池水温常年变化不大一向持续在17至18摄氏度泉水中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甘甜清冽
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欧阳修纪念馆,进入内堂,大家看到欧阳修先生的塑像了吗?那里还有30多幅全面介绍欧阳修生平的壁画,长廊上镶刻的都是宋代以来苏轼、赵孟頫等大书法家写的《醉翁亭记》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手笔。此刻我们沿琅琊古道向前大约走400米就来到了琅琊寺了,琅琊寺原名宝应寺。据说,在修这座寺庙之前,主持修建这座此寺的滁州刺史李犹卿曾绘图给唐代宗看,恰巧唐代宗头天夜里梦见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外形与规模与图上所画地甚为相似,十分高兴,所以特赐名“宝应寺”。“宝应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此刻游客朋友们望见的所有建筑大多数是清代30年重新修建地。一九八四年正式以“琅琊寺”命名的琅琊寺景点有80多处此刻可供观赏的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明月观、念经阁等游客朋友们此刻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大雄宝殿了,它是琅琊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寺庙中央。殿高14米,进深15.3米外形古朴典雅,气势雄伟,殿内有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像,像身通体涂金,金光灿灿,神态毕现栩栩如生。此刻我们向右走便来到了藏经楼,它原名叫“藏经阁”现今望见的藏经楼是一九一九年重建的,门额上刻有“三藏玄枢”四个大字。据说此楼曾藏有珍贵的贝叶经一部,楼下为千尊玉佛堂,堂内
陈列着缅甸国赠送的一千多尊玉佛。听着真想进去看看但是此刻已经没有了。
各位游客朋友们,这天的游览将要结束了,我很高兴大家十分支持配合我的工作,这短短的时光里期望成为你们游览中永恒的记忆,期望下次还有机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在以后生活中天天开心,顺顺利利,再见!
大家好,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茫茫人海能和大家在那里相识,我很高兴。在此我代表滁州市欢迎大家的到来。期望各位在本次的旅途中能够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的舒心。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在我身旁开车的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司机师傅,他姓安,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他开车,大家尽可放心。在今后的旅途中就由我和安师傅来照顾大家的生活。各位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尽可向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力为各位解决。工作中如果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开篇即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文中所指的就是我们这天所要游览的琅琊大家对琅琊山肯定十分好奇,那么接下来就由我来向各位介绍一下琅琊山的概况: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区的西南,城与山连成一体,景区总面积到达110平方千米。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琅琊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xx年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级旅游风景区。琅琊山属淮阳山地的东延余脉,其主要山峰有:大丰山,小丰山,花山,关山,凤凰山等。最高峰为花山,海拔331米,其他山峰大多在海拔200-300米。琅琊山的山体是由石灰岩,砂页岩组成,多洞穴。景区内有50多处泉眼,泉水甘甜清冽。琅琊山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到达79.3%,已查明的植物有153科672种,栖息了131种鸟类。
有人肯定想问:“它为什么叫琅琊山呢?”其实琅琊山古称摩驼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在此居住,而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琅琊王司马釉曾率数路大军“出途中”灭吴,吴主孙皓投降于此,因而山称琅琊。大家请看那里,这便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此刻的让泉周围用石块砌成方池,上方有清陈熙二十三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重新树立的“让泉”碑刻。方池三尺见方,池深一尺左右,让泉水先涌入方池,而后由方池流向北去,汇入玻璃沼。让泉水质优良,水温终年持续在17-18度,泉水中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甘甜清冽,注入杯子,虽满而不外
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就是醉翁亭园了,当年欧阳修正是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有人可能想问:“欧阳修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那里呢?”要想明白答案呀,首先得听我说一段历史:宋仁宗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当时正在朝廷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怨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仁宗听信谗言,便把欧阳修贬到滁州。庆历五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住持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便是有名的《醉翁亭记》。
此刻大家就应明白了吧,其实欧阳修是被贬到滁州的,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欧阳修没有被贬,那么也许就没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也不会有我们此刻正在游览的醉翁亭园。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醉翁亭园区占地约5000平方千米,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刻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院门,透过这个花窗,我们可隐约看到醉翁亭。古人云:“曲径通幽”,要想一睹醉翁亭的全貌,我们还得越过这个天井,再由天井向东才能来到亭旁。此刻我们已经来到了醉翁亭,大家请看,醉翁亭是歇山式建筑风格,吻兽伏脊,飞檐翘角,16根立柱分立四方,四周设有木栏,那里便是当年欧阳修与宾客觥筹交错的地
穿过醉翁庭我们此刻所在的地方是二贤堂,二贤堂始建于北宋绍圣二年。是滁州百姓为纪念以前做过滁州知州,并为当地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的王禹偁、欧阳修两位父母官修建的。在二贤堂内,我们能够欣赏到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记》影印件和欧阳修手迹的影印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那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
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那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那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能够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琅琊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处,一座被称为陆上蓬莱的琅琊山上。据清光绪年间《募修滁州琅琊山开发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记载:“琅琊山名自晋始,晋元帝为琅琊之称。山在滁城西南十里许,势伟拔,起伏绵旦,与丰山、花山争奇竞秀,而琅琊之名尤著,深岩邃谷中,修竹、清泉别饶佳趣。陡山之巅,南望大江如匹练,江以南诸山出没,隐现于烟云杳霭中,盖淮东胜境也”。山中茂林修竹遍布,林壑幽深,景色宜人。山中还隐映着唐代古刹琅琊寺和宋代建筑醉亭,集宗教、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于一体,成为滁州市著名的旅游胜地。看完深秀湖的山光水色,继续沿琅琊古道前行至山腰,只见葱茏玉秀的古树之中,一片楼台殿宇,“廊腰曼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这便是古琅琊寺。月洞形山门上书“琅琊胜境”四字。
琅琊寺原名宝应寺,为唐代大历年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所建立。据说,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在造寺之前,曾先绘图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皇帝头天夜里梦见在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形状、规模和那张图上画的颇为相似。代宗十分高兴,特赐名“宝应”。后又易名为“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因其坐落在琅琊山中,人们便统称为琅琊寺。
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伟。寺内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大雄宝殿高14米,深15.3米,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殿内塑有如来佛、观世音、十八罗汉。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高处,居高临下,相传楼内曾藏有一部贝叶经。琅琊寺的其他建筑有无梁殿、明月馆、念佛楼、祗园、悟经堂等,或前或后,或搞或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雄壮而优美的山寺图。其自然名胜有归云洞、雪鸿洞、石上松等,奇姿巧态,各具特色。
好,此刻大家在那里自由参观。
最新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九华山 ,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742?756)改名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 ”(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方圆120 公里,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北纬30°。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风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78座,佛像6000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圣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后人便削其旧号,易九子山为九华山。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九华山不仅以佛教人文景观著称,而且山水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
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观音峰上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鱼石”,钵盂峰有“石佛”,中莲花峰有“罗汉晒肛皮”,南蜡烛峰有“猴子拜观音”等等,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寻味。又有幽深岩洞,堆云洞、地藏洞相传金地藏最初来九华时曾禅居洞内。还有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道僧洞等,均为古代僧人居室,清静雅致,极利禅修。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使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 ,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742?756)改名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 ”(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方圆120 公里,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北纬30°。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风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78座,佛像6000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圣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后人便削其旧号,易九子山为九华山。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九华山不仅以佛教人文景观著称,而且山水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
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观音峰上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鱼石”,钵盂峰有“石佛”,中莲花峰有“罗汉晒肛皮”,南蜡烛峰有“猴子拜观音”等等,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寻味。又有幽深岩洞,堆云洞、地藏洞相传金地藏最初来九华时曾禅居洞内。还有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道僧洞等,均为古代僧人居室,清静雅致,极利禅修。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使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安徽亳州救援事故心得体会及收获 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