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解决措施有:强化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学生干部角色定位;建立新型学生干部培训学校;健全学生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引入学生干部激励教育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25-02
高校学生干部包括各级团组织学生干部、各级学生会干部和各社团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各项教学、管理等工作在学生中顺利、有效开展的基层实施者。学生干部所具有的宣传导向、组织管理、服务沟通、以身作则等作用是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当前,各高校均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旨在通过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有效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意义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符合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终极目标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将为国家创新型建设目标的实现输送大量优秀人才,而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配合学校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