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测量仪器心得体会(二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计量仪器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计量保证质量!
3、落实科学发展,呵护地球资源!
4、贯彻节能法规,促进节能增效!
5、人人节能降耗,共建和谐社会!
6、减少污染排放,服务绿色奥运!
7、计量准备是市场(企业)信誉的重要标志!
8、积极开展计量法制宣传,努力提高社会计量意识!
9、世界关注计量、企业关注计量、百姓关注计量!
10、大力普及计量知识,构筑计量信誉工程。
11、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在2000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
12、热烈庆祝“5.20”世界计量日!
13、谋计量新举措,促经济大发展!
14、计量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衡量尺度!
15、加强计量法制教育,强化计量执法力度!
16、充分发挥计量资源优势,共同抓好计量监督管理!
关于计量仪器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经济学教师不能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产生偏差。很多高校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理论方法,除了一些课后习题和文中例题外,几乎没有关于结合理论进行应用的专门章节,即使有也特别老旧。有很多经典著名的国外教材也是如此设计。然而国内的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国外的经典教材。
此外,这些教材中很多例子适用于欧美的经济情况,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不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而且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看不到它与经济学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就更加难以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觉得它是一门应用数学类课程,这种想法无形中会影响到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反感这门课程。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数学推理,使得学生将计量经济学当作一门数学课进行学习,因此达不到这门课程应有的效果和目的,无法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过多的强调理论公式的推导,使得计量经济学很难被经济学类的学生接受,陷入理论推导的怪圈,降低了经济现象方面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部分的理解又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
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此专业中的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文科生。而对于文科生而言,数学基础会稍微差一些,对数学敏感性较差,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也较低。
因此,当接触到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时,若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难很难理解到理论计量的精髓而且也很难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大部分学生就会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学或者数学,对其自身经济学科而言是不需要的。这种负面思想也会影响到下届学生。
一般情况下,计量经济学每学期54学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着重理论课
计量仪器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测量仪器心得体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