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 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报告(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一
认真贯彻落实xx大精神,以构建“和谐”为目标,通过“管理创新、规范市场、强化监管、消除隐患”,进一步强化安全属地责任,落实燃气安全长效管理各项措施,确保全区燃气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区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安监局局长、公安分局政委、区市容局局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分管安全的主任、安监站工作人员、安监局一科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监管一科。
三、工作目标
1.完成市燃气办下达的拆除违法占压燃气管线建构筑物的任务。
2.巩固“两无”街道成果,防止违法占压燃气管线的建构筑及“黑站”、“黑点”回潮。
3.协助燃气管理部门对区域内的燃气管线进行巡查。
四、时间安排及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普查动员阶段(2月9日---3月31日):召开全区燃气工作部署会议,下达各街道20xx年燃气工作任务和拆违、“打黑”“打非”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人员、管理、责任三到位,全面启动全区燃气管线巡线工作。
第二阶段:整治阶段(4月1日---8月10日):4月份,各街道根据市下达的拆迁任务,首先将街道自建的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拆除,同时启动对区域内单位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摸底梳理工作及拆违的准备工作。5月重点将区域内单位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拆除,同时启动个人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摸底梳理工作。6月份重点将区域内个人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拆除。7月份是攻坚阶段,将前期没有拆除的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集中人力、物力,联合各职能部门,全部拆除燃气管道上出现的违章建筑。加大区域内燃气管线的巡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经营燃气的“黑站”、“黑点”。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在公安派出所、工商所、质监分局、区市容局的配合下,联合市燃气管理处对辖区内违法经营的“黑站”、“黑点”进行打击取缔,重点打击辖区内违法经营燃气的“黑站”、“黑点”瓶库和送气车。5、6、7每月打击一次,彻底杜绝燃气“黑站”、“黑点”和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
检查验收阶段:8月中旬,区安监局将联合市有关部门对全区拆违、打黑、打非、巡查情况逐一进行验收。
总结阶段:11月上旬,将对今年**区的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在燃气安全专项治理中成绩突出、措施扎实的燃气安全管理达标的街道进行表彰,对工作措施不力,作风拖沓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对由于工作不力,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燃气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街道领导要亲自抓,按照属地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组成燃气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
2、加强巡查力度,保证本质安全。各街道的燃气安全监管人员,要按照工作职责,定期对所辖区域内的燃气管线进行巡查,对燃气管线上新增的违建,要及时制止,并上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新晨范文网
3、加大执法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各街道要对危及燃气管道安全的施工活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防止占压燃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回潮。协助市燃管处加大“打黑、堵源”力度,将非法经营燃气的“黑点、黑站”、向非法经营燃气者供气的“黑气源”以及送气车作为打击的重点。维护好燃气市场经营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4、完善监督机制,发挥监督作用。区安监局加强与街道、社区联系,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扩大监管面,拓宽信息渠道,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燃气安全隐患,杜绝各类燃气安全事故发生。
各街道要加强对专项治理活动信息的反馈工作,建立信息联络员例会制度,并及时上报治理工作情况,每月20日向区安监局上报工作情况,联系电话:,传真:
关于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二
为进一步搞好20xx年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抓好技改任务的完成,根据绥阳县安全生产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县政府秦县长、李副县长、曾副县 长20xx年11月20日到联盟煤矿检查安全隐患工作查出的14条隐患及整改要求,联盟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于20xx年 11月21日下午15时组织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还有安全员、瓦检员、机电工、运输班长、支架工班长、后勤队长等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学习了上级的有 关文件,接着业主负责人朱高亮同志、矿长杨兴谷、工程师董洪贵分别传达了县政府领导和县安监局领导检查座谈会精神以及21日枧坝镇安全生产调度会议精神, 为确保整改安全和早日验收恢复技改,按照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五定”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按期完成整改,现编制《联盟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方案》报县安监 局审批。
一、成立联盟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自纠自查整改领导小组
二、隐患排查及整改方案内容:
三、隐患整改要求:
1、维修整改各掘进道的支架。
2、对关停巷道进行密闭并确保密闭的质量合格。
3、维修井下机电设备及监控系统。
4、安设、维护“三条生命线”设施。
5、对全矿整改项目质量的验收工作。
四、安全措施:
(一)、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并且必须跟班作业,严禁空班、漏检。
2、矿井管理瓦斯必须作好准备工作,检查好光学瓦检器,管理人员、特作人员、班组长随身携带好便携式瓦斯报警器和自救器下井。
3、保持地面主扇正常运转,不允许停电停风;一旦地面停电后必须立即发动备用发电机组,确保10分钟内发电并开动地面主扇。
4、检修机电硐室设备和开关设备处对瓦斯的检测:整改期间必须加强检测其附近20米范围内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其浓度不超限时方可人工开启检修,若瓦斯超限时停止检修,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二):巷道修理安全措施:
1、各主要巷道都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安全措施。
2、维修作业前认真准备好维修工程所需使用的材料。
3、入井前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不允许带烟火入井,严禁酒后入井。通风安全措施:
⑴、根据维修地点通风情况和作业人员情况,搞好风量计算,并要求对供风设备选好型。
⑵、局扇必须有专人专管,不得随意开停,并实行“三专两闭锁”装置。
4、瓦斯等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⑴、修理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测作业地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在1%以下、二氧化碳浓度在1.5%以下时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⑵、当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则必须制订专门排放措施,进行有害气体的排放,经过认真检测确认不超限后,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维修。
5、维修作业地点必须有安全员和瓦检员跟班进行。
6、维修巷道时要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做好临时支护工作,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和堵人。
7、需连续撤换支架必须先打上临时支护,且必须有在发生冒顶堵塞时有人员能安全撤退的出口,独头巷道不允许连续撤换支架。
8、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内地方。
9、撤掉支架前,应先打上中顶加固支护,架设和撤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作业,撤换支架应连续作业,不连续作业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好顶和背好帮,确保工作地点安全。
10、维修倾斜向道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订行车安全措施;严禁上下段同时进行维修作业,作业时必须有防坠防滑和防止矸石滚下伤人安全设施。
11、巷修作业在撤换完支架后,必须及时背好帮、接好顶,严禁不背帮、不接顶继续向前作业,维修作业必须打好超前支护,严禁空顶和敞棚作业。
12、在巷修时,如经过十字口、过垮落地点,必须进行抬棚、榴木或打上木垛等特殊支护。
13、巷修作业时必须先制订好避灾路线,一旦发生灾变时迅速沿撤退路线撤退。
(三)、预防机电、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上下机电设备必须定期检查、保养。消灭失爆。完好全符合要求。供电线路消灭“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井下电缆县挂在巷道一侧,每隔3米安装电缆钩或线卡,吊挂应整齐。小型机电设备。开关必须上架。并挂牌管理。
2、机电设备入井必须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准入井。
3、机电设备必须装有接地保护,过流和漏电保护。
4、煤电钻必须使用综合保护开关。严禁使用干式变压器。
5、严禁带电移动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检修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的电、钳工负责。严禁其它人员检修机电设备。检修机电设备严禁带电业。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挂牌制度。
(四)其它安全措施:
1、各维修地点都必须严格按整改安全措施要求作业。
2、每班必须有带班矿领导蹲点指导作业。
3、认真抓好顶板和瓦斯管理,严禁空顶和瓦斯超限作业。
4、带班人员必须认真检查经过路线和工作面支护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允许工人进行作业。
5、对参与整改工作的人员要先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在考核合格后方允许入井作业。
6、认真开好班前会,认真布置本班安全生产工作。
7、认真做好入井检身工作,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酒后入井,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穿戴整齐,并携带自救器。
8、在作业时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严格按“三大规程”要求作业。
(五)应急保障措施
1、一旦地面停电后必须立即采用另一回路供电,确保10分钟内送上电和开动地面主扇。
2、入井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穿戴整齐,人人携带化学氧自救器1台。
3、向井下压风自救的空压机司机在接到调度室通知后10分钟内必须启动送风。
关于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三
为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安全方针,切实把预防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岗位安全责任,确保学校财产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全校师生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安全意识,形成“学校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
2、根据“谁使用谁负责”原则随时注意学校校舍、设施、及管理中
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 隐患排查实训心得体会总结报告(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