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 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按照统计执法检查的要求,及时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制定我局实施方案。同时,立即向县政府领导汇报,县领导明确指示,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开展检查工作。局内成立了以“一把手”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统计执法检查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二)制定计划,周密保障
派。为确保检查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制定了全县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一是明确检查内容和重点;二是介绍局内各专业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三)召集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首先,召开全球部署会议。会上,根据统计执法检查的部署要求,县局强调了检查的三个要求。一是要明确重大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推动《统计法》和《纪律处分规定》的实施,坚决反对和制止统计欺诈行为。第二,要认真开展检查工作,揭露问题,不掩盖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向量。三是完善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统计标准化建设,宣传统计法规,优化统计法制环境。
我局执法人员分别对xx统计站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主要表现为农业基层统计报表缺失、不完整、迟报等现象。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以上乡镇属于编造统计数据的,依照《纪律处分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经过我局执法人员第二轮检查,上述乡镇已在规定期限内得到纠正。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依法统计的氛围。因为《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和实施基本上依赖于统计部门本身,导致《统计法》的推动力不足,社会上对《统计法》的认识、关心、理解和实施还不够。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源数据质量。目前,由于民营企业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新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增加了统计人员配备、统计原材料和会计账簿设置等基础统计工作的压力和难度,不仅影响了源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影响了全县统计数据的质量。
第三,要进一步解决统计执法难题。由于统计数据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经济成果,它直接反映了各级领导的工作绩效。在统计执法实践中,“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种关系难以协调,对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难以获得相应的制裁。
我们将根据检查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存在的问题得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整改。
1、正确对待统计数据上报问题。所有统计人员都要了解统计工作的意义,责任重大;了解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树立“有事做”的工作理念,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思想,做好本职工作。
2、会同司法部门开展统计宣传检查,增强统计法规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开展劳动统计专项执法检查,并以此类推,形成强大的统计执法势头。
3、加强基层统计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目前,统计制度和方法改革步伐加快,新业务、新知识不差,基层统计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应加大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县局将直接培训乡镇统计站和重点企业的统计人员,在调查各种新项目的过程中,深入基层指导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总之,通过统计执法检查,建立统计执法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以维护统计真实性为核心,从自身做起,认真规范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汇总、审核、质量评估和数据归档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的.随意性。同时,要密切关注统计执法的突出环节,将执法检查贯穿于日常统计工作中,做到工作全面、定期
对于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一、调查目的
当今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xx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此次调查,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现状,找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撰写此篇调查报告。 二、调查途径
(一)公众方面的调查
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的公众认为“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与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2.5%。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
(二)企业方面的调查
说起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性污染,即企业。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方面的调查时十分必要的,他不仅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决定环境和经济发展能不能齐头并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份面向211个企业发放的20xx份,回收率高达86.7%的问卷中我们也许能对此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在样本中,囊括了轻纺、冶金、橡胶石化、能源、建材、机电及其它汗液分别占25。1%、7.1%、12.3%、4.7%、9.0%、26.5%和15.2%。按区域划分,商业、住宅区占22.2%。工业区占56.6%,农业区占14.4%。重点体现在老厂较多,污染大户多;城区企业多,国营企业多。此外据了解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污染,其中冶金、能源、轻纺、建材是污染大户。
此外据了解自20xx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比20xx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6.3%,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8.1%,提高了37.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提高了10.0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1351.3亿元,提高近3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飞跃吧。
企业的环保状况还体现在各企业环保人员的状况,据我们调查表明211个企业中,有121个企业拥有专职环保人员131人,平均每个企业一人。此外我们还对环保装置的运行进行了调查表明:“基本正常,无障碍”的占71.0%(全国平均数为50%);“有时出故障”为24.1%;“经常出故障”的为4.3%,而环保装置主要出现的问题为费用不足,专业人员少,故障率高以及其他问题。
(三)政府方面的调查
1979年9月,五届人大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和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制体系开始建立。之后,国家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十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立法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90年代,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消除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环境安全隐患奠定了法律基础。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限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加快治理污染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国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积极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国家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实施关停“十五小”企业,检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流域限批,提高执法效果。总体来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不
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 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