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 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总结(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一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能力。
(一)健康教育
1、领导小组的成立中心加强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中心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游晓燕任组长,负责辖区的健教工作的总体安排,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确保中心的健康教育活动保质保量完成。
2、按照c服务包要求具体落实
(1)中心设立健康知识咨询门诊,有专人负责,为前来咨询的居民进行解答,并做好相关咨询记录。
(2)在候诊大厅设有健康教育资料取放架,为居民提供有高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糖尿病中医保健、恶性肿瘤的防治、心理亚健康与心理疾病等12种以上的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其中有6种以上的中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由专人负责及时增补资料上架,以保证健康资料需求供给。门诊医生负责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指导。
(3)中心定期在候诊大厅进行健康教育影像资料的播放,内容涵盖常见疾病防治、高血压知识的防治、糖尿病饮食小常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中医养生等多方面内容,保证全年播放种类不少于6种。
(4)健康教育宣传栏:中心设有2个健康宣传栏,宣传栏面积为2平方米,距地面1.6m高。一年7期,其中中医药健康教育相关知识3次的要求实施,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宣传内容的更换。宣传内容主要以季节病的防治、慢性病的防治、妇幼保健、中医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每期更换宣传栏都留有完整的记录,包括主题、内容、日期、主办方和日期等图片信息资料。
(5)健康教育主题日的宣传:中心根据每年开展健康宣传、咨询活动不少于9次的要求,列出了全年卫生主题日的宣传活动时间,在活动当日,中心依据今年的主题宣日口号,以横幅的形式宣传下社区,不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社区为居民进行卫生主题日的义诊,为居民解答相关问题和健康指导,为居民发放主题日相对应的宣传资料。在高血压和糖尿病主题日,将为居民进行免费的血压、血糖筛查。活动有内容记录、日期照片、居民签到表、工作简报等信息资料。卫生主题日时间安排见附件2。
(6)健康教育讲座:中心今年将加强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在街办、居委会的支持下,加强健康教育讲座的知识面和覆盖群体,以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和中心工作人员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进行讲课。中心将在今年的业务学习中,通过继续教育、内部业务学习和诚邀上级医院专家为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覆盖率。
二、儿童和孕产妇
1、中心根据c服务包内容,在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相应的儿童保健服务,结合全民体检,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检测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中心加强辖区常住及流动孕产妇的管理,为孕妇建立“一卡通”,提供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督促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按照工作规范进行随访,做好登记工作。加强与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联系,及时搜集流动孕妇,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管理。对辖区的产妇及时进行产后家庭访视,家庭访视不低于3次。
三、预防接种在计划免疫工作方面,严格按照“c包”的要求计划免疫工作,严格按照指标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做好疫苗的出入库管理,帐实相符。
四、慢病管理
1、以公共卫生服务“c包”内容为基础,严格按照公卫卫生服务的各项指标展开工作,完成“c包”规定内容,继续坚持家庭医生团队作用,实行辖区包干负责制,各家庭医生团体应完成本辖区慢性病的签约工作,加强辖区慢性病管理,今年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率在20xx年的基础上增加10%(20xx年高血压795人,糖尿病336人)规范管理,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下社区进行慢性病的筛查工作,发现慢性病患者及时纳入管理,定期随访,定期进行体检。
2、中心除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数量,今年将着重加强慢病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规范》要求,根据患者的血压或空腹血糖值以及病情况,给予相应的医嘱和健康处方,对异常血压和血糖嘱患者半月随访,对未及时来访的患者,采取电话追访和下社区上门随访的方式。
五、健康档案管理中心将继续加强居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加强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利用全民体检、妇科三查等活动,不断完善居民的档案,今年由护理组牵头,定期对中心的档案进行完善。
六、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今年积极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开展辖区65岁以上老人的体检工作,完善老人的健康档案。
七、传染病管理
1、中心今年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报卡医生要确保卡片内容的真实性,钟林卫负责中心传染病卡的收集工作,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得出现漏报,误报现象发生。
2、积极做好辖区结核病、艾滋病的管理工作,对非住院肺结核病人做到一周内追踪和建档,建档率达100%,对已建档的病人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管理。今年中心新增加了1名艾滋病病人的督促服药工作,此项工作由钟林卫负责,严格按照区疾控的要求,及时完善各种登记,注意对病人资料的保密。
八、重性精神病管理今年中心应加强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分管此项工作的人员应积极主动与社区联系,搜索病员,并纳入管理,定期进行随访。
九、全民体检中心应积极开展全民体检工作,今年完成全民体检5千人。由许海波担任组长,负责中心体检工作安排,成立体检队,人员由中心各部门抽调。
十、中医工作
(一)业务水平
1、加强医疗服务,弘扬中医文化,以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中心。以名医坐堂诊病、中医传统文化,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融为一体,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社区活动,以充分满足广大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中医科继续把突出中医特色作为建设发展的“第一要务”,建立健全中医特色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中医技术,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在临床医疗的作用。
2、中心定期开展中医治未病。发扬中医特色文化,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以中医治疗疾病为主,采用中医中药辩证施治配合针灸、穴位注射、局部敷贴、和现代医学方法结合多种途径治疗内、外、妇、儿各种疾病。以发挥中医治疗疑难杂症优势,制定相应规范。加强中西医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扬中医传统技术,拓宽中医应用途径。中医科今年将继续开展火罐、针灸、推拿、火针、小针刀、熏蒸、牵引、刮痧、中频治疗仪,贴敷,ttp等中医诊疗。
3、中心运用不同的形式在使社区的居民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并了解一般中医药防治知识。使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建立中医药社区保健教育方案,并建立探讨机制,进一步提高社区中医保健水平。
4、中心根据中医适宜技术,加强运用中医特色开展慢病管理,加强辖区残疾人的康复管理和康复训练指导,建立康复指导档案。
5、中医健康教育,中心计划今年年为辖区居民开展中医类健康教育讲座4次,健康义诊活动4次,中医类宣传展板4期。
6、用中医中药开展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业务学习中心计划与贵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订对口支援辅导协作协议。为适应现代医疗的发展形势,将加强临床人员中医药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使全科医生各有所专长。中心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其中包括中医药业务学习知识。
十一、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中心今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全年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1次。
最新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二
2011年度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2011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市卫生工作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打造五大基地,建设五个万源”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继续发扬 “四十字”中心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内涵建设,深化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全面落实疾病控制、免疫规划、重大疾病防治及地方病防治、卫生监测、健康教育、业务培训等工作,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提高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疾病控制工作能力与水平,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扎实开展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级要求,按照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我市签定的《2011年疾控工作绩效管理责任书》,结合我市我单位实际,制定2011年度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加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确保直报系统正常运行,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卡片审核率达100%。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持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力争控制在220/10万以内。加强重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随访管理督导工作,慢病病人规范化管理率达60%。加大犬只伤人的处理和狂犬疫苗的接种服务工作,力争全年无病
例发生。
加强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及时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随访管理。网络报告及时率达到100%;新发现疫情个案流调率不低于7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不低于7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例不低于6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非hiv抗体阳性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抗体检测率不低于60%。开展预防经性传播的各项行为,干预暗娼540人,完成自愿咨询检测500人,完成10人抗病毒治疗任务,并按要求上报各种数据资料。
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格局,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全年发现病人555例(初治涂阳244人,复治涂阳48人,重症涂阴81人,重症涂阴以外的初治涂阴182人),dos覆盖率达100%。新涂阳病人治疗成功率达85%以上。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达95%以上,病人转诊率达90%以上。病人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病人追踪到位率达65%以上,病人家属筛查率达85%以上。
加强冷链运转和生物制品的供应管理。抓好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98%,卡证相符率≥95%,以乡镇为单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90%,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80%。抓好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根据《四川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所辖乡镇接种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力争100%的乡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接种信息化管理
- 2
最新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三
同志们:
今天召开机关总结表彰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明确任务,统一思想,再鼓干劲,在新的一年,把全市疾控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根据班子会议讨论的意见,我讲两个问题。
一、总结经验,坚定信心,增强搞好疾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疾控中心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理清思路抓发展,强化职能抓落实,狠抓管理促规范,整顿作风树形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业务工作上,我们按照“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工作思路,突出了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重点,全面落实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
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狠抓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传染病报告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了重大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强化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完善了网络直报质量评价与反馈制度。依托疫情直报网络信息平台,加大疫情监测工作力度,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媒介生物监测及防制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顺利实施。继续巩固和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五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扩免新增疫苗接种率达到81%。稳步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和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形成了规范运转的工作机制。加强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结核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五率”管理指标全部达到省上的要求,肺结核病人发现任务超额完成,病人治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新版指南换版和项目终期评估等重点结防工作全面完成,受到了上级项目办的充分肯定。
艾滋病控制工作深入开展。哨点监测、重点人群抗体筛查、自愿咨询检测、感染者和病人管理治疗等常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和防治常识培训全方位推进,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厂矿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涉核人员、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宽,农村饮水工程监测任务全面完成,疫苗接种服务工作规范开展。
地方病防治监测工作成效明显。8个监测点的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各种地方病得到稳定控制,全市实现了合格碘盐全覆盖,七县区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以伤害控制、糖尿病宣传和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创新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年和专项检查活动深入开展,以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为契机,诊疗业务工作数量和质量逐年增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院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第二,在疾控能力建设上,我们以认真履行疾控职能为基础,重点提升了三种能力。
一是以甲流防控和突发公卫事件处置为重点,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疫情防控是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我们全体动员,科学应对,快速完成了兰州成功学校返家学生的遣返任务,及时处置了七县(区)的暴发疫情,采取驻校指导、巡回检查、分县包干、接种疫苗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甲流疫情在学校、社区等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发展蔓延。同时,按照“一分处置,九分准备”的原则,加强
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 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心得体会简短总结(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