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篇一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环保意识,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让他们了解“怎样爱护”不算难,但要了解“为什么要爱护”却不容易。但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好表现,情绪易于激动。因此,教师将生硬的说教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理解、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要求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教师:小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单元。(板书:爱护)

2、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好表现,情绪易于激动。因此,教师将生硬的说教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理解、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要求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教师:小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单元。(板书:爱护)

2、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学校、小动物、花草树木……)

4、引入课题:小朋友说得真好!生活中值得爱护的事物很多很多,怎样去爱护,这就值得思考了。老师今天介绍一篇好课文给大家,大家一定会明白很多很多……板书:特殊的作业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2、学生回答:

a、特别是什么意思?

b、“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3、小结: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互动感知

1、自由试读

师:开书34

页,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小伙伴和老师、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小组学习。

3、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汇报识字情况。(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学生识字。

5、师: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带”“代”的读音相同,怎么组词,怎么区分?

“昨”“作”两个字的样子、读音相象。昨天——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作业——人来做作业,所以是单人旁。

6、检测识字:春姑娘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很多礼物。看——识字卡片。(卡片在黑板上组成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7、师:小朋友在识字时最喜欢作什么游戏?(开火车、猜字)

(猜字游戏: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四、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1、教师:小朋友很开心。猜字游戏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我相信小朋友还会认识的。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2、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我知道什么是特殊的作业,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出示多媒体画面)

b、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小丽想到了,说明她爱动脑筋。

……

师:小朋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弄明白了吗?(明白了)

五、引伸创造,发展感悟

1、师: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最好的,我想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以后他们一定会改正的。

小朋友,如果罗老师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你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照出来、唱出来、说出来、画下来……)

2、小组活动:准备一下,表现你对春天的热爱。

3、小组表演。

4、多媒体: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照片、图片。

六、创设情境、指导行为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公园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多媒体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小草、小花、树、小动物……)三块木牌子是干什么的?(写广告)写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不要乱给小动物吃东西。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3、小结:小朋友真不错!真正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

七、板书设计:

爱护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篇二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习作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篇三

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1。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理解妈妈说的话。

投影片

第二课时

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1、(出示投影片),抽学生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

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

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用“一一”画出来。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

a、学生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己去试一试。

b、学生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

生争论: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办法。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1、师讲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下就是几天几夜,河水涨了老高。外婆打电话来找老马,说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马听了十分着急,对小马说:”孩子,你先给外婆送点东西吧。”小马驮起面飞快地向外婆家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

2、请同学们帮小马想办法,把这个故事编完整。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篇四

1、说的文体特点 奇巧而善辩 文艺性的议论文

2、《马说》的寓意 比喻说理

3、虚词也的用法,体会文中的气

1、由马到意,透过文中情,体会文中气

2、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文学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文学研究

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 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起点,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3、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一) 课前 准备 1、马年说马 学生说有关马的成语,指名另一个学生解释

2、教师说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伯乐相马知己这个词的来历(见大屏幕)知己---彼此互相了解而情深意切的人 见《战国策---楚策四》

(二)韩愈其人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 请看下表

时间 原因 结局

贞元1116年(795800年) 求仕 不得志 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

贞元19年

(803年) 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 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卒于824年 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 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

学生齐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长寿。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三)关于说

奇巧---有形象 善辩有观点 文艺性的议论文

托物寓意,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理,是这种文体的特点。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看课外阅读《杂说一 龙说 》 (君臣关系 互相依靠,才有作为)

(四)学生读课文,感知文意?

(五)归纳整理字词?

?实词 古今词异义表?

词语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意义 今

古意 今已不用------祗 骈 槽枥 石

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第二节四个食读音 食1食4---shi 吃 食2食3----si 饲

?虚词 而 之 其 以 也

? 而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按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练习:

而 1、而伯乐不常有()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执策而临之()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之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马之千里者()3、策之 食之 临之()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3、不能尽其材()

4、其真不知马也() 5、其真无马邪()6、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以 1、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

也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不知马也()3、、不以千里称也()

(六)课文学习指导

? 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首句--- 千古感叹 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次句---愤愤不平 千里马倒常有,可没有伯乐发现,愤世嫉俗。

末句---描写千里马的终身遭遇,不以千里称也也 肯定语气,寄予无限同情。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马的特点 特别能吃,因此特别能跑。

次句---全节之关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以上冷峻陈述

末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层层蓄势,反问作结。也 反问语气,愤怒谴责食马者 害了千里马,向读者寻求公道与正义。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首句---活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的丑态

神态 [执策而临之] 洋洋自得 愚妄浅薄

语言 [天下无马] 有眼无珠

末句---发表感叹 归结全文中心 不知马

其真不知马也()也推测语气,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句末可以用!(强烈的讽刺感情)?(推测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七)归纳寓意,附板书设计 ,并作课外拓展。

? 学生思考: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乐与千里马来比喻什么

板书设计 ?

马说

韩愈

伯乐---- 不知马---- 食马者----

(愤怒谴责) (辛辣嘲讽)

千里马----

(无限同情) 知马

害了马---- 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课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愤出奇文

---中国古代怀才不遇文学初探

1、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写了些什么作品?

2、 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山水风景,男女之情,咏史怀古,托物寓意

3、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古代文人哪一位?

a韩愈 怀才不遇文学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将上述你的观点 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篇五

1、 能快乐的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

2、 鼓励幼儿听音乐大胆想象动作,促进幼儿间的交往。

准备

音乐 录音机 贴物 天线宝宝头饰

重点

鼓励幼儿愉快的参与音乐活动。

难点

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听音乐想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动作。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提问

一 律动:幼儿(天线宝宝)与老师(天线姐姐)一起愉快进入活动室。

二 老师与幼儿一起来跳有趣的天线舞

三 韵律活动:天线宝宝

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音乐动起来,对一些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 要及时奖励。,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欣赏音乐1—2遍。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动作。

3、鼓励幼儿听音乐找朋友一起玩。

4、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2—3遍。

四 听音乐和宝宝一起出活动室。

1、天线宝宝,我们一起去玩,好吗?宝宝,你们看妈妈屁股上是什么呀?气球动来动去,你们能追到它吗?来,试试看吧!

2、刚才你们玩的开心吗?瞧!我们的头上有什么(天线) 我们的天线会跳舞,一起来试试吧!好玩吧!

我们的天线(头)会跳舞 ,看看还有哪里动动我们的天线会跳舞呀!

1、你喜欢这首曲子吗?让我们一起动起来跳舞,好吗?

3、刚才妈妈找了一个天线宝宝一起来玩,我们宝宝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好吗?

孩子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天线宝宝又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动画人物。设想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舞蹈中获得自由表达的空间,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这样可以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丰富而广阔地天地。 通过这个活动也可以很好的体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是(5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