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优良传统心得体会及感悟 传统经典心得(九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感悟优良传统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看了刚才的短片《中国梦》,深有感悟。“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近代以来,无数有志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点燃了自己的青春梦,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铸就着伟大的中国梦。青年作为国家民族建设和发展的栋梁,在各个角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想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的青春梦想是什么?
依稀记得,懵懂孩提,恍如昨日。一算命先生对母亲说:“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是一位教师……”记忆中只觉得那位算命老先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样子很好笑,熟料,他的这句谶语却成了我一生追逐的梦想。也忘不了大学的第一堂课,讲授古代文学的王教授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将来从事的是语文教师的职业,为人师,必有为师之德,也必有渊博的学识。希望你们树立学科自豪感,静以苦读,动以创新,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大三的下学期,学校安排我们去洛阳市的各个县、乡进行教学实习。时至今日,回忆起那段与学生们共处的美丽的日子,一种感伤就会飘然而至。此行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愿做一盏灯,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去点燃他们的梦想,也成全自己的梦想。
我深知自己的知识水平远远达不到“一盏灯”的要求,为了梦想,我毅然选择了继续学习。在靖江王府的校园里,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读书万卷,知书海之浩瀚。”也深刻体会到了“书声朗朗,恐胸中墨水之匮乏;神思悠悠,急天地奥义之不参。”的心境。
转眼又是金秋,我从一个追梦的人变成了一个要成点燃别人梦想的人。在心底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份量。我的课堂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该以何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又期待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无数个问号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在寂静的夜里困扰着我。所幸的是,生本教育为我指明了方向。我特别认同它的一个教育理念就是:推进阅读。
阅读,从来都是关涉中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行为之一。除了课内阅读,还有课外阅读。我经常告诉孩子们,课外阅读往往更加自由,更宽泛,也更有乐趣。希望他们可以在这一片天空中采撷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云朵,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本书,找到自己所渴望的人生暖意所在。通过大量的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心中立起一个精神标杆,进而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学、美学乃至精神世界的建构。挪威儿童文学家乔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期待着将来有一天,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我们每天要刷牙一样必不可少。”同样,我的梦想就是:孩子们用双眼看到的文字、用双手触摸过的纸张,有足够的的力量变成一个无限大的世界,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能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光芒。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让他们的一生都有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相伴,让孩子们体悟到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气、什么是信念!
在追求这个教育梦想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努力。利用优秀的文学资源,向孩子们推荐大量的经典著作。但愿这种推进阅读的教育能够培养起孩子们的文学趣味,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让孩子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收获。通过阅读去打造孩子们坚实和宽广的精神世界!
曾子有言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的确是长远而又艰巨。不过我相信梦想的份量,没有梦想的生活像是游走在空气里,随风飘散,有梦想的生活才会沉淀下来,时时刻刻附着在心头。
路,还在延续……对教育梦想的追逐永不停止!
有关感悟优良传统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关于孩子初入小学,他们从幼儿园相对自由玩耍的阶段进入到小学主课1小时,辅课45分钟一节课,课间10-20分钟的学习节奏,从幼儿园班上2-3位固定在班老师到小学阶段更多的老师如主课老师、英语老师、音乐、园艺、体育等,孩子需要适应与不同课任老师的磨合,需要适合与班上20位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磨合,需要熟悉新环境,也需要适应新规则----。这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2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甚多的感触:它们很小很小却构成了我生活中教育的许许多多的细节与机会!愿与朋友分享如下:
初小体验!小学一年级生活教育感悟与分享
1、下午放学前,老师带孩子唱再见歌《太阳下山了》,并公布当天5位轮值生。当唱完歌曲时,有3-5个孩子会跑上来问我:老师,是我今天值日吗?有我名字吗?我上周期做了-----。我此刻的任务是与孩子一个个确认,是否有他的名字、值日是周期轮值等等。
主课及其它艺术课,孩子会用到蜡块或蜡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要求使用三原色,即红黄蓝三色。每次使用前我再次提醒孩子:用这三种颜色呵!刚讲完有孩子问:老师是这个色吗、老师我没带来、老师他用绿色画----。
分享:孩子是需要被确认的。特别对于一些视觉学习型、运动学习型的孩子来说。同时建议:周一至周五,家长能抽出时间 助孩子确认书包内物品是否带齐----。
2、每天轮值的5位孩子中有3位左右的孩子会问:郑方老师,扫把在哪里、老师没有扫把了、老师擦布在哪里?----。其实从第一周起,扫把,擦布包括卷筒纸的摆放位置等已告之孩子,并放在稳定而固定的地方。
下课了,常有孩子问:“老师,我可以上厕所了吗?”一直以来,我有明确告诉孩子,下课可以自由活动了包括上厕所等。
分享:孩子是需要重复的。重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3、孩子扫完地跑过来说:老师我扫完了。此时我们需要去检查地面,并告之孩子哪里需要注意打扫,如桌脚,放睡垫附近、柜子脚---等地方。
孩子擦完桌子或拖完地问:老师擦布放在哪里?我们需要清晰地告之孩子:“擦布擦完要拿去洗,洗干净后再挂到外面竹栅上。”并随之要确认孩子是否已做到,并及时给以肯定。
分享:孩子是需要成人监护及协助检查的,以与之确认工作标准及效果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清楚每项工作的标准从而帮助他们以后生活学习中实践自我检查。
4、午休孩子开始寻找自己的垫子铺垫子了,有孩子问:“老师我睡哪”?“睡回你昨天的位置就好了”。“可是老师,那里没有位置了。”,的确,有些孩子常铺到别人位置上去。
分享:孩子是需要稳定的,并需要成人帮助他们定位,这定位不仅仅是我们在这里讲到的表面上的铺垫子----。
5、课堂有20位孩子,每位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及情况是不一样的,“用你的手来告诉老师,我需要帮助。”这是我每节课需要与孩子再次确认的规则。如果每位孩子需要的辅导时间是1分钟来计算的话,那么最后的那位孩子需要等待20分钟,或许更少或许更多。
分享:孩子是需要学习等待或一种等待的方式的。老师管理课堂规则需要公平公正。但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因为实践过程中常存在小小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特别工作在孩子世界上来说。等待对于我们成人世界同样存在,在这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学习了等待的?在这过程中,有愤怒吗?有放弃?有寻求另外的方法途径?-------同样,孩子现正在经历着这一切----。感恩同行!
有关感悟优良传统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有关感悟优良传统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题记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纵观前人,家风家训可谓是民之本,国之福
感悟优良传统心得体会及感悟 传统经典心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