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 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作文(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有关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月饼的来历
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8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中秋节”。
吃月饼是另一种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苏和饸,”,清朝阳光谱写到:“月饼饱装桃肉陷,雪糕甜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故事: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应是这样留下来的。
形容月饼和中秋的好词
金黄饱满、口感丰厚、皮薄柔软、色泽金黄、造型美观、风味纯正、甘甜可口。
春花秋月、风清月明、花容月貌、风轻云淡、花好月圆、皓月千里、朗月清风。
对于有关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二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2.一至六年级各班上交绘画2幅;三至六年级各班上交征文2篇。9月28日前上交少先总队,届时将进行评奖并在国庆期间展出。
主题教育活动时间:9月23—25日交流汇报。
对于有关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三
中秋之月
作者:石清祥
灯
亮了
你打开了窗户
把一轮明月
挂在了窗的上方
平实的柏油路上
湍流不息的车灯
匆匆而过
我禁不住的
想
人们啊
你们这是在
忙什么
疲惫的杨柏树
齐整的排在路两旁
那被圆月碰伤的树干
象被遗弃的老人
伫立街头
孤立无望
那被秋风揪动的叶子
犹如奄奄一息的肿瘤患者
摇摇欲坠
正面临着死亡
然而
枯木也许会逢春
落叶终究要归根
那么
你们这些不争的老树啊
哭什么
不远的地方
飘来了海的涛声
撞进了斯人的怀里
他
再次望了望那窗子里的灯影
不由得喃喃自语
我的心上人啊
你
到底在
想什么
灯
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 中秋的心得体会精选作文(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