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原理心得体会精选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教学设计原理心得体会精选一
1、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能联系诗歌内容说说赞美了小草的哪些精神。
3、联系上下文,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4、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学习诗歌,理解内容,并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联系诗歌内容说出赞美了小草的哪些精神,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
幻灯片
1、幻灯片出示小草图,欣赏歌曲《小草》。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学习诗歌第1小节
1、指名朗读课文第1小节。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幻灯片出示学习提纲。
4、小组自主交流学习。
5、反馈学习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2—7小节
1、总结学习方法,同法学习第2~7小节。
2、分组分段朗读诗歌。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4、作者在描写这些段落时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相关语句)
5、你知道每个小节都突出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吗?
6、能读出小草的特点吗?同桌互读。(说作用及体现何种精神,板书。)
7、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赞美小草吗?
1、学了这首诗歌,你能说说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赞美小草的呢?
2、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笔画一画你心中的小草。
上完《小草之歌》后,感触颇深。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教学时我抓住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本,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角色。抛出自学提示后,直奔中心抓住小草防洪,固沙,美化三大特点来讲解,再回过头学习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突出中心,环环相扣。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所以有些难一点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不敢举手回答。在指导朗读方面我比较笼统,比如小草的自信应怎样读,顽强精神怎样表现,如何读出小草的蓬勃生命力。如果我进行范读,再让学生读,就可以深入感悟诗的内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主题教学设计原理心得体会精选二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同时认识2个偏旁部首。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
挂图、生字卡片
1.(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对,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足球的自我介绍。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词)。
⑵自己读读词语,哪些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
⑶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出示长句子)
⑴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是怎么停顿的?
⑵指导读句子。
5.文中还有长句子,用老师教的方法读一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7.齐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示字旁、巾字底,两个偏旁的竖不同。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4.反馈:检查运、带的笔顺。
5.指导写字。
6.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录像片、生字卡片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纪、祝扩词。
1.自读第1自然段。
⑴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年纪一大把是什么意思?
⑶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自读第2自然段。
⑴为什么足球的年纪一大把呢?
⑵谁通过查资料知道:足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⑶足球那么风行全世界,原来可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你想说什么?
3.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⑵你能感受到足球是最流行的运动吗?说说看。
⑶为什么足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呢?
1.指名读得最好的3个学生读课文。
2.你能做个足球,向别人介绍一下自己吗?
3.指名介绍,评析。
历史长
17、我叫足球
给别人带来快乐
主题教学设计原理心得体会精选三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看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美景?——一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真美!就让我们在这春天的美景中散步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感情的朗读,特别要把读重音的字词在下面做标注。朗读后思考两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会读了吗?
检查生字词:分歧qí蹲dūn下熬过ao霎时sha粼粼lin
(四)归纳主要内容: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概括)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多媒体展:散步
(小)事件——(大)主题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浓浓亲情:尊老爱幼
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责任重大:整个世界
“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深入阅读,品味语言:
默读课文,品味这篇文章清新、质朴,但是却又意味深长的语言。
多媒体展示:把这篇散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字词句找出来,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地方打动了你?
师生交流,品味语言
重点: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儿子和母亲为什么是整个世界?这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母亲养育我,她老了,赡养她是我的责任;儿子是祖国的未来,养育他也是我的责任。其实这句话强调了我深深地责任感和使命感,富有哲理。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怎样朗读这段呢?又有柔情又要厚重,重音要读出来。
(三)归纳品味语言的方法
我想通过刚才的品味,同学们应该懂得如何品味语言了吧?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品味呢?
关键的字词句、句式、修辞、标点符号。
四、推己及人,感受亲情
(一)说一说你的亲情故事,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动。
(二)最后让我们用一首歌表达对的父母的感恩与祝福。
主题教学设计原理心得体会精选四
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1、教师在黑板上写“泉”: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
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
1、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
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1、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交流。
2、全班朗读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
⑴ 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
⑵ 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有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
2、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
3、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
教学设计原理心得体会精选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