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新规则心得体会及感悟 教育惩戒规则的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教育惩戒新规则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
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
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诧异了!
“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
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
“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回头问首先发言的“刺儿头”:“你还觉得作者有神经病吗?”
“嘿嘿!没有。如果溜掉了,以后遇见被撞的人就会不好意思。就是没遇见,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主动承认了,良心就坦然了,还多了个朋友,多好!”
我说:“是啊!与人相处,诚信是金。有时,尽管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诚信的人肯定会选择守法,选择诚信,因为它能让人处世问心无愧,活得有尊严,有魅力,活得更潇洒!”
反思:当学生的思维与常规相左,旁逸斜出时,如果采取“压”“绕”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创新火花就会胎死腹中。培养创新性人才,课堂气氛应该尽量宽松,学生心态应该尽量轻松,不“跪”着学习,不“仰视”教师,不顶礼膜拜“经典”,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现的可能。多元社会,导致人的价值观千差万别。别看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而内心世界却如万花筒一样纷繁,教师不能小觑消极的处世观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耐心。顺着学生,自己也信口雌黄抨击社会,是主动放弃了教师的`引领作用;避实就虚,让学生信马由缰,乱侃一气,更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因势利导,既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又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
2022教育惩戒新规则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2、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3、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4、一个行为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5、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
6、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7、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
8、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9、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10、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11、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12、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13、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
14、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15、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
16、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17、平时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18、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19、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0、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21、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22、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23、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24、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25、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条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优秀孩子哦。
26、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7、婴儿的情绪,是认识世界的反映。
28、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29、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30、幼儿的学习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读写算和各种技艺。
31、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32、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33、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34、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35、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36、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3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38、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39、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 99%eq(情商)。
40、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1、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42、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43、孩子最不喜欢什么家长? (1)、管得过多的家长(包办);(2)、管得过细的家长(监控);(3)、管得过频的家长(唠叨);(4)、管得过死的家长(霸道)。
44、家庭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1)、说服教育。(2)、表扬激励。(3)、榜样示范。(4)、创设氛围。(5)、心理疏导。(6)、行为训练。(7)、批评惩罚。
45、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46、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47、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48、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49、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50、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51、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5
教育惩戒新规则心得体会及感悟 教育惩戒规则的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