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教育戏剧是戏剧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运用戏剧元素、技巧、手法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运用在各个学科教学以及师生拓展等教育活动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则是在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教育戏剧在西方国家应用较为广泛,在我国应用较少,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教育戏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是将戏剧元素和戏剧的形式运用在心理课堂主题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即兴表演、戏剧排演、模仿、游戏等形式,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代入自己对某个角色的想法,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思考,进而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教育戏剧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意义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将教育戏剧运用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活动性极强的课程,而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较差,因而在课堂上表现出学习动机不强,参与活动不积极,懒于动手动脑等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中职院校有时仅停留于活动形式的表面,而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课堂教学实效性较低。这种课堂现状在男生占大多数的工科专业班级尤为普遍,如电机、机电、模具等专业学生。
中职学生喜欢新奇事物,崇尚自由,个性化明显,讨厌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教育戏剧形式满足了他们追求个性化表演的需求。在戏剧的表演中,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内容与形式不做过多限制,给予他们充分发挥与施展的空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戏剧创编的过程中
教育戏剧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