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技能赢未来心得体会范本 技赢未来心得体会500字(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8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技能赢未来心得体会范本一

会议时间20xx年7月23日

会议地点三楼会议室和酒店外场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记录人

参会人员酒店全体员工

会议主要内容

消防演习培训内容

一、在职员工必须具备的能力。

1、所有员工必须接受消防知识及实用技能的培训,必须做到一懂、二知、三会。一懂: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二知:火警电话号码119灭火器材的放置地点和位置,三会: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

2、结合酒店及员工所在岗位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消防培训。

3、定期做消防演习及消防知识的再培训。

4、入职员工须经过保卫消防培训后,方可上岗。

二、培训内容如下:

1、简单火灾扑救知识、逃生方法(理论知识讲解);

《1》简单火灾扑救知识:发生火灾时的处理程序

a、一般火灾的处理程序(以下不包括特殊情况)

1、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后应同时及时报警、同时组织灭火、同时组织人员疏散;

2、当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处理,必须尽快报警,边跑边呼叫,以便取得他人的帮助;

3、报警电话:公安消防队“119”公司消防控制室:内线:35630或者35606外线:3575630或者3575606

b、报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沉着冷静,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c、发生火灾时如何救人?

1、缓和救人法:在被火围困人员较多时,可先将人员疏散到本楼相对较安全的其它地方,再设法转移到地面;

2、转移救人法:出口被封锁时引导被困人员疏散到屋顶或其他安全地点,利用各种方法通知地面人员,等待救援;

3、架梯救人法:利用各种梯和登高工具抢救被困人员;

4、绳管救人法:利用建筑物的室外各种管道或室内可利用的绳索实施滑降;

5、控制救人法:用消防水枪控制防火楼梯的火势,将人员从防火梯疏散下来;

6、拉网救人法:发生有人急欲纵身跳楼时,可用大衣、被褥、帆布等拉成一个“救生网”抢救人员;

《2》自救逃生方法: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扑火、疏散并及时报警,必要时应利用各种通道逃生,如:

(1)利用就近门窗

(2)利用落水管

(3)利用成品布代替绳索

(4)利用消防水带代替绳索。如无任何逃生方法,可到地面人员看得到的地方大声呼救。

注意:逃生时应采用弯腰的姿势,并利用随身毛巾或衣物等捂住嘴和鼻子,以免吸入烟雾中毒,绝不能躲到某个角落里。

2、怎样使用灭火器,现场示范;

《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灭火类别本公司范围内所配备的灭火器均为abc类干粉灭火器

(1)、abc灭火器可以灭哪些种类的火灾

1、扑救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扑救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扑救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扑救e类(电气)火灾;

(2)、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手提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

2、到达火场2—5米(因火势大小而定)停下,拔下安全销;

3、一手握紧胶管、一手按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开始喷粉灭火;

c、使用灭火器时的注意事项?

1、最好将灭火器反复颠倒几下,使干粉易于喷出;

2、灭火器应对着火焰的根部喷(扫)射;

3、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口;

3、怎样使用室内消火栓,现场示范;

(1)、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消火栓箱门;

2、取出消防水带,向着火点展开;

3、铺向着火点水带的那一侧接上水枪;

4、水带的另一侧连接消火栓;

5、握紧水抢头及水管,打开消火栓阀门,即可灭火;

(2)、直流水可以灭哪类火灾

1、扑救

a类火灾;

2、直流水不可以直接用于扑救除a类火灾以外的火灾,直流水直接用于其它类时易造成火灾扩大,应将水柱朝火源的上空喷射,让水柱自然下落灭火,防止直接使用时水流过大造成火势的扩展。

(3)、使用消火栓时的注意事项

1、在消火栓箱门无法打开时,可以用周围的硬物将玻璃击碎;

2、消防水带应平铺展开,禁止打结;

3、直流水不可扑救带电电气火灾;

4、直流水不可扑救a类火灾以外的火灾;

4、怎样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方法,现场示范;扑救初起火灾:一般来讲,初起火灾燃烧范围不大,附近温度不高,燃烧蔓延速度较慢。这时,我们应该保持头脑冷静,抓住这一灭火有利时机,迅速组织人员就近利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并通过手报按钮、内线电话、无线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向消防监控室报警,同时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灭火人员应正确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快攻、隔离、堵截等灭火战术方法为主进行扑救。火灾被扑灭后应留人看守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逃生方法: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2、“保持冷静,寻路逃生”

3、“毛巾妙用,过滤烟毒”

4、“明辨方向,逃离火场”

5、“烟雾场所,匍匐前进”

6、“结绳自救,脱离险境”

7、“堵塞门户,固守求生”

8、“身处高楼,沿梯下跑”

9、“借助器材,火口脱险”

10、“走投无路,厕所避难”

11、“利用阳台,转移疏散”

12、“敲盆晃物,寻求救援”

5、怎样做好各部门防火意识(理论知识讲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是幸运的,但同时你也开始了一趟没有回头重来的旅程,因为生命不可以轮回!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现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0000起左右,死亡20xx多人,伤3000—4000人,造成直接损失达10亿多元。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各部门要严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能玩忽职守,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准确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所有设施,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现场灭火的实践能力。

三、消防安全知识问答

1.我国的消防方针是什么?答: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火灾的危害是什么?答:火灾的危害是给人类带来破坏、苦难、死亡。

3.火灾的特点是什么?答:火灾的特点:

(1)突发性

(2)多变性

(3)瞬时性

4.扑救火灾的几种方法?答: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四种:

(1)隔离法

(2)冷却法

(3)窒息法

(4)抑制法

5.燃烧的几个阶段?答:燃烧共分五个阶段:

(1)初起阶段

(2)发展阶段

(3)猛烈阶段

(4)下降阶段

(5)熄灭阶段

6.干粉灭火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答:干粉灭火器的结构为:喷嘴、压把、保险栓、气瓶、粉桶、粉管、胶堵等组成。

7.火灾现场逃生的途径有哪些?答:火灾现场逃生的途径有:门、窗、安全出口、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逃生滑梯、阳台、屋顶、下水管道、紧急出口等。

8、灭火器使用方法

a.提起灭火器,拔掉铅封和安全栓。

b.对准火源根部左右扫射。

9、两盘水带使用方法图

a.甩开第一盘,将第一节水带的一个接口连接在分水器上

b.将第一盘水带的另一接口,连接在第二盘水带。

c.甩开第二盘水带,将其另一端接上水枪,对准火源根部,左右扫射。

2022技能赢未来心得体会范本二

暑假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透过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礼貌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联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这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联,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

技能赢未来心得体会范本 技赢未来心得体会500字(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