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检验心得体会及感悟 电池实验心得(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电池检验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遥控器里的干电池、废旧了的手机电池、实验用过后的一号电池、以及计算器中、玩具中的小电池,你是怎么处理的?把它扔到垃圾桶,还是随手扔到地上?
你知道吗?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家伙,当它撒落在自然界后,日积月累,随着时间推移,外层金属的锈蚀,汞等有害物质就会慢慢地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经过雨水的冲洗进入河流,进入地下水。假若焚烧垃圾时,垃圾中废电池内所含汞便会以汞蒸气形式进入大气圈。据测试,一节一号干电池可污染1立方米土,12立方米水,一粒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一节手机电池可污染500吨水,污染4立方土。进入环境中的汞等有害物质,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通过动物的呼吸作用,通过饮水,通过食物链,问接或直接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长期蓄积难以排出,损害神经,造血功能、免疫能力下降,肾脏和骨骼受害等。废旧电池的随意乱扔将给环境留下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电池业对环境危害的特点归纳为六句话:“电池虽小,污染挺大,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期使用,长期危害。”
目前,社会上的废品回收站也不回收废旧电池,不过,废旧电池当中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呢,电池中的锌、锰、银、镍、汞、镉和铁等金属物质可以提取回收、炉渣还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每回收十吨废旧干电池,可以节约锌铁原矿720吨,煤168吨。
亲爱的小朋友、家长朋友们,为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坏境的忧患意识,z公益——香樟树志愿者服务站在此呼吁:
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它危害我们人体的健康,破坏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及水体安全和动植物的生存。
二、让我们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活动中来。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善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乱扔废旧电池,不用或少用电池,要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三、在家庭和街道上,看到废旧电池时,把它捡起来,进行分类收集,以利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做一个文明公民。
四、人人都来做保护环境的宣传员和维护者。广泛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做到人人讲环保,个个实践生态文明。
五、z公益——香樟树志愿者服务站在全市60多所学校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同学们收集到的家中、社会上的废旧电池。请大家养成不乱扔废旧电池的好习惯,积极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把家里或者亲戚朋友的废旧电池及时带到学校,放入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
六、废电池回收箱是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请不要随意放置其他垃圾。
亲爱的小朋友、家长朋友们,废旧电池的回收需要大家的热情参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卫士,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朋友们,携起手来,为营造绿色和谐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推荐电池检验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共同开发电动车市场,由乙方向甲方提供电动车专用蓄电池一事,经协商达成一致共识,特签定以下协议:
1.技术要求:
1.1外观:
蓄电池应有正负极、商标、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编号、出厂日期等标志,且标志应清晰、牢固、不易脱落;电池外观整洁。
1.2型号:
1.3外型尺寸及重量:
6-dzm-10:长(152±2).宽(98±2).高(97±2).参考重量(4.25±0.05)。
1.4使用环境温度:
胶体蓄电池在-20℃~50℃范围内能正常工作;普通铅酸蓄电池在-10℃~50℃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1.5放电容量:
单体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5℃环境中静置1~4h,以jb/t10262-标准放电至蓄电池电压10.50v终止,其放电时间不小于130min(允许3次循环)。
1.6大电流性能:
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5℃环境中静置1~4h,以3.0i2(a)放电5min,蓄电池端电压不低于8.4v(以12v系列为例),且导电部分不得熔断,外观无异常现象。
1.7安全性能:
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10℃环境中以0.4i2(a)连续充电5h,然后检查外观应无漏液及其它异常现象。
1.8耐震性能:
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10℃环境中,以正立状态紧固在振动台上,经受振幅2;频率16.7hz的垂直振动,1h后目视确认无漏液等异常现象且端电压必须在正常范围内。
1.9电池寿命:
按2.1方法充电,以jb/t10262-标准中6.11的放电要求,循环次数“胶体环保型”不低于450次,“普通铅酸型”不低于350次。
1.10端电压及组合一致性:
配对单只电压13.0v以上
电池检验心得体会及感悟 电池实验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