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习近平脱贫心得体会实用(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习近平脱贫心得体会实用一
习总书记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
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阅读面十分广,像《中国通史简编》等各种书籍,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习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自己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经提出了“五必读”,即读原著原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因此,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己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单位,我们要担负起引领国家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重任,支撑起打造航天强国的重担,就必须对系统工程、军事智能、大数据、云作战等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总书记有敢做、敢担当的作风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自己所在的单位承担的某些项目都是非传统领域竞争项目,靠着敢打硬仗的作风,才取得不断的成功。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前几年本单位刚进入某领域,团队去某单位开展试验,为了抢进度和不把风险留在后期,队员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以后,第二天在迷雾的清晨中又出发,最后仅仅用了7天便完成了该领域传统单位15天的工作任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做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勇于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
习总书记有勇于创新的胆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时候,属于实体经济短缺时代,习总书记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有云平台和航天云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觉得和习总书记当时的创新理念是相通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总体部建设,作为参与者,感到挑战巨大,学习完习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争取2020年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夯实智慧总体部基础,支持跨专业、跨厂所的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快速转化和复杂决策支持,开创研发和管理新模式,为建设智慧社会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觉得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航天人应有的贡献。
有关习近平脱贫心得体会实用二
“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各地干部群众对健康中国建设充满信心。大家表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创新改革理念,凝聚改革力量,寻求改革共识,力做改革实干家和促进派,促进深化医改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增强改革的效率和质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扎实基础。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幸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群众感到不幸福、不健康,这与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发布,我们就在朋友圈里第一时间分享学习了,讲话令人振奋,鼓舞人心。”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聊城市工委主委孙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鞭辟入里,既中肯又接地气,很有指导性。
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依然存在、“以药补医”机制仍未破除……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制约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郑进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满足全国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不以改革的方式、不用创新的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以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才能破解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所面临的难题。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今后医药卫生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孙菁认为,改革方向有了,还要落到实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能督查的具体方案。
“这些年工作越来越好做,农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让老百姓看病得了实惠。”已经在山区行医30多年的全国医德楷模、山东济宁泗水县苗馆镇村医刘庆民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及“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这必将给后继乏人的乡村医生队伍注入巨大活力。
“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感觉重任在肩。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周海祥说,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是涵盖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的核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是核心制度建设取得突破。
“这是一场长期的、持久的、全面的改革,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强化核心制度的改革,强调做好部门协同和统筹规划,并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困难和矛盾,制定解决机制,消除改革阻力,这将确保改革深入持久开展。”周海祥说。
对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孙菁认为考核医院不应以创收多少为标准,而要将病患满意率、出院病人病情追踪、与基层卫生院合作等纳入考评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不仅仅是提高工资,像允许医生多点执业的改革措施,更需要顺畅落地。”孙菁说。
全国卫生与
有关习近平脱贫心得体会实用(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