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湖南培训心得体会 参观吐鲁番博物馆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吐鲁番湖南培训心得体会一
新疆的吐鲁番有两座中国现存最完全的古城遗址,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分辨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被称为吐鲁番盆地中一对作风不同的“姐妹城”。它们在阅历了多少千年的风风雨雨后,现在固然只留下断壁残垣,然而当年巍峨的城墙仍然气概恢弘,深陷的护城河轮廓仍历历在目。下面让我们带着访古探胜的心境,先去参观一下高故城吧:
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国的历史
游客们,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即木头沟河的三角洲地段,这座驰誉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后为麴氏高昌王国和回鹘高昌王国的都城,历尽繁荣,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主要门户。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来先容一下它的得名跟历史。
高昌故城,维吾尔语中称为“亦都护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北史高昌传》中称它因“地势高敞,人嫡鼎盛”而得名高昌。
据历史记录,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当时称为“高昌壁”或“高昌垒”,汉、魏、晋历代都曾在此设立“戊己校尉”,治理屯田,抵抗匈奴,故又名“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首创了西域郡县制的先河。高昌建国事在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车师国消亡,柔然破阐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从而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南北朝时代,这里诸王争霸,但国号仍为“高昌”。公元604年,唐贞观年间,高昌王勾搭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国,将高昌改称“西州”。公元9世纪末,由漠北西迁到此的回鹘人树立了回鹘高昌国,仍臣属中原王朝,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1208年,高昌回鹘则顺成吉思汗,称“畏兀儿王国”。1283年,高昌城毁于战火,高昌回鹘王国灭亡,至此,高昌城被废。纵观高昌故城的历史演化,历经1500多年,其间由盛及衰,演绎了一部西域部族的兴亡史。
高昌故城遗址→ 高昌的对外交换→ 高昌文化
游客们,当初我们来到了高昌故城遗址。只见残破的城墙全用黄土夯成,假使登高瞻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矩的正方形;分内城、内城、宫城三部门。布局似唐代的长安城。外城呈正方形,周长5.4公里,城墙最高处达11.5米,城基宽12米。内城居于外城正中,周长3600米,现仅存西墙980米,南墙850米。宫城居于外城城北。请看,前方那数座高3米至4米的土台称为“可汗堡”,就是原回鹊高昌的宫廷所在地。这里挖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富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吹打图优美壁画,记载了故都昔日的繁华。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的能城有12个门,市内屋宇星罗棋布,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等建筑,总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密集的民居和街市坊肆建筑群,风格与交河故城类似,下挖为院,掏洞为室,不必木料,为吐鲁番一奇。
汉唐以来,高昌是衔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运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明的荟萃地。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度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炸药、印刷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当时的居民先后信仰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泼、最发达的处所。
高昌王国壮盛时期;还孕育了丰盛的高昌文化,成为高昌的可贵遗产。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不言而喻。但高昌究竟属于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甚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因而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状态丰富而有趣。此外,高昌人的衣饰也非常讲求,并善于制造美食。闻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高昌人的自豪,它以浓郁的异域风情和丰硕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时风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中,成为中西融会的文化珍宝。能够这样懂得,高昌故城的魅力,在于其深沉的体裁底蕴,使之成为代表西域历史的典型和标本。
讲经堂遗迹→ 唐僧玄奘与高昌
游客们,高昌故城放弃当前,被开垦为耕地,大局部地面建筑无影无踪,遗址保留较好的除城墙外,还有外城西南角的一座寺院,下面就让咱们乘着“驴的”前往参观。
各位游客,请看这座大佛寺遗址,占地近1万平方米。细心察看,这座佛寺的山门、讲经堂、大殿、藏经楼、僧舍等建造布局,仍历历在目。从修建特点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剖析,其修筑年代属麴氏高昌中期,约为隋代所建。
说起这座佛寺,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还曾到此讲过经。相传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玄奘29岁时,为了进步佛学程度,不畏艰险,从长安动身西行,沿丝绸之路到佛国印度游学取经,历时17年。因为玄类取经起初并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撑,他只能夹在西域商人中出行,由于不政府发给的公文,路上还曾受到缉捕。然而玄类在战胜了重重艰苦以后,不仅从印度获得了佛经,而且返回故乡,著书立说,改正了海内僧侣对佛经种.种不准确的说明,成为最具名誉的一代高僧。
对于吐鲁番湖南培训心得体会二
高昌故城为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面40公里的火焰山脚下,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高昌城滥觞于西汉时期的屯垦戍堡,从军事据点发展为郡县级城市和地方政权的都城(间或为中央政权辖属的州县),大致经历了高昌壁、高昌郡城、高昌国都、唐西州城、回鹘高昌及高昌回鹘国都五个历史时期。至明初城址废弃,历经1400余年。公元前48年,西汉政府始于吐鲁番“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于高昌设据点,称“高昌壁”。东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0xx年),改名为“高昌垒”,隶属凉州敦煌郡。公元320xx年西晋亡后,高昌为前凉领地。建兴十五年(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0xx年),在该地设高昌郡。公元376年之后,高昌先后隶属于十六国的前秦、后凉、段氏北凉、西凉、沮渠氏北凉政权。公元442年9月,沮渠氏北凉政权统一了高昌地区,据高昌为政治中心。公元460年,高昌独立建国,高昌城正式成为国都。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国,以其地置西州,高昌为西州治所,同时亦为高昌县治所。公元792年,西州陷于吐蕃。公元866年,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攻占西州并在其地立国建都,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公元十二世纪时,高昌回鹘一度处在西辽统治定;十三世纪初又成为元朝附庸国。公元1283年前后,高昌回鹘王室被元朝东迁至甘肃永昌,亦都护高昌王名义上仍保持对高昌地区的统领权,但高昌城从此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公元1383年,黑的儿火者即位为别失八里察合台汗,率军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圣战”,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高昌城因此毁于战火。
高昌故城现存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墙的遗址。
外城城墙:平面轮廓呈不规则方形。周长约5440米(北墙1320米、西墙1370米、南墙1420米、东墙1320米),围合面积198公顷(以城墙外缘计)。各面城墙保存状况不一,约有一半以上的墙体残损严重,墙体普遍存在裂隙。墙体大多残缺,可见多次修补贴筑痕迹,上部多处以土坯补砌。残存的墙基厚9~12米,墙体最高约达10余米。墙体以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留有上下数层絍木孔,孔内衬土坯,呈方孔状。墙体外附墩台、马面,做法与城墙相同。
内城城墙:东墙缺失;西墙北段仅存数段残墙;南段有墩台状遗址,残高约8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墙体掏挖、穿行现象严重;南墙西段残缺,中段与东段仅余缺损严重的墙体残段;北墙残存西端及中段,周长约3420米,围合面积约80公顷;残存的墙基厚10~11米,高度不等。墙体夯土筑成,可见上下数层絍木孔痕迹。墙体残损严重,表面普遍存在裂隙。
宫城城墙:现状仅存南、北、西三面,东墙缺失,规模不详。墙体均为夯土,可见絍木孔痕迹,残高6~8米。
高昌故城遗址座落在吐鲁番盆地北缘与火焰山南麓戈壁滩接壤的冲积平原地带,周围地势平展。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稀少,极端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日照3049.5小时;高温期长;温差大,平均温差14~15℃; 极端最高气温47.7℃;无霜期在220天左右;年降水16.6毫米,蒸发量在2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30%左右。
对于吐鲁番湖南培训心得体会三
各位游客:
众所周知,全国最热点的地方是吐鲁番,而吐鲁番最热的是方当推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夏季最高气温达47.8℃以上。每当盛夏,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烟云缭绕,十分壮观。
火焰山的得名→山体特色
游客们,透过车窗,我们看到前方那座东西,犹如火龙横卧在吐鲁番盆地中央的赫红色山体就是焰山。
火焰山的得名,主要源于其外观形态。瞧!火焰山基岩裸露,赤褐色的砂岩在烈日的照耀下灼灼发光,炽热的气流滚滚上升,宛如万道烈焰熊熊燃烧,“火焰山”之名,即由此而来,火焰山在古书上称为赤石山,维吾尔语中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红山。唐代诗人岑参次经过火焰山,写下了“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山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诗句。明代旅行家陈诚也曾写诗描述道:“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末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可以称得上是对火焰山的生动写照。
火焰山的山体呈东西走向的狭长状,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为831.7米。别看火焰山外表寸草不生,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在山体处,却隐藏着许多道浓阴蔽日、田园如画的沟坎峡谷,著名有葡萄沟、吐峪沟、桃儿沟、木头沟、胜金口峡谷等。在这些谷中,溪涧萦回,瓜果飘香,花木葱茏,景色迷人,俨然一派“火洲”中的“花果坞”景象。
火焰山的形成→最佳观察点胜金口
或许有的游客会问: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距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要追溯到1.4亿年前,当时由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出现短小的褶皱,地壳发生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逐渐形成了山脉的雏形。此后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加上特殊的气候环境,就呈现出如今的地质形状。
游客们,前面就是观察火焰山构造的最佳位置胜金口,请各位下车,在有“火焰山”标志的石座前摄影留念,然后再听我讲解。
胜金口西距吐鲁番市30公里,连接新疆与内地的312国道,依傍木头沟河横切火焰山而过。胜金口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于胜金口的名字,还有这么一段来历:从前当地的老百姓把胜金口叫做“渗尽口”,那是因为木头沟河水流出天山后,
吐鲁番湖南培训心得体会 参观吐鲁番博物馆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