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巡检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化工厂巡检工安全心得体会(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化工厂巡检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一
第一天由工人师傅带我参观了生产线、给我们进行了入厂安全讲座。
第二天我就正式进入车间参加生产。由于厂里对大学生比较照顾,同时也担心产品的质量所以我和其他三名工人一组,也包括那名带我参观生产线的工人师傅。
这次打工我被安排在xxxx钠、亚xxxx钠生产车间。(以下是对车间的介绍)
该车间主要产品为xxxx纳和亚xxxx钠,所用的原料是氨气和氢氧化钠,所经过的工艺流程有:氧化、吸收、蒸发、结晶、转化。
一、氧化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原料之一的氨气经与空气的高温氧化后生成氮氧化物,作为下一步吸收的原料。
二、吸收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氧化岗位产生的中间产物--氮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实现氮氧化物的吸收,生成最初的钠盐。
三、蒸发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吸收岗位产生的钠盐反应液进行蒸发饱和,以形成过饱和溶液,用于下一流程的结晶。
四、结晶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蒸发岗位产生的过饱和溶液进行冷却结晶,并将形成的晶体和母液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最终得到产品和母液。
五、转化岗位
该岗位可以说是一个中间循环岗位,其任务是将结晶岗位产生的母液(含未反应的碱液)与钠氧化物反应,进一步生成钠盐,并将本岗位产生的钠盐送入蒸发岗位重复进行上述工艺,本岗位是生产循环的中间载体。
我们一组是在吸收岗位,我本身不是化工专业的,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就被分配第五道控制程序,同时由那名工人师傅给我做一些必要的示范,指导,同时起到一些监督作用,避免我的失误给生产带来麻烦:第五道生产控制程序相对简单,负责输液泵的工作,就是注意循环水泵的润滑、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并做好评细纪录。
现在的化工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人劳动相对比较轻松,但是一般一个产间一班就一个人,一班的时间是8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的工作真的是十分单调,面对着没有丝毫生机的仪表板和电流表,让人全然提不起兴趣,但是随着与工人师傅共同工作的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现在只是短期性打工,没有过多体会到工作的压力,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假若这份工作就是我的经济来源,有上司的批评监督,有固定工作时间的约束,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身体和精神的压迫感。那时的工作就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了,这时我就不会觉得这八个小时是多么的漫长,而是多么幸运了,毕竟只是暑假的实践性打工而已。大学是一个教育、培养的圣地,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途径与方式。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进入社会,
我总结了几点打工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二、要有自信,
三、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四、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对于化工厂巡检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二
化工一场有三套生产设备
1、 年产71万吨每年的乙烯生产装置
2、 年产8万吨每年的乙醇生产装置
3、 新引进的碳五分解装置
乙烯生产车间:
1973年8月29日,装置动工建设,1976年5月8日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乙烯。装置一轻柴油为原料,经过裂解、急冷、压缩、分离等工艺过程,生产出高纯度的乙烯、丙烯、氢气、液化气、碳四、碳五裂解汽油、裂解燃料油等副产品,为下游生产装置提供原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将3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建设,生产能力扩大到45万吨/年。设计负责人依然是美国和日本的两个公司,与1994年9月22日试车成功。1999年3月18日进行第二次改造,20xx年9月26日试车成功,达到了71万吨每年的产量,实产76万吨/年,而且生产的产品也逐渐变得多样。
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
本装置是乙烯装置的配套装置,环氧乙烷产品年生产能力17000吨,乙二醇年生产能力80000吨。年耗乙烯约53600吨。环氧乙烷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合成化学厂、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第三石油化工厂、天津市助剂厂等厂家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等,乙二醇产品主要供应燕化聚酯事业部、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等厂家生产聚酯纤维。产品广销全国各地,并有少量出口。
本装置是从日本引进,采用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cience design,简称sd公司)的专利技术,由日本曹达工程公司承包建设的,它是用纯氧在银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氧化乙烯,生产环氧乙烷,再经管式反应器加压水合,生产乙二醇。
本装置于1973年12月26日签订合同,1977年8月施工结束,1978年7月28日投产。1998年由中国石化北京工程公司进行改造设计,将装置生产能力由60000吨/年扩大到年产80000吨乙二醇。20xx年,再次与中国石化北京工程公司合作,对环氧乙烷精制单元进行扩能改造,使其设计生产能力提高到17000吨/年。
乙烯生产车间:
(1)主要原料
裂解炉的原料主要包括石脑油、中柴油、尾油、烃(乙烷、丙烷)。原料经过预热系统。分子量大的时候就降低预热温度,分子量较小的话,就升高预热温度。进入裂解炉裂解出口温度科大800℃。
(2)能耗水平
由于采用的是高温裂解,所以主要能耗集中在反应装置上,高温裂解的反应装置是srt-iv型炉,该装置也是有鲁姆斯公司(lummus)设计的。动力消耗有蒸汽、锅炉给水、循环冷却水、电、
化工厂巡检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化工厂巡检工安全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