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得体会8如何写 心理方面怎么写心得(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心理学心得体会8如何写一
【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对策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的工作,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大学生往往在社会上会获得更多的事业上发展机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党的要求、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很有必要,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就面临着高新技术的挑战、全球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多元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勇敢面对这种国际挑战,并能积极面对国内市场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的复杂环境。他们不仅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术、强壮的体魄,而且还要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怕挫折、执着追求、适应环境、克难奋进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才能顺应历史潮流而自强不息。
2、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生理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微妙变化的特殊时期,从懵懵懂懂的少年成长为青年,身体渐渐成熟,迈入人生最有生命力的特殊时期,交友、谈恋爱不可避免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步入社会能否及时就业、怎样就业也不可回避地摆在他们的面前。再加上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突变时期,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带给他们巨大的心理冲击。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容易造成心理发展的失衡。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祖辈、父辈的疼爱,养成他们依赖性强、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差、意志脆弱、孤僻不合作等不良习气,很难承受心理冲击。例如云南大学生马加爵的令人可悲的极端行为,为我们敲响了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警钟。观察、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况,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积极指导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克服不利因素,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修养,促进身心健康,这在当前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大学生生理成长的客观需求。
3、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倾向的刻不容缓的需要。
由于大学生处于激荡变革的年代,有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社会变革和生理变化的心理障碍,据有关资料表明,经调查在校大学生中有大约30%的学生出现过心理障碍,个别严重的学生无法继续读书而不得不退学,更有甚者发生自杀等极端行为毁灭了一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伤害,这种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4、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整个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心理背景,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心理素质在素质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素质的核心,在整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心理素质的涵义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关系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1、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着影响,具有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具有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很大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性。心理素质是对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承载体,心理素质是外部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互相影响的中介,在个体素质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心理素质的结构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导精神与责任感、互相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能力、耐挫能力与坚持能力。这些因素充分反映了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对整个人生、对自身、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和团体、对知识与信息、对实际事物、对困难与压力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泽奖。网络条件下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2] 朱红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教育[j]。《教育探索》,2008,(3)。
[3] 陈宏。大学生心(白话文★)理科学素养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对于心理学心得体会8如何写二
1、倾心服务,复印微笑。
2、全新人生,心的启航。
3、健康幸福,从心开始。
4、放飞心灵,解读心声。
5、用心为健康生活加油。
6、健康素质,阳光心灵。
7、对话心灵,快乐生活。
8、幸福知音,良师益友。
9、心灵有约,大爱无言。
10、春风话语,温润心灵。
11、温润心灵,影印美好。
12、身心健康,幸福领航。
13、贴心服务,温馨呵护。
14、心心相印,分分真诚。
15、心系华夏,服务大众。
16、化解阴霾,普洒阳光。
17、情系华夏,心心相印。
18、知音的摇篮,心灵的桥梁。
19、心灵的导师,健康的益友。
20、倾听心声,指引心灵。
21、心系华夏,印证健康。
22、心理辅导,与您心心相印。
23、心系神州芸芸,印证华夏朗朗。
24、诚信誉华夏,暖心进万家。
25、心灵的朋友,生活的知音。
26、用心净化华夏子孙的灵魂。
27、万众一心,健康你我。
28、专业心理辅导,服务心理健康。
29、服务身心健康,和谐幸福领航。
30、温润华夏心,荣镌中国印。
31、情理交融,心灵沟通。
32、倾听心声,快乐心情。
33、舒畅心情,快意人生。
34、敲开心灵的大门,留下你温暖的印记。
35、打造美丽的心灵,享受激情的人生。
36、用你的力量,传递爱的阳光。
37、最真诚的倾听,最恳切的告诫。
38、领航心理服务,和谐幸福生活。
39、领航心理专业,服务身心健康。
40、呵护心灵,优化生活。
41、心灵期待,健康未来。
42、寓情寓理,给每个人快乐的心境。
43、用科学用真情,祛除病人心中的隐痛。
44、给你心灵解放,给你美好印象。
45、心心相印,给你一个明朗的天空。
46、世界的微笑,由华夏心印开始。
47、沟通才华出众;惠行春风夏雨。
48、将我的爱与你的爱一同印在一起。
49、专注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
50、走进内心世界,让阳光温暖心扉。
51、与心灵相约,一同寻找生活的真谛。
52、温暖华夏心,幸福神州人。
53、与您心心相印,走出灰暗阴霾。
54、本是华夏同根生,心有灵犀一点通。
55、让我帮你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照耀你的心扉。
56、我们治愈的不是身体,我们治愈的是灵魂。
57、爱自己,让心灵露出健康而灿烂的微笑。
58、华夏同文理念合曲,洞知齐朗心映生辉。
59、给您最满意的答案,是我们穷尽一生的追求。
60、我们的存在,是解惑行业最好的证明。
对于心理学心得体会8如何写三
一学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关注下,始终坚持做好日常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既有教育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又具有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材篇幅短,文字叙述少,课时量也不多,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生物学、美学诸多学科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有较严密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了上好这门课,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查找资料,研究教法,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1、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
现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为依据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全套书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又力求用简明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突出了安全、救护、心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我严格按教材的知识程度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实适当内容。
2、在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时,我运用图片、游戏等乐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做知识的准备和教具学具的准备。
从“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用为中心,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课堂进程的引导者。本学期,我努力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尽量做到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心理教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音乐、讨论等多种手段。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使每位学生在课堂进程中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真正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了学生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使
课堂环境更加融洽,课堂效果更加明显。
2、穿插游戏寓教于乐
在导入新课时我总是采用猜谜语、听故事、播放课件等形式一激发兴趣;在讲重难点时采用分组讨论、猜一猜等形式来化解难点;在巩固练习时采用读儿歌、找朋友等形式加深印象,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如:教学《》这一课,首先放录像,让学生说说小红做得对吗?以这种形式引出课题,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效果很好。
3、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文化知识少,理解能力较弱,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爱听故事,看图画,好摹仿,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具,采取教儿歌、歌曲、做游戏、讲故事、实物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对健康教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4、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对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指导,提高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会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而个性问题与特殊问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服务形式有:(1)、面谈。我们对心理辅导室完善了辅导制度,力求为学生创
心理学心得体会8如何写 心理方面怎么写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