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字保卫战心得体会和感想(7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汉字保卫战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
在我小时候,爸爸总喜欢拿着摄像机给我拍段子。有一段视频,爸爸现在还不时地放给我看,那是我第一次看书的样子。小小的我坐在床上看书,很认真,很专注。视频里的我翻完了一本书,朝着爸爸说:“八八,我要‘猪’”“不对,应该说‘爸爸,我要书’”,爸爸笑着纠正我的发音。我从小就喜欢书,喜欢与文字打交道,大概是爸爸非常期望的吧。
“姐姐,我说话发音标准吗?”我对于自己说话清楚而十分得意,常故意在姐姐面前显摆。“你这算什么,我还认识许多的字呢!”姐姐自然不肯输给我。她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指着上面的符号说/:“这个你认识不?这是什么字?”“这个,这个……我不知道,等我跟你一样大的时候,肯定会知道的!”“这是‘雨’字,这么简单的汉字都不认识。”汉字?汉字就是这些符号啊。看着姐姐能独立看没有注音的书籍,我羡慕极了。
上了小学,从学习拼音,到习字;从组词、造句,到看图写片段,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看的书也越来越广,我已不满足那些带拼音的简单故事书,开始涉猎爷爷和爸爸书架上的书籍,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等等,虽不完全看得懂,但我内心的世界因此而广博,我为人行事的准则因此而明晰,我为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所折服。
当我能够把眼睛看到的、心里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时,我是多么兴奋。我准备了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坚持每天一记。每一次的写作,我都当作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现在,每每翻开日记本,一页页,一行行,记下的是我眼中的世界,连同我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中国汉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是中国人民创造性智慧的伟大结晶。中国汉字,方块字,在书法上,要柔则柔,要刚则刚,世界上没有比它更美妙的了。
中国汉字,我的生活因你而精彩!
对于汉字保卫战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光明网做了一件好事,它的“汉字书写调查”,用确凿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这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高达96.4%的被调查者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决不能放弃”。
堪忧的是现实,欣慰的是情感。
汉字承载着历史记忆。书写汉字是感受中华文明和艺术精神的通道。但是,现在的汉字书写面临断流的危机。我们在焦虑:决不能放弃书法这门艺术的文化情感,能否改变“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的事实。
汉字书写下滑的原因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分析起来,缘由种种。最直接的原因是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导致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
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20世纪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终究还是笔,汉字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书写”传统犹在。
第二波换笔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起初是计算机普及,继而网络覆盖,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机”换“笔”,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键盘上的“敲”,鼠标上的“点”,字库里的汉字就蹦出来,省心又省力。
不论是被动裹挟还是主动顺应,20世纪的两次换笔,速度一次快过一次。处理文字的工具越来越进步,手段越来越便捷,效率越来越高。
当我们欣然陶醉科学技术之赐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多年的汉字书写,现在也成了“文化乡愁”。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向来是从蒙学开始。西周学童(当时叫“国子”,限于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称为“六艺”,这些科目,与今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正相吻合。其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此后,不论官学、私学,汉字书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科目,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古代的.课吏、科举制度,曾对汉字书写教育、书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1920年清朝取消科举制度,书写汉字主要依靠学校传薪续火。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练字是学生的每日功课,古人称为“日课”,一本字帖需反复练习,这也是“学而时习之”的学。
在练字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毛笔,学会书写技巧,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力感,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这样的能力,古人称为“童子功”、“基本功”。古代很多大书家是以“功夫”著称,汉朝的“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陈朝书家智永,登楼不下,学书四十余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练字时,掌管记忆的脑前叶会特别活跃,所以,练字也是“练脑”,可以增强记忆力。
对于汉字保卫战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汉字教育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颁布,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意见中对落实书法教育提出了各项要求,同时提出要加强书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书法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水平,重视书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写字教学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
1、
对于汉字保卫战心得体会和感想(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