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至上的心得体会范文 生命至上警钟长鸣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分数至上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2.把下列假分数改写成带分数。
3.把下列带分数改写成假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发生错误的情况,加强个别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
教师: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应该怎么办?(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
教师:那么在分数除法中有带分数的,应该怎样计算?(也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例5中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独立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将除法转化成乘法的同时是否将除数改写成它本身的倒数,约分是否有错等。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教科书第39页中间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6。
(1)准备题。
①的3倍是多少?②的是多少?③的是多少?
教师:这三道题按照题意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按照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教师让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2)教学6。
教师出示例6:
教师指名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教师:如果例6中的一个数已知的,那么求一个数的几倍应该怎样计算?(应该用乘法计算。)
教师:从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看,例6怎样解答比较方便?(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
教师:应该设什么数为未知数x?(设这个数为未知数x。)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巡视时,注意学生设未知数、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4.做教科书39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设未知数和书写规范方面的问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第1行的小题。
让学生装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的前2个小题。
让学生装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第3题的第(1)~(3)题。
第(1)题: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方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2)、(3)题:让学生装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装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列方程式的?(根据乘法的意义。)
4.做练习十的第5题。
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十第1题第2行的小题,第2题的最后一个小题,第3题的第(4)题,第4题。
2022分数至上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3、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地进行简便计算,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
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
1、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的的运算。
(2)一个数(整数或分数)乘分数,就是求的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
3、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
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用相乘的积作,用相乘的积作,能约分的要先,然后再计算。
4、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
在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法中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经常要用到的运算定律有。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乘除混合运算的,遇到除以一个数,就转化成这个数的
然后采用一次约分的方法计算。(2)四则混合运算的,按先后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再算。
7、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注意:1的倒数是,0有倒数吗?
8、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两者相除多得的商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或相同的数,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9、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
分数
巩固案
>
(一)填空题:
1、40分=()小时3/5千米=()米23×()=11.5和()互为倒数。
2、()∶8=1.2∶()=0.75=()÷6=()折=()成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4、把盐和水按1∶19的比例配成盐水,盐占盐水的()(填分数)
5、一根钢材长6米,若用去1/2米,还剩()米;若用去它的1/2,还剩()米。
6、甲数是乙数的1.6倍,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7、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4小时,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
8、一个数的2/3是24,这个数的5/6是()。
(二)判断题:
1、1米的1/2和3米的1/2一样长。()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3、如果a÷b=4,b就是a的4倍。()
4、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
5、王芳看一本200页的童话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应从40页看起。()
(三)计算:
2×3/4=3/8×6=3/10×2/3=7/25×15/14=6/13÷4=5/7÷5/2=
30-1.6÷4/15=3/5×1/2 3/5÷1/2=1/5÷6/25-7/2×2/8=(0.75-3/16)÷(2/9 1/3)=
(四)列式计算:
1、8的2/7与5/7的8倍的和是多少?2、18的5/27减去3/7是多少?
3、2/3与5/12的和的6/7是多少?4、42的6/7与21的1/3的和是多少?
(五)简单应用:
1、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3/4米,宽是长的2/3,这个花坛的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2、李叔叔录入论文,3小时录了这篇论文的1/3,照这样的速度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
3、一共有240千克水果糖,每袋装1/4千克,才装完了3/4,他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
2022分数至上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
>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
(1)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
分数至上的心得体会范文 生命至上警钟长鸣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