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0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谨求实,服从安排,团结同志,学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关心体贴病人,深受病家信赖。

二、在医疗工作方面:

主要精力用于门诊看病,坚持每周一三四五全天,二上午六下午(除非上课外),周二下午多数时间带研究生做门诊眼科手术。

全年共看眼病患者9012人次(加上周六周日上午络驿不绝找上家门来的)接诊超过万人次,收治住院210例,做到了尽心尽职,自我感觉问心无愧,患者及家属都比较满意。门诊量和收治住院病人均居全院眼科第一。

三、在教学工作方面:

给20__级七年中医临床1、2班,主讲《中医眼科学》。指导进修医师和实习生25名。一名硕士研究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并顺利找到了工作。一名硕士研究生已按时开题,资料收集过半。今年又新招一名硕士研究生。

四、在编著写作方面:

主编《__》、参编《__》具有实用价值的眼科专著2部,均已出版并全国发行。另外主编、副主编、参著、眼科专著5部(待出版)已完成初稿。

五、在科研工作方面:

有2项省、厅级科研课题工作正在进行中,为主要参与者,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以第一作者在省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4篇,第二或通讯作者在省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3篇;科普文章22篇。

六、在业务学习方面:

20__年参加省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3次,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了72课时电脑培训,通过严格考试,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合格证。平时能认真钻研业务技术,自费订阅多种眼科专业杂志,购买大量最新的中西医眼科专业书籍,经常去图书馆及上“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站查阅搜集资料,广泛涉猎本科国内外眼科医疗动态及进展,认真指导下级医师工作。

七、在科普工作方面:

在__发表386篇科普文章、散文/其中300篇以上为原创;748句心情。白天,在医院出门诊看病开药方;晚上,在家更新博客,回留言,依靠默默耕耘自己的博客,热心为患者答疑解惑,拥有了众多的读者和较高的知名度。

推荐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围绕医院中心医疗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贯彻落实医保和新农合政策,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下半年计划如下:

一、结合“八项禁令”、党的群众路线及县卫生系统开展吃喝风、回扣风、“红包”风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自查自纠力度,树立依法尽职、廉洁奉献新风尚;

二、以绩效考核为手段,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控制药占比、新农合指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提高中医非药物治疗、中药饮片使用、医疗有效收入;

三、进一步保障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计划落实;加大中医药项目争取和建设;

四、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单病种管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临床路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加强医疗质量、传染病等网络直报管理;

五、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推进中医特色护理和专科护理;

六、进一步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加大临床合理用药宣教和督查,加强药械不良反应管理;

七、进一步加强院感质控和持续改进,加强“手卫生”宣教和管理,督导院感三级网络质控落实和医疗废弃物管理;

八、进一步落实中医药文化宣传,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推广“冬病夏治”、中医体质辨识、慢性病中医药治疗和保健常识等。

推荐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满足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要求,切实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和巩固振兴中医药事业建设成果,按照《湖南省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中医药工作计划。

1、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我镇成立振兴中医药事业领导小组,我院也相应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中医药日常事务由负责(包括中医医疗质量、医疗文书书写、中药药品质量的监督,负责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及业务知识培训等)。

2、继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根据《20xx—20xx年湘潭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参加县卫生局举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不断引进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工作中至少引进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在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中广泛推广应用。医院定期举办中医药学术活动业务讲座,组织全镇中医药人员学习。

3、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继续巩固和发展负责的中医糖尿病专科、负责的中医骨伤科,并新增负责的针灸理疗科,更加体现中医特色优势,以提高病人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中医药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

4、加强中医医疗文书的规范和管理。要求中医人员运用辨证论治诊疗疾病,按照中医病历规范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促进中医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5、继续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

促进村卫生室队伍的壮大,扩大村卫生室的覆盖面,初步建成网络健全的村级卫生保健体系,同时定期下村督查,包括对其医疗文书、药品质量、环境卫生、技术操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6、继续加强对中药房、中药仓库、中药炮制室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督查,抓好中药饮片质量,做好规范化药房的保持巩固工作。

7、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工作。每季度以宣传栏的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农村多发病常见病,提高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认可。

8、督促中医管理科履行职责,监督全镇中医药人员做好各项工作,配合医院做好资料收集、整理、上报等各项任务,并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相关任务。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将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人员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把今后的中医药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1、0~3岁儿童日常保健

饮食调养

1、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起居调养

1、婴幼儿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婴儿 衣着要宽松,不呆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3、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嗮太阳,以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2.  4~6岁儿童日常保健

饮食调养

1. 食物品种以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 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食的能力。

起居调养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

运动保健

1. 保证每一天都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 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3. 儿童饮食宜忌

大便干结 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腹泻 宜进食薏米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食欲减退 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冷、煎炸、油腻食品。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1. 常用推拿方法

揉脾经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减退、黄疸等。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拇指 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 100~300 次。

揉肺经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无名 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 100~300 次。

揉板门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减退、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位置:手掌的大鱼际平面。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端按揉小儿大鱼际 100~300 次。

摩腹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位置:腹部。

操作: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 中指、 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有规律地移动的方法, 称摩法。 摩 3~5 分钟。

推七节骨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

位置:腰骶部正中,第四腰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桡侧面或示指、中指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 推 100~300 次。向上推为推上七节骨;向下推为推下七节骨。

揉足三里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痿软无力等。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 1 横指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 100~300 次。

捏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位置:背脊正中旁开 1 寸,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手心朝上,示指半屈, 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施术时应从儿童尾椎下 的长强穴开始(由于

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中医规培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