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引发的会计问题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采用的是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并存的核算体系,近几年,随着高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这种核算体系的存在的弊端也逐步的显现出来,已经不能很好的完成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本文就将介绍高校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分离引发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 事业财务 基建财务 分离 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弊端也快速的显现出来,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
一、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引发的问题
(一)会计主体不完整
高校的会计主体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主体,但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的分离将这个完整的主体人为的割裂开来,使之成为了两个会计主体。学校的事业经费由事业财务会计进行核算,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则由基建财务会计来进行核算。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都只进行各自的经济事项的核算,并最终形成两份独立的会计报表,而这两份会计报表都只是对高校经济活动的一个片面的反应,而无法对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貌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反映。这样就不利于高校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整体把握,对于高校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规划也有一定影响。高校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应该囊括学校所有的经济活动,以便全局把握学校经济活动的总体状况,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的合并也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要求的。
(二)会计资金核算不规范
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的分离,使之成为了两个独立的主体,两者之间在进行财务的核算时,都是各自为政,这就导致了高校整个财务系统中信息交流和反馈的不通畅,进而导致会计资金核算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以财政拨付基建款项为例,款项在进行下拨时,都是直接下拨给基建部门或基建部门的主管部门,根本就不通过事业部门,而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地记录、反映各项收支情况和结果”,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很显然是不符合这项规定的,也违背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原则。
(三)会计报表反映信息不完整
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分离也就意味着两方面经济活动的会计报表也
试论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引发的会计问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