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七十二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 建党七十周年心得体会感想(8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建党七十二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一、精心组织,活动内容丰富
在党日活动开展前,司党支部围绕党的纯洁性教育,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策划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和红旗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并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支部活动顺利开展做了精心准备,周到安排。
(一)重温入党誓词
6月30日,全司同志在焦裕禄墓前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使每个同志受到了一次党性教育,更加牢记党员宗旨,明确党员义务。
(二)学习焦裕禄同志光荣事迹
司党支部向焦裕禄墓敬献了花圈,全司同志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深入了解焦裕禄的光荣事迹,学习他一心为民谋利益、一心为党事业奋斗的精神。
焦裕禄同志1962年16月调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和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身患肝癌,经常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年仅42岁的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他临终前对组织上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焦裕禄同志是全党、全国各级干部学习的榜样。
(三)参观红旗渠
7月1日,全司同志到林州市参观红旗渠,学习红旗渠精神,参观了红旗渠模拟沙盘、干渠、闸口、青年洞等红旗渠标志性地点,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解,再现了当年建设红旗渠的火热场面。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国家处于经济暂时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英雄气概,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有10条干渠、分干渠,51条支渠,290条斗渠的“人间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林县人民还依渠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库容6000余立方米,并巧妙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红旗渠被林县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在艰苦卓绝的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红旗渠精神。
二、务求实效,活动效果明显
(一)坚定了理想信念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党奋斗前进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林州党员干部带领当地人民修建红旗渠,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了这个信念他们“敢叫日月换新天”,不怕流血流汗;焦裕禄同志为了信念,带领干部群众治理“三害”,在身患重病时,依然心系工作,与群众在一起,同甘共苦。革命先辈的事迹都表明,有了崇高理想信念并将这种理想信念化作一种庄严的使命,就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不断激发自己在人生实践中建功立业。全司同志在参观完焦裕禄纪念园和红旗渠以后,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
(二)教育了干部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全司同志深刻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被焦裕禄同志对党忠心耿耿,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和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所深深感动。全体参观同志都写下了自己的观后感,纷纷表示要以焦裕禄书记为榜样,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普遍认为我们今天承担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任务,必须高举“生态”与“民生”两面大旗,时刻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鼓舞自己,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将改革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三)增强了信心
通过参观活动,学习了前辈们在社会经济条件如此艰苦的年代,还坚持不懈,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治沙治水,“战天斗地开凿红旗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几乎不可实现的人间奇迹。现今,虽然改革工作仍然艰巨,推动改革的深入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是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科技日益发展,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将更加深入、更有成效。
(四)明确了方向
焦裕禄书记带领群众治沙、治水,改造盐碱地,林县成千上万儿女历时十年修成红旗渠,靠的一是以老百姓的利益为中心;二是干事业的激情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相互结合。我们今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中,明确方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干革命的激情和热情来推动工作,以务实进取的实干精神来钻研工作,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掀起高潮。
(五)凝聚了力量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这次参观后党员同志们达成的基本共识,在艰苦年代如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是如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为丰厚的成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广大林业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林权改革还在不断的深化中,需要以党支部为核心,凝聚全司的力量开展工作。此次的参观学习活动,为党员同志创造了相互深入交流的平台,同志们学习先进,讨论先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增进了彼此感情;通过活动的组织开展,更加凝聚了党支部的力量。
关于建党七十二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党旗永远飘扬让形象永远闪亮》。
你是一个火种——点燃这片沉睡的土地
你是一个预言——划出人类理想的轨迹
你是一面旗帜——飘飘扬扬迎着风风雨雨
你诉说一个真谛——几度沉浮又几度崛起……
每当这激情澎湃的歌声响起,我的眼前就会映出一面鲜艳夺目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镰刀、斧头交相辉映,正是这面旗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嘉兴南湖的烟雨迷朦到“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从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到陕北窑洞的运筹帷幄,从天安门城楼的彩旗飘扬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正是这支坚强的政党,顺应时代潮流,一步步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和辉煌。
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不仅仅是一种光荣称号,更意味着一种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精神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这不仅是对党员的期望,更是考验。回想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冲锋陷阵,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党旗;在和平建设时期,战斗在各条战线上一代又一代的党员,以赤诚的心谱写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危机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从“共产党员,跟我上!”的呐喊声中,让人们又一次认识了共产党员。正是他们的英雄壮举,把鲜红的党旗映得如此光辉夺目!
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在组工战线上工作近20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清白做官。他生前有一句心灵独白:内心除了感恩,就是凭党性凭良心干好本质工作。他把工作看作是幸福,是快乐,是使命,是责任。对工作,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他被确诊为脑瘤后,专家告诫他必须静养,他却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在长达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竟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王彦生,树立了一名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良好形象,是共产党员的光辉榜样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多篇汇编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多篇汇编。
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立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他恪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的信条,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最后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作岗位上。
从保山地委书记退下来的杨善洲,放弃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xx年,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有人问他“你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同志是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实践入党誓言的共产党人。
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盏明灯。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你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你明媚的霞光。鲜红是你不尽的追求,金黄是你永远的新装。铁锤伴你做一路先锋,镰刀振起你高翔的翅膀。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无边的天地,中华腾飞的宏愿使你豪情万丈!当伟大复兴的钟声响起,当海陆空所有的驿站向你投来欢迎的目光,征途上,你同样是全方位导航的灯塔!火红的党旗永远飘扬!让党员先进的形象永远闪亮!谢谢大家!
关于建党七十二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带着欢庆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无比喜悦心情,掀开新世纪这本崭新的日历,中国北方新兴的煤炭工业基地、黄土高坡上这颗璀璨的明珠------准格尔,又张开双臂,激情飞跃地迎来了中国共产党84周岁的生日。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们新一代准格尔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锦季前程充满了信心,对内蒙古光辉灿烂的明天充满了信心,对建设山川季美、文明富庶的准格尔充满了信心;在这庄严的时刻,勤劳勇敢的准格尔人决心继续将“当第一,创一流”作为自己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世纪的挑战。
在这庄严的时刻,我自毫,我骄傲,我要深情地歌唱,唱响建党84年来准格尔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响准格尔在风雨兼程中铸就的无比辉煌。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准格尔》。
建国之初的准格尔,全旗国民经济尚未形成完整格局,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农牧业广种薄收,粮良单产仅19公斤;工业方面只有几家手工业作坊,年产值仅90万元,年财政收入仅4.2万元,真可谓是一穷二白。但是,贫穷并没有动摇勤劳勇敢的准格尔人建设美好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他们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今天的准格尔,无论你涉足于广大的城镇、农村,还是现代化的工矿企业,到处是胜利之花绽开的海洋,到处是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建设新生活的新的战场,到处是一派团结、拼搏、文明、进步的欣欣向荣的新景观、新气象。看吧,新爱的朋友,广袤的黄土地上穿山越岭向远方无限伸展的条条黑色路面,恰似准格尔母亲青春胴体上条条清晰美丽的经络;路面上紧张繁忙川流不息的大小机动车辆,恰似准格尔母亲血管涌动的热血沸腾。
准格尔电厂上空那滚滚升腾的云朵般的浓烟,犹如准格尔母亲昭示和进步的五彩祥云;千里铁路上那喀哒喀哒火车行驶的节拍,分明是准格尔母亲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铿锵脚步声。沸腾的农村、沸腾的城镇,沸腾的各行各业,是准格尔母亲走进新时代伟大乐章的精彩前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准格尔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变迁。
19
建党七十二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 建党七十周年心得体会感想(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