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科学教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2590名本科生、4941名研究生加入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大家庭。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中国人、对北师大人是个热情似火、激情澎湃的夏天。中国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顽强拼搏,屡创佳绩,为国争光。特别是北师大杰出校友郎平主教练率领的中国女排,一路奋勇拼杀,终于再次登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创造了中国女排新的时代辉煌!让我们为中国奥运健儿欢呼,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敢打敢拼、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欢呼!在这里,我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应学校党委川生书记的邀请,9月10日下午,郎平主教练将回母校,为同学们做精彩的专题讲座,与大家分享女排的奋斗历程与奋斗精神,届时我们将近距离领略世界金牌教练的风采!
同学们,北师大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蕴的百年学府。她的前身是1920xx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20xx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爱国进步、求真创新”的光荣传统,传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众多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事业,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卓越贡献。20xx年教师节前夕,来我校考察,高度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思路和重要贡献,并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厚望。习深切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同学们的希望。
同学们,从今天起,在未来三年、四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将在北师大刻苦攻读、勤奋钻研、谋划未来。从今天起,你们将踏上一条全新的道路,这将是一条拼搏之路、奋进之路,是一条成长之路、幸福之路。在这里,我送大家四句话,与大家共勉。
第一句话是:做事一定要坚定初心。
初心是什么?就是我们最热切的期盼,最渴望的理想,最高远的追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用“不忘初心”的八个方面强调,要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赢得光明的未来。同学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当坚定“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理想信念,像北宋大哲学家张载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树立远大志向,勇担时代使命。
前不久,《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章黄国学”。这是由我校资深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带领学术团队创立的。他们通过幽默故事和趣味漫画、动画,将艰深的古代文字变成鲜活的现代体验,将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知识转化为“有深度的大众国学、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这正是以王宁先生为代表的优秀学者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创新的使命担当与学术初心。同学们,希望你们像王宁先生和她的团队那样,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祖国的需要中,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民族的发展中,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培育崇高的理想情怀。
第二句话是:做人一定要有爱心。
习来北师大看望师生时,特别勉励大家要有仁爱之心,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爱不仅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力量,一份幸福的源泉。“爱人者,人恒爱之”,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即将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朝夕相处,当我们以友爱的心面对同伴,包容不同的个性、习惯与爱好,就会在温馨和谐的集体中收获爱与温暖。“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北师大有很多志愿团体和社会实践项目,当我们以仁爱的心面对社会,用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帮助他人,就会在无私付出的过程中收获阳光与幸福。
今年7月,化学学院86届的70多位校友从祖国各地、从大洋彼岸返回母校,在学院举行了隆重简朴的柳荫励学金颁奖仪式。这是一项特殊的奖学金。从9年前开始,这些校友每人每年自发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弟学妹们献上一份爱心,到现在已经资助了94名的学生。他们用这种方式,纪念毕业30周年,感恩母校,畅叙友情,传递爱心,让我们深受感动。同学们,希望你们像这些学长们一样,珍视大学生活,珍视同窗情谊,珍视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怀抱一份爱心,奉献一份爱心,关爱他人,为未来的人生成长储备丰厚的情感滋养。
第三句话是:学习一定要安心。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古人常说:“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安心学习,就是要静下心来听课、读书、钻研、讨论。北京有很多机遇,对大家来说,最重要的机遇是:这里有全国最多的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最多的图书馆、博物馆,最先进的研究理念和仪器设备,最充足最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信息资源,大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多泡图书馆,多去逛书店,多关注学术前沿。要把自己的“洪荒之力”用在该用的地方……总之,要安下心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今年刚毕业的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叶专同学就是这样度过大学时光的。在校期间,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每天泡在工作室里学习、演算,寒暑假都不间断。在同学们的眼中,叶专永远在想公式,永远在算公式。五年中,他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学科影响因子前20%的论文就有10多篇,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谈起经验,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不停的想,不停的计算。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叶专同学这样,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学识基础。
第四句话是:探究一定要有恒心。
恒心是一种坚守,一种执着,一种对事业百折不回的坚定信念。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个志,就是指顽强的意志和持久的精神。欲做大事,必须要有恒心,欲做成大事,必须将恒心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院士为了开展中国珍稀濒危的雉类研究,长期坚持野外实践,带着学生起早贪黑、奔波跋涉,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数据资料。有一次,他们历经1年多时间才找到第一窝黄腹角雉的巢,可是仅仅观察了八天,这些鸟就被天敌捕食,让研究再次中断。郑先生安慰大家说:“没有关系,我所经历的困难太多,既然我们能发现第一窝,那就还会有第二第三,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活动规律。”正是凭着这种在科学研究上百折不挠的精神,郑先生才能在研究中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的鸟类生态学发展,特别是在濒危雉类生态适应机制和生活史对策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同学们,希望你们学习郑先生这种坚忍不拔的恒心和毅力,在求学之路上,不畏艰难、不惧失败、勇于坚持、永不言弃,为未来的人生奋斗磨砺坚毅的意志品格。
同学们,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伟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华民族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你们的人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希望同学们立足当代中国,放眼世界,树立远大理想,安安心心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实现自己的成才梦,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京师风范、世界一流大学的师大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祝大家在北师大未来几年学习期间,学有所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对于科学教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二
亲爱的20xx级新同学们,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华中科技大学。
来到这里,你们或许会回味、也许是庆幸少年时代的结束,庆祝你们新时代的开始。在中学和大学里,你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学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之际,你是否开始质疑你中学的学习方式?你是否质疑你的学习目标?同学们,也许对你青涩时代的质疑能成为你今后成熟的开始。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在谈到中美大学生差异时曾说过,中国大学生相对欠缺质疑精神。现在进大学了,该正视这一点了。
你们的确要学会质疑。在中小学时期,你们确实缺少质疑的训练。你们习惯了培优的课堂,习惯了解题的技巧,习惯了考取名校的目标。你们质疑过吗?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成功的诀窍是什么?踏入社会的本钱又是什么?所有这些,却并非是培优的课堂、解题的技巧、名校的光环。
让我们回顾质疑的力量。
当今以色列文坛最杰出的作家阿摩司•奥兹认为,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我认为这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质疑是创造的基础,是激励、激活创造性思维、产生求新求异欲望和敢于进行创新活动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质疑是科学进步的基础。哥白尼正是质疑托勒密体系,使他成为推翻“地心说”的第一人,也使他真正成为近代科学质疑的第一人。
质疑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法拉第对是否可能由磁产生电的质疑使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没有对大型计算机功能的质疑,便不会有个人电脑的出现,更不会有划时代的微软和比尔•盖茨。
质疑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有人开始质疑真理的标准。随即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逐步产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那便是中国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可以说,没有质疑就不会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没有质疑就不会有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没有质疑甚至不会有中国近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这就是质疑的力量!
让我们看看质疑需要什么?
质疑需要追求。质疑需要追求真理、需要求是。同学们,“求是”是我们校训的基本成分。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不断追求真理,不管你是有志于科学发现还是政治引领,追求真理是其共同的品质。
质疑需要正义。人类社会需要和谐,和谐的基础是正义。青年知识分子要有良知和责任,这些都源于基本的正义感。不讲正义的质疑甚至是有害的。同学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你应该会质疑很多社会现象,其基本的需要却是正义。
质疑需要勇气和胆量。那是因为,质疑的对象往往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布鲁诺实际上质疑了教会的权威。在当时,那可是绝对的权威。更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碰到权威。学科中的领头人、单位的领导、乃至高级官员,都可能是权威的代表。有时候,质疑会不经意地挑战权威;有时侯,质疑的对象可能直接是权威。如果你真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质疑权威就不可怕了。布鲁诺为了追求真理,使他勇敢地面对刽子手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同学们,想想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时的情景,那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量!
如果用一句话表示质疑最需要什么,则是需要科学精神。求是、正义、勇气等,不过是科学精神与品质的外在表现。
你们最需要质疑什么?
你们首先需要质疑曾经的学习目的以及方式。在中学里,很多同学为了考取大学或者一流大学而学习。虽然这也算是情理之中,但目标和目的显然不高。中学里,你们习惯了老师的灌输,你们致力于掌握解题的技巧,然而却忽略了思想与哲理的领悟,忽视了自己潜能的开发。
要敢于质疑权威和先贤。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而伽利略的质疑以及他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推翻了先贤亚翁的学说。
有时候也需要质疑常识。曾经,“地心说”就是那时的常识。后来的质疑终于使人们认识到当初地心说的“常识”并非真理。即使某一个常识并非谬误,但对它的质疑也可能促使对其更本质更深刻的认识。牛顿质疑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物体自由落体时掉到地上难道不是常识?牛顿的质疑产生了对自由落体物理本质的认识。更深层次、更本质的认识其实也是一种发现。即使常识就是真理,至少从学习的角度而言,质疑也可加深对真理或知识的认识深度。
高明的人常常质疑自己。有时需要质疑自己已有的选择。有时需要质疑自己的行为。当你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一种特别的快意时,一定质疑自己是否已经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不正常的沉迷。万一有一天你陷入之中而难以自拔时,你更需要质疑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责任何在?
有时候不妨质疑自己的质疑。可以质疑一下自己的质疑是否有道理、是否有意义。质疑自己的质疑或许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学习中的这种质疑往往能使你对知识的理解或感悟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在华中科技大学,你们还可以质疑这所学校的某些做法,还可以质疑校长。质疑与批判的自由正在成为华中大的一种文化。当质疑的利剑高悬,华中科技大
科学教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