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支教助力成长心得体会精选 爱心支教活动心得(三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爱心支教助力成长心得体会精选一
根据最后一天的上门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前来参加支教活动的孩子们的父母大多都不在家里,都在外工作,如深圳,东莞等地,他们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想想他们就是因为这样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吧。因为父母不在家,没法辅导他们学习,而他们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又不高,所以他们在家里学习都得靠他们自己。
在农村小学当中,高岭小学的教学设备还算齐全,学校有篮球场地,乒乓球台,和比较开阔的场地,教室的门窗书桌等就较为陈旧,但也能满足农村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玩耍的需要。硬件方面是过的去了,但软设施方面也许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在与孩子们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们的老师并不像我们支教老师这样对不听话的调皮的孩子好言相劝,耐心教育,他们老师的做法不是打就是骂,经常打学生,对学生实行体罚教育,他们的家人也知道学校里的老师很没耐心,对学生打骂,但却无可奈何。我自己也是在农村小学里毕业出来的学生,对小学教师的体罚教育深有体会,知道这样的教育方法会对农村孩子日后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外,学校外的环境也不好。低年级的孩子们还好点,不会受到校外人员的骚扰,但五六年级得孩子们就不同了,会经常受到校外的一帮小混混的欺负,有时还要交保护费给那帮他们。这一问题,学校里的孩子们也和家长,和学校反映过了,但就没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作为支教教师,虽然了解了这些问题,但也对这样的问题措手无策,只希望能有相关部门站出来为孩子们说话,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换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好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与孩子们的亲人聊天时,了解到他们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督促学习,但回到家里都很自觉学习,先把作业全部完成,预习好第二天上课要讲的内容,再看电视或者去找邻居伙伴玩耍。他们很注重劳逸结合,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在9点左右就寝,保证了充足的睡眠。相反的,很多城市里的小孩子都不能自觉的学习,不能按时休息。孩子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让他们有充分的精力学习,这很让人欣慰。
支教中,根据安排,我主要负责四年级班的班主任工作和体育教师工作,后来才兼任数学教师的工作。体育课是属于第二课堂,是按孩子们的兴趣来让他们自愿选报的,我带的四年级班几乎都选报了体育作为他们的第二课堂,我原来还以为是因为我是他们的班主任的缘故呢,后来经了解才知道他们眼中的体育课是自由玩耍的课。在正式上课的时候,他们的体育老师都不教他们任何东西,就只是让他们在学校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和空地上尽情玩耍,直到下课。
作为他们的支教体育教师,我当然不能按这样的方式来上课了。在上第一节体育课时,外面下雨,不能出去上课。我就教他们整理队形,虽说这整理队形花了很长时间,但也让他们知道了我的上课方式和他们的体育老师是不同的,我是不会放纵他们到处玩耍。在第二节体育课上,结合我自己带来的体育器材:排球和篮球。我教他们学习排球垫球和发球。排球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事物,因为他们学校的器材室里并没有备有排球。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排球为何物。这次让他们接触排球,让他们学习排球的垫球和发球,他们都很好奇,很兴奋,也很认真去学习,在下次上课时,我再次检查他们学的怎样时,发现他们都学得很快,一次垫的比一次好,发球的姿势也很标准。
也许因为地理位置较靠近海的缘故,在支教的十几天里每一天下午都会下大雨,有的时候会让体育课无法上成,这时候我会让孩子们待在课室里学习唱歌。教他们唱那首粤语歌《真的爱你》,发现他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都学习的很快。
根据课后和我班各任课老师的聊天了解到,我们班上的孩子们表现各异。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在课堂上特别调皮捣蛋,老师面向他们时,他们就安安静静,不敢有何动作,待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他们便在台下小动作不断,窃窃私语不断,有时,他们也很大胆,老师看着他们也照样大吵大闹;总有那么几个孩子特别安静,他们的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直跟着台上老师在动,在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总会第一时间举起他们那稚嫩的手;还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很害羞,上课既不吵也不闹,就是在安安静静的听着课,但老师叫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也不回答,不知他们是因为害羞还是不会回答。而我,不再是可以嘻嘻哈哈的青年,而是一位表情严肃的教书匠。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不敢亵渎的,做老师当让得有做老师的样子,所以我会表扬上课认真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会耐心鼓励害羞的孩子,也会严厉地批评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我这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下,这帮孩子每个都慢慢变得乖乖的了。
暑假,正值农村的农忙时节。很多孩子放学回到家,都不是自顾自的玩耍。他们会帮助家里人收割稻谷,帮忙喂养家禽,帮忙做饭。在这一方面,他们明显比城里的同龄人懂事很多。他们知道家里人辛苦的劳作都是为了一家人着想,小小年纪的他们懂得体谅家里人,为家里人分担一份责任。
有问过几个孩子这样的问题:你羡不羡慕城里的同龄孩子的生活啊?向不向往拥有他们那样的生活啊?得到的回答是:羡慕啊,但并不向往。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只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罢了。他们有他们的活法,我们也有我们的活法。所以我们并不怎么向往要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得到这样的回答,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想不到农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认识。对啊,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活法,真的不必自卑。
有别于城里孩子的不相信陌生人,轻易不跟陌生人讲话,农村的孩子们则较为朴实,比较容易就信任他人,也很容易就与人打成一片。记得,开学一两天后陆续有新同学从其他小学过来这边上课,他们和原来的学生并不相识,但不多久,他们就能很开心的玩在一块了。在玩游戏时,他们也不把我当做是老师,而是当做他们玩耍的伙伴,要我一起和他们玩游戏,输了也得接受他们的处罚,很让我感动。
虽然说他们不爱干净,大大咧咧,看起来很不懂礼貌,但他们却也懂得感恩。在给二年级班的孩子们上最后一节数学课,我一如往常的为他们评讲作业,接着出点习题让他们练习。最后临近下课时,我正准备出教室,孩子们一个个把他们手工折出来的花篮,飞机,船,青蛙等等送给我,这帮可爱的孩子,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
最后一天的师生告别会上,孩子们把他们要对我说的话写在字条上给我。有几个孩子,平时上课很是捣蛋的,在字条上他们都写出了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下面摘录两名学生写给我的字条:“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不会落后的”、“我一定会学好知识的,不会浪费您的心血,谢谢您十天来对我的教育,可是我上课总是太害羞,不过我一定会努力拿到好成绩,并拿到奖状的”。看着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再看到这一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下决心改正,真的感到很欣慰。
支教,在这个爱心流行的年代,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我坚持我自己的选择。我认为,慈善与爱心,并不是要你成为千万亿万富翁才可能,并不是要做多大的事,有多大影响,让爱心成为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习惯,爱自己也爱他人。这次支教,也是我检验自己爱心,证明自己生活理念的一次实践。
这一次的支教活动,我感觉自己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多,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孩子们给了我太多的快乐,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许许多多童年时的回忆,而我,却没能在这有限的日子里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让他们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
对于爱心支教助力成长心得体会精选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
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3、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教师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但他们也存在着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满,不求上进,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然还有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培养优生,要注意: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引导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进而针对性的发展自己;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励优胜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对于爱心支教助力成长心得体会精选三
去年的三下乡还在脑海中,今年的三下乡又来到了!时间飞逝,一年又过去了。今年我院三下乡的活动主题是:“构建合楷社会、演艺红色青春”!
我队名称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温岭市松门镇构建合楷社会、演艺红色青春”服务团。简称“温岭松门服务团”共有学生21名,指导老师2名。时间共8天。
这次的活动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革命老区奔小康的旗帜,立足我院工科办学的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知识造福社会,用爱心撒播文明。
活动内容:农村团干部计算机技能培训;禁毒宣传;开展“青春自护,远离网瘾”活动;食品安全卫生宣传;文明礼仪志愿者培训活动8天的时间说起来是不常,一周多一天,但对我来说是却是难忘的一周加一天。从出队到结束的那一刻。我们团队的活动有条不紧的开展结束,要不是受到的台风的影响,我想我团队的效果会更上一层楼。
他们的一言一行还不断的在我眼前出现,可能因为我是队长的原因吧,对什么事都特别的敏感!一个队中只有3名大二的,2名东校区的,其他的全是大一的同学,这个团队中全部都是青年志愿者,大部分是文明修身学校的学员。开展活动和其它队相比的话,我认为是最有楷做力的一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是同一届的,没有什么学生干部,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没有一个会特别爱出风头,能力上都是相等的,必需要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活动。
能够在这样的一支队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同时给我也不小的压力,要是开会时没人发表意见不就惨了。从活动的总体上来说,我认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说活动开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每位同学都多少知道了些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社交主动权,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可能对于一部份同学来说,他们的成功就是三下乡拿了一本证书,可以加点分数。我认为参加三下乡为的不是别的,为的就是以后可以更快的适应这个社会,所以我们这个团队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天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这些证书没有得到并不代表着自己三下乡是白去的,只要自己认为在活动中有学到东西就足了,怕的就是什么都没有学到,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啊!
我在这次三下乡中明显提高了以下几点:
一、合理分配
不论是做什么工作,总会有要分配的时候。我是队长,但是合作能力我也与同学们差不多,通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队出发前,我们的一些活动材料还没有全部到位,留了二名同学在学校,团队的活动日程才得正常开展,要是不分配下去而是全部留下来的话,那我们的团队活动肯定是不完满的。
二、主动提问
我当学生干部的日子也不少,就是不好意思主动的去找一个提问,有点害羞。但自己当了这队长之后,不论什么事情自己都得出面,他们有问题就问我,有难点就向我提,而我也是学生,也会有问题,在这儿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就相当于是老大了,什么事都要解决,不会了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去问啊,就这样,我在同学们问我之前先向老师或者是当地的负责人了解过来,这样一来,活动开展的顺利,同学们也就都有了信心。
三、关心他人
以前都是有活动了大家在,开展结束了就自走自的了,从来没有说还要在一起那么多天的,通过这一次,我知道了原来关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
四、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在现在的社会知识时代,不能够快速的学习新事物就会落后,这次活动让我是亲历了一回,没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行,这一点是主点,能够在活动中得出这来,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对于我来说,活动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没有活动就没有机会,在活动中可以会有许多的机会,而这机会也是自己日后成功道路的石子,最后,我个人提出以下倡议:
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不要为了三下乡而三下乡。
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也要互助、互爱。在一个合楷的气氛中开展活动,对人对已都有好处。不论是活动的前后,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的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平常心来对待!
队员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联系,外出事先报队长得到批准。每天记日记,记录好当天的生活点滴,每2~3日进行工作小结。这对自己的以后回忆会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同时也是好文章的出处。
不要为了个人的小目的而浪费了许多学习的时间,现在拿到的奖项在多,但若你什么社会实践经验都没学到,等出了校门,进入社会,同样还是会比其他同学慢一拍。
在总结的最后,我也同样希望下一次的三下乡活动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同学们都能够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加入到活动中去。
爱心支教助力成长心得体会精选 爱心支教活动心得(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